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靖銘
摘 要: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整體的教育水平有著顯著提升,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保障高等教育的質量,才能為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诖?,本文理論層面先從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進行闡述,然后從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和發展現狀加以說明,最后就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實施詳細探究。
關鍵詞:高等教育? 人力資源?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9(a)--02
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充分注重高等教育工作的良好推進,才能為人力資源的良好發展打下基礎。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教育工作的實施就要以綜合素質人才培養作為重點方向,保障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
1 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
社會的發展進步需要有綜合素質的人才支持,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對社會的進步也能起到支撐作用。從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促進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
當前處在歷史發展的新時期,我國傳統工業經濟正在向創新的方向發展,人力資源的發展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決定作用,知識經濟使得人們重返生產勞動中心,人才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愈來愈顯著[1]。在社會現代化發展中,人力資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對人力資源的質量要求也愈來愈高,通過保障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能為我國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1.2 有助于社會教育向高等教育需求轉變
在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對社會教育的需求轉向高等教育有著積極作用。在我國現代化社會發展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高等教育擔負著人才培養的重要責任,高等教育的發展使得社會教育在逐漸向高等教育轉變,在需求的轉化上,也能使得人力資源向高質量發展。
1.3 有效提升人力資本存量
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中,注重人才資源科學配置,以及科學化的組合,從整體上提升人才資源配置效率,從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積極優化,從整體上提高人才資源質量,這就能為人力資本的積累起到積極作用,有效提高社會人力資源的存量,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打下堅實的基礎[2]。
2 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及發展現狀
2.1 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可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闡述。
2.1.1 高等教育促進人才資源可持續發展
高等教育的功能在教育發展中不斷拓展,從單一機構向產學研一體化的方向轉變,高等學校在知識的生產以及轉換等方面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通過創造性轉化生產力,就能發揮其創新的優勢[3]。高等教育愈來愈成為經濟以及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將知識作為產業中心,為社會創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高等教育為培養可持續發展專門人才起到積極促進作用,能夠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培養專業化人才,這樣就能為社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1.2 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促進高等教育改革
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有人才個體和群體以及整體可持續發展不同的類型,人才可持續發展是促進各領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只有保障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才能有助于人才結構積極改善,促進高等教育良好發展。
2.2 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由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可以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樣,將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2.2.1 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現狀
由我國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可發現,人力資源的總量不充足的問題比較突出,人力資源的質量不是很高,體現在受教育年限比較短,以及人力資源綜合競爭力相對較差,整體科學技術創新能力偏弱等層面。人力資源的結構和經濟發展存在不協調的問題較為明顯,從素質結構角度分析來看,中低級的人才比例相對比較大,對于高級別以及高學歷復合型人才相對較為短缺。區域結構層面中東部的人才相對比較多,西部地區的人才相對比較少[4]。再者,從人力資源的供求關系層面來看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如供求方向以及總量的不平衡、專業比例失調不平衡、學歷層次結構不平衡等。
2.2.2 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
高等教育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如高等教育的觀念相對比較陳舊,沒有及時將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缺乏現代化教育的思維,這就必然會影響最終的教育發展質量水平。再者,高等教育發展中,從專業的設置層面來說還相對比較窄,專業課程的結構上較為單一化,這樣就必然會造成學科基礎知識不能有效綜合,對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就會產生影響[5]。專才難于對口以及專才的后勁不足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另外,高等教育的課程結構比例層面存在著不當的問題,知識分割相對比較細,課程的內容陳舊,以及課程過于異同,課程的結構不當。最后,教師的教學專業能力有待提升,知識結構單一等問題也會影響教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3 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策略
為促進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從多方面加強重視,以下幾點發展策略的實施可供參考。
3.1 注重教育觀念創新,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
為促進高等教育以及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時,要能從人才綜合素質的提升方面加強重視,將學生個性發展作為重要的教育任務,促進學生對精神生命主動性發展認識。高等教育要注重堅守人才知識以及能力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教師積極樹立終身教育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才能,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水平,將學習以及教育作為社會責任,兩者形成互動[6]。高等教育中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提升是比較重要的,這是保障人力資源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如此才能為實際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3.2 注重課程設置,促進人力資源創新發展
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實施過程中,要從根本任務出發,以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的動力方向,高等教育過程中就要積極優化課程設置,拓寬學科的專業口徑,培養專業化人才,這樣才能有助于人才整體適應社會,才能有助于專業人才培養效果良好呈現。通過拓寬專業口徑就要以綜合為主方向,加強學生適應能力,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改革,要注重從專業上以及基礎學習上拓寬,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專業知識。另外,要注重學科專業積極融合發展,強化實踐教學的培養,要能夠打破線性的課程體系,建立網絡化的知識結構課程體系,為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3 優化課程結構,促進人力資源高效學習
為保障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就要發揮教育的功能優勢,充分注重課程結構的良好優化,從整體上促進人力資源高效化學習。因此,在具體的措施實施方面,要注重增加選修課比重,拓寬學生專業相關知識技能課程,深化學生專業知識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某方面才能得以良好發展。通過擴大選修課的比例,為學生提供豐富課程資源,提高選修課的質量,這就為學生綜合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另外,要注重特色立體化教材的運用,通過立體化教材的使用,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教師工作量,和學習者個性化以及自主性等學習要求相契合。運用立體化的教材能夠有效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作用,將理論知識更為生動地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綜合學習效率。除此之外,要注重構建“平臺+模塊”課程體系,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來設置平臺課程,按照學生個性發展要求以及社會發展和市場變化需要設置模塊課程,這為學生自主安排學習能提供方便。
3.4 教育制度優化,促進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
高等教育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學校要注重從制度的優化完善方面加強重視,這是促進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此,就要從學分制的積極完善方面加強重視,要積極突破傳統教學計劃安排,設計心得學分制體系。做好選修課以及必修課比例調整工作,為實際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打下堅實基礎。調動教師積極性,多開選修課,為提高教育的質量打下基礎。校際間的聯系溝通比較重要,通過學年制以及雙學位制的實施,為學生良好學習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另外,注重彈性學制的科學建立,以及實施主輔修制,從這些教育制度方面積極優化,這就能為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4 結語
總之,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優化,注重高等教育工作的實施,為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促進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也能反哺高等教育,雙向結合發展才能為共贏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唐莉莉,王宇翔.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的省際差異及發展趨勢[J].遼寧經濟,2019(09).
郭彪.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38).
白西艷.高等教育人力資源管理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8(20).
彭莉萍.創新創業就業形勢下高等教育對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指導意義[J].中國市場,2018(29).
景圣琪.從人力資源角度分析成人高等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J].經濟研究導刊,2018(28).
蔣桂蓮.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J].鄭州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