王嶄
【摘 要】融媒體環境下,依托各種新媒體技術,人們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的途徑越來越多,網絡直播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路徑之一。本文以近期引發全民了解故宮知識熱潮的“云游故宮直播首秀”為例,分析網絡直播在助推傳統文化教育上呈現出的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思考如何用好網絡直播講好中國故事,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推向一個全新高度。
【關鍵詞】融媒體? ?直播? ?云游故宮? ?傳統文化教育
故宮博物院于今年4月5日、6日開展了“安靜的故宮,春日的美好”直播活動,在專業講解員的引領下,故宮的石雕、銅獸、彩畫、窗欞等每一處細節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元素一一呈現在人們面前。
據新華云直播統計數據顯示,僅4月5日下午場網絡平臺的累計觀看量就達到1817.68萬人。“云游故宮直播首秀”掀起一股全民了解故宮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熱潮。
網絡直播成為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路徑之一,呈現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影響。
一、網絡直播的發展
網絡直播被媒體業界稱為“不在現場的現場”,它起源于廣播直播和電視直播。如今的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形態,改變了原有的媒介生態,隨著直播內容的不斷豐富與融合,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上了網絡直播這樣傳播形式。
4月2日,百度正式發布《百度搜索大數據報告——萬物皆可直播》,用數據還原直播行業的變化與發展,報告顯示直播呈現出“萬物皆可直播”的勢頭,信息知識傳播類直播熱度增速尤其明顯,數據顯示百度平臺中教育培訓、旅游出行、財經熱點等信息和知識領域的直播日均用戶量增長最快,分別較之前增長了554%、480%和327%。其中“博物館直播”等搜索熱度的逆勢上揚,表明網絡直播在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領域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
二、網絡直播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優勢
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化對世界各國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網絡直播以其自身的獨有優勢打破了傳統文化傳播單一、老套的刻板印象,實現傳統文化的深度傳播和品牌的深度形象塑造,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受眾群體的追捧,從而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更廣泛更深入地傳承。
1.強大的傳播影響力。“云游故宮直播首秀”活動聯合了人民網、抖音、騰訊視頻等20余家網絡平臺實時播出。據統計,截至直播結束,人民網、快手、抖音等平臺觀看和播放量突破了1100萬人次,總瀏覽量已超4.3億,話題討論總量達2.4億。與此同時,故宮直播相關話題連續兩天登上全國熱搜榜,微博平臺上關于“故宮直播首秀”“故宮的花開了”等話題討論量約1.84億。足可見,網絡直播傳播速度、受眾范圍和傳播影響力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2.良好的用戶沉浸體驗。新興的網絡直播可以使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元素結合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無需轉述,減少了“信息損耗”,增強了信息可信度,保證了觀眾真實體驗,使觀眾產生良好的沉浸體驗。云游故宮不僅使得網友看直播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更加上故宮專業講解員對故宮背后小知識點、不為人知的小細節的描述,好比是一場文化盛宴,大大彌補了以往線下參觀的遺憾。
3.有效的實時交互性。直播中,主播在展示歷史文化內容的同時,特別強調與觀眾的實時互動,并及時得到反饋,彈幕系統和對話框就為觀眾提供了與主播進行溝通的途徑,從而達到一種有效溝通,以縮短正在直播的傳統文化內容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感,使受眾對博物館的各個環節都有新鮮感和身臨其境感。云游故宮直播活動中,網友異常活躍,紛紛為講解員點贊,同時故宮非常關注網友給出的意見和建議。據報道,在云游故宮的第三場直播中,故宮方面就及時汲取了觀眾希望“在講解中適當增加一部分生動活潑的插圖”以及“在直播中配地圖說明講解員正在講解的區域”等建議,不少網友也為故宮的及時改進高度點贊。
三、啟示與思考
網絡直播在融媒體時代是一種新興的傳統文化教育手段,雖然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呈現出其他傳統媒體所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其發展過程中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直播內容如何選擇、直播內容與鏡頭切換怎樣時刻保持一致、突發情況下直播講解員如何緊急應對、受直播時間限制無法完全解答的細節與疑問怎么處理等。但這并不妨礙進一步積極思考在融媒體環境下,如何用好網絡直播講好中國故事,使其成為一種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有益渠道,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推向一個全新高度。
1.多平臺“云進宮”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逆襲”。故宮直播所走的正是一條許多知名博物館都在走的路,將博物館的展覽與研學功能發揮到極致的同時,還將進一步延伸文化產業鏈。直播看文物成為勢在必行的生活方式,故宮直播首場一開啟,全球各地的網友迅速涌入各平臺,鏡頭中故宮雄偉壯麗的建筑、繁花古樹給受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幾個小時的直播讓大家回味無窮,并激發出觀眾對更多故宮知識的關注興趣。
2.云游故宮直播對解說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云游故宮數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觀眾一直處于不間斷密集接受知識的過程,但觀眾并沒有產生疲倦感而退出直播,反而是看完之后產生滿滿的收獲感和滿足感,帶動了直播過后大家對故宮相關知識學習的熱潮。這絕大程度上歸功于直播的六名優秀解說員,她們基于多年的研究與積累,講解信手拈來,對宮里的獨特看點、典故知識如數家珍,講解有深度、有趣味,帶給大家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四、結語
網絡直播隨時代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融合了圖像、文字、聲音、互動等豐富的內容元素,媒體行業探索“直播+”的業務重塑模式,與歷史文化類內容融合進一步形成了新的契機,整個直播業態發展迎來了新的增長期。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首開網絡直播,在歷史文化傳播層面上看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把歷史標志性的博物館搬進了時下潮流的網絡直播間,帶給受眾的不僅僅是視覺享受和歷史文化熏陶,也是對文化傳統類網絡直播趨勢的一種肯定。可以說,網絡直播對傳播中國文化是一種很有益的渠道。媒體需要結合當前行業實際,從直播內容、形式、技術和互動等多層次進行分析和思考,為后續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支持。
(作者單位:安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