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

【摘 ?要】目的:研究康復治療和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方法:將高血壓腦出血行開顱血腫清除術76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分別應用康復治療和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兩種不同護理進行干預,使用臨床康復指標、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來評估患者恢復狀況。結果:觀察組的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康復治療和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優于常規護理,術后不良反應也較少,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康復治療;護理干預;術后恢復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126-01
近年來,隨著臨床技術的進步,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然而,由于大多數患者術后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并對患者及其家庭產生影響。有報道表明,術后康復訓練對腦血管疾病患者有重要影響[1]。此外,研究報道,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是輔助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重要手段[2]。它可以降低殘疾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狀態,在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關于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的康復和護理干預的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探討了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干預與康復治療和護理干預患者的比較,以期為將來的臨床高血壓腦出血治療提供參考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永州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76例重度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的患者。其中38例接受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為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齡65.37±3.58歲。將38例接受康復訓練和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66.46±4.1歲。納入標準為: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并接受手術的患者;出血量在30-50 ml之間的患者;完整的醫療記錄;沒有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排除標準為:已經住院轉診的患者;有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患有肝,腎,凝血病或其他基本嚴重疾病的患者;腫瘤患者;患有精神障礙和認知障礙的患者。所有受試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與醫護人員合作完成相關的治療。該研究得永州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采取神經外科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手術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術前訪視,術前宣教,常規禁食、水,留置導尿管,備皮,個體化的血壓和血糖、心肺功能管理等。②術后護理:包括病情觀察、體位、飲食、吞咽、語言、運動康復指導等。③出院宣教和隨訪。
1.2.2 觀察組患者接受了營養性腦細胞,利尿,止血,脫水,低血壓等常規治療。在病情穩定的基礎上,在腦水腫逐漸消退后,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還針對患者的個體功能障礙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主要治療方法是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洗浴技術和運動再學習訓練。主要內容如下:①良好的四肢位置放置和關節被動活動訓練:在臥床休息期間協助患者進行適當的被動運動,采取交替更換仰臥位,健康的側臥位,改變側臥位并指示患者翻身的方法。②吞咽和言語功能訓練:協助患者側臥,將床頭抬高15-30°,使用注射器將健康側角部的溫水注入嘴中,鍛煉患者的吞咽功能,還為失語癥患者提供語言和聽力訓練。③站立,行走和平衡訓練:根據患者的狀況協助患者站立和步態訓練。病人的肌肉力量達到3級或以上后,進行單腿站立平衡和正常步態訓練。每天10到20分鐘,每天2次,練習上述訓練。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教會患者相關知識,并耐心回答問題并了解患者的內在需求。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制定適當的心理指導,讓患者盡可能表達內心的沮喪和焦慮,并提供心理指導。幫助患者鍛煉飲食,穿衣和上廁所,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減少對心理和抑郁癥的依賴。另外,在病房內設置活動室,改善患者的娛樂場所,有助于減輕患者的抑郁情緒。
1.3 評價標準①臨床觀察指標:兩組患者手術前、手術后3 周和6 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NIHSS) 和改良Barthel 指數量表評分( BI) 。②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均數±標準差( )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和構成比表示,應用t 檢驗及χ2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和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在血壓突然升高時由小動脈破裂引起的實質性出血。近年來,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顯著增加。且具有很高的殘疾和死亡率,死亡率約為35-52%[3]。高血壓腦出血是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大多數腦出血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神經系統后遺癥,無法恢復與疾病前相同水平的日常生活活動。由于危險因素的早期控制,全球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然而,許多患者仍然需要手術和進行長期的護理,這就給病人的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因此,早期干預是至關重要的。該研究分析在本院接受治療后的重度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的76例患者。比較不同術后干預方法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
本研究表明,在高血壓腦出血之后接受康復訓練和護理干預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優于未接受康復訓練的患者。一些研究表明,對于患有缺血性或腦血管出血的患者,應進行治療性運動,面向任務的訓練,步態訓練,平衡訓練[4]。根據Bai 等[5]對出血性中風患者的研究,發現康復組的Fugl-Myere評分改善明顯高于對照組,這進一步支持了我們的研究結果。科學有效的護理以及積極準確的臨床治療是改善預后和治愈率的關鍵。傳統的護理模式由于其落后的概念和思維方式而無法完全適應不同情況下的患者,這給患者帶來了不理想的預后,尤其是在患者的情緒方向上。因此,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情感方面。一些紀錄片表明,重要的是讓心血管患者了解相關知識,進一步支持我們的觀點。由于實驗條件有限,例如樣本量太小,我們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無法進行大數據的統計分析。
總體而言,康復治療和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恢復優于常規治療和護理,術后不良反應也較少,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桂霞.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老年腦出血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4(45):161.
[2] 李梅,劉寶玲.加速術后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16(14):271.
[3] 汪細芬,胡玲紅,高科.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3):783-784.
[4] 秦澤紅,邵利萍,孫玉勤.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腦出血微創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1):151-153.
[5] 胡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