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 要:為適應檔案保護人才培養的需要,克服《檔案保護》課程設置上的不足,本文以“雙創”能力的培養為導向設計構建了《檔案保護》課程體系。首先,基于創業能力培養構建核心主干課程,含專業基礎和專門技術兩個模塊;其次,基于創新能力培養構建輔助拓展課程,含學科基礎和分支理論兩個模塊;最后,探討了課程體系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檔案保護;課程;體系構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he Archive Prot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training desig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irst, build a cor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cluding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and specialized technical modules; second, build an auxiliary expans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ncluding subject foundation and branch theory modules; finally,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Keywords: Archive Prot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檔案保護》是檔案學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學習掌握檔案保護的技術方法。在新形勢下必須重新審視《檔案保護》課程的教學,對課程實施全面改革也就成為課程和專業教育改革刻不容緩的課題。為適應這種需求,本文提出“基于雙創能力培養,構建《檔案保護》課程體系”的構想。
1 高校《檔案保護》課程開設的現狀
在檔案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檔案保護》作為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了解《檔案保護》課程在高校檔案學專業中開設的現狀,我們分別調查了中國人民大學、云南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的情況。
(1)中國人民大學:1952年創辦專修科檔案班,1953年擴大為檔案專修科,1955年建系;開設22門主要課程,其中《檔案保護》課程1門,課程名稱《檔案保護技術學》。[1](2)云南大學:1984年創辦檔案學本科專業;專業核心課程15門,專業選修課程15門,其中《檔案保護》課程2門,課程名稱《檔案保護技術學》和《檔案保護技術實驗》。[2](3)南京大學:1986年,建立科技檔案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圖書館學碩士學位專業;1987年,建立科技檔案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含學科平臺課程8門、專業核心課程5門、開放選修課程11門,其中開放選修課程中有1門《檔案保護技術》課程。[3](4)吉林大學:1985年情報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獲批并于當年開始招生;主干課程21門,其中無有關《檔案保護》課程。[4](5)武漢大學:1984年重建檔案學本科;專業必修與選修課程共33門,其中《檔案保護》課程1門,課程名稱《檔案文獻遺產保護》。[5]
這5所大學的地理位置分別居于我國的東西南北中,也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開設檔案學專業的高校。除吉林大學外,其余4所都開設了《檔案保護》課程,但是相關課程基本只有1門,學分基本是2~3分,即一周2~3節課時;只有云南大學開設了2門,學分4分,一周4課時。這說明,即使人們普遍認可《檔案保護》課程的重要性,但是仍存在課程學分少、學時少的問題,而且基本只有1門對應課程,所以課程體系建設亟須加強。
2 高校課程改革的“雙創”能力培養導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總則”第五條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它明確指明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但是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的教育基本上仍然是沿襲了中學“應試教育”的模式,高等教育從形式、內容、途徑、評價等諸方面,都圍繞著知識的傳授。或者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目前的高等教育一般只完成了所謂的“授業”層面,表現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和練習;在教學方式上,采取滿堂灌,照本宣科,學生一字不漏地速記;在教學效果評價上,用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其結果就是不僅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甚至影響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行為氣質,并最終影響到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發展和方向,因此這種教育模式已成為制約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瓶頸,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2014年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5年頒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此舉意味著“雙創”教育政策在全國范圍內開始落實。[6]在此背景下,高校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標自然而然地專注于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這一改革直接關乎我國創新人才培養,并有助于高等教育為我國長遠發展提供動力。[7]
3 基于創業能力培養的檔案保護核心課程
何謂創業?《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創辦事業”,即開創建立基業或事業。不能把創業簡單理解為辦公司賺錢,因為“事業”是指人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而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創業有利于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滿足自我精神追求。大學畢業生通過創業,可以把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緊密結合,做自己認為最值得做的事情,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檔案保護》課程內容涉及化學、物理、生物、建筑及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屬于自然科學范疇,內容決定了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目前,課程內容基本以紙質檔案為主要講授研究對象,其他檔案類型只是簡單介紹,而且沒有實驗課程與之對應。
同時,檔案保護技術如果只重視紙質檔案的保護,其他檔案類型略講,那么在實際工作中有可能就會遇到保護的瓶頸。例如,云南省檔案館保管有大量珍貴的少數民族檔案,由于民族文化和歷史的原因,這些檔案中有許多實物檔案。僅以傣族檔案為例,就保存有傣族經書、繪畫作品、服飾、頭飾、銀飾、織錦等實物檔案,涉及的制成材料有紙張、貝葉、織物、金屬、竹木等多種材質。[8]所以在《檔案保護》授課過程中,這一部分內容亦需加強。
為了畢業后能夠更好地從事檔案保護工作,從創業能力培養的角度,《檔案保護》可開設以下2個模塊的課程:(1)專業基礎模塊,包括《檔案保護導論》主要講授最新的檔案保護前沿研究或案例分析,《檔案保護基礎理論》主要講授檔案保護指導原則、理念、法規、規范性標準及它們發展的沿革等,《檔案保護技術概論》主要概括講授各類檔案的保護技術及相關評價方法等,《檔案保護環境學》主要講授檔案發生破壞的環境影響因素。(2)專門技術模塊,可以針對不同的檔案制成材料分別開設有針對性的保護技術及其對應實驗課程,如紙質、金屬質、陶質、織物、竹木、石刻、影像制品等,以及數字化保護技術。
4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檔案保護輔助課程
大學生創業需要有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可以說創新是創業者實現創業的核心。對于創業能力培養的《檔案保護》,如果只講保護,或者是保護技術和方法,或者是保護材料與評價,而不去談為什么這樣保護?或如何改善?如何探索改善的方向?那么,檔案保護就只能原地踏步,再無進步的可能了。因此,完整的《檔案保護》課程體系還應該開設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檔案保護輔助或支撐課程,這些課程包含:(1)學科基礎模塊,除《檔案學概論》《檔案管理學》外,如《大學化學基礎》《大學物理基礎》《生物學基礎》,通過這些課程的講授,使學生系統了解化學、物理、生物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2)分支理論模塊,主要是從不同學科或專業角度對檔案保護所需的知識理論進行較全面傳授,如《檔案制成材料學》《檔案病害學》《檔案載體材料的結構與表面》《檔案載體材料分析方法》《檔案制成材料老化原理》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全面了解檔案制成材料的加工、結構、物化性質、破壞機理,拓展知識結構,為進一步的研發檔案保護技術與材料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檔案保護》的課程體系應充分體現其多學科交叉的屬性。
5 從課程體系到獨立學科的檔案保護發展方向
為了達到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目的,《檔案保護》需要完成從單一課程向課程體系的跨越,但是這必然受到課時不足的影響,其最終解決的途徑只能是檔案保護從課程體系發展為獨立的學科。
首先,這有利于檔案保護人才的培養。檔案保護日益受到國家的重視,檔案保護的科技水平雖然取得較大的發展,但與保護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著檔案保護專業人員短缺的矛盾。各高校盡管有針對性地設立了檔案保護的培養方向,但基本都是自研究生才開始培養,本科階段依舊只是開設一門《檔案保護》課程。由于缺乏學科的設計和系統的學科培養模式,不能充分滿足專業研究和檔案機構對檔案保護人才的需要。
其次,這有利于檔案學科的發展。目前,我國高校的檔案學作為二級學科歸屬于“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一級學科,在該一級學科下,還有“圖書館學”和“信息資源管理”兩個二級學科,它們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培養模式具有很大的共性。如果能夠增設“檔案文獻保護”獨立的二級學科,則這些學科之間不僅可以課程共享,又能夠通過學科平臺的搭建和拓展,推動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人才培養:學士教育[EB/OL].[2020-06-04]. http://irm.ruc.edu.cn/ more.php?cid =234
[2]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檔案與信息管理系[EB/OL].[2020-06-04].http://www.ha.ynu.edu.cn/jgsz/dayxxglx.htm
[3]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人才培養:本科生教育課程設置[EB/OL].[2020-06-04].https://im.nju.edu.cn/ 1a/7e/ c13287a268926/ page.htm
[4]吉林大學管理學院.本科專業設置[EB/OL].[2020-06-04]. http://gl.jlu.edu.cn/ rcpy/bkpy.htm
[5]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檔案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EB/OL].[2020-06-04].http://sim.whu.edu.cn /info/1039/ 1043.htm
[6]劉春湘,劉佳俊.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演進與實施路徑[J].大學教育科學,2017(04):94-100.
[7]孫湘海.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高校課程考試改革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8(04):115-121.
[8]云南省檔案局.傣族檔案[EB/OL].[2020-06-04]. http://www.ynda.yn.gov.cn/ ztsj/ssmzzt/201902/ t20190228_843065.htm
(作者單位: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 來稿日期: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