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本文探討了省轄市在省域內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定位,提出對基層新入職檔案工作者的崗前教育的思考,包括構建包括師資隊伍、教學資源、教材體系和考核體系四個模塊等系統性框架。
關鍵詞:河南省;檔案;崗前教育;繼續教育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important position of province-administered city in the archives pre-pos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constructs a systemic framework including four modules: faculty,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materials system, and assessment system.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Archives; Pre-job educ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1 省轄市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的定位
省轄市在省域內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中,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既是省域內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中的下級節點,又是本省轄市的中心節點。
構建省轄市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首先要明確省轄市在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中的定位,確定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的重點。基于省轄市可支配資源情況,在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中應將主要精力與資源放在對基層新入職檔案工作者的崗前教育上。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協助省級檔案管理部門組織本轄區檔案工作者開展檔案繼續教育,拓展提升專業技能。
省轄市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的構建與省級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的構建相似,同樣是一個系統工程,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系統性框架。這個框架包括師資隊伍、教學資源、教材體系和考核體系四個模塊。在下述四個模塊構建內容中,重點闡述崗前教育部分。
2 師資隊伍
2.1 師資隊伍的基本要求
建立導師、講師、技術能手等不同層次的師資隊伍是省轄市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立不同層次師資隊伍是基于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本身具有的不同層次。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總體上可以分為檔案崗前教育和繼續教育兩個不同層次。兩個不同層次受教育者的專業知識基礎、專業素養、專業技能水平有著明顯的差異。
檔案崗前教育的對象是“門外漢”,需要滿足和解決的是入門這個基本問題,需要達到的目標是實現外行到內行的轉變。檔案繼續教育的對象是“業內人士”,需要滿足和解決的是提升與拓展兩個問題,希望達成的目標是從內行到高手、專家、大師的精進。
省轄市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師資應當具備如下條件:(1)必要的檔案學理論基礎;(2)扎實的實踐基礎;(3)豐富的實踐經驗;(4)相應的口頭表達與授課能力;(5)熟練使用微信、QQ交流工具。
2.2 師資隊伍與檔案專業技術職稱及“十百千”工程的銜接
自上世紀檔案專業進行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各省轄市就擁有了一批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檔案專業人員。將師資隊伍建設與檔案專業技術職稱相銜接,可以有效地解決省轄市缺少高校檔案專業教師的困境,也可以通過教學實踐鍛煉、發現、培養來自實踐的教學人才,組織起各省轄市自己的專業教師隊伍。
2012年11月7日,河南省檔案局印發關于《河南省檔案專業“十百千”人才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省檔案局實施檔案專業“十百千”人才工程,即在全省檔案系統選拔十名檔案領軍人才,一百名檔案拔尖人才,一千名檔案優秀人才。
因此,將師資隊伍建設與“十百千”工程的實施銜接相銜接,是一個一舉兩得的解決各省轄市檔案崗前與繼續教育專業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之一。
3 教學資源
建設基本常識、工作技能、專業拓展等不同層次,通用崗、專業專門崗等不同崗位的教學資源。
同樣是基于省轄市在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體系中主要承擔基層新入職檔案工作者崗前教育的定位,省轄市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重點應當聚焦基本常識和通用崗位。通俗地講,省轄市檔案崗前和繼續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重點應當聚焦檔案通識。
趙靜在《檔案管理》2020年第2期《檔案通識教育的核心內容與延展方向》中,對檔案通識教育進行闡述。認為,檔案通識教育可以理解為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檔案知識和檔案價值觀。強調檔案通識教育不是檔案專業教育。其內容的系統性、理論性、廣泛性遠不及檔案專業教育,也不應與檔案專業教育相同。
檔案通識教育,既不同于系統的檔案專業教育,也不同于注重實際操作的檔案崗位培訓,其內容一要精,二要淺,三要通俗易懂易記。[1]
4 教材體系
4.1 不同類型的教材
在書刊、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的教材中,有條件的省轄市可以組織力量,有針對性地編寫、錄制、出版紙質或音頻、視頻教材。沒有條件和能力的省轄市,可以從現有教材中選擇適用于本省轄市特點的教材。
以傳統紙質教材書為例,由《檔案管理》雜志社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檔案工作手冊》系列就是一套非常適用于省轄市在檔案崗前教育的入門級初級教材。這套《檔案工作手冊》系列共分《檔案行政執法手冊》《檔案業務指導手冊》《檔案館收集工作手冊》《檔案館庫房管理手冊》《檔案館利用手冊》《檔案整理工作手冊》《檔案室工作手冊》七冊。專門為市、縣檔案館和基層檔案工作者量身定制。既適用于通用崗位,也適用于主要專業崗位;既適用于檔案室,也適用于檔案館不同崗位。
這套書的特點正如主編所言:“檔案工作是一種技能。專業教材雖多,卻學易做難。對基層檔案工作者來說,可能更需要方法流程標準等明白如話的指導。可惜,國內很難找到一套合法合理合用、操作性強、可供隨時翻檢的工具性手冊。基于此,策劃編寫了這套以新入職者為對象的說明書式手冊。
針對基層檔案工作的特點與實際需求,叢書不談理論,專注實踐;力避高深,嘗試通俗。書中著重介紹檔案工作基本內容、主要程序、工作流程、格式文書等;還設有問題釋疑、典型案例為讀者解惑;并附以檔案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等目錄備查。”[2]這套書每冊7萬~8萬字,采用小16開口袋開本,方便隨身攜帶,隨時查閱使用。
除了這套教材,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另外一本名為《市縣基層檔案工作手冊》的教材可供選擇。這本書的主編介紹稱:“本書以檔案工作的基礎知識為開端,從檔案工作的‘八個環節入手,全面介紹了基層檔案工作的具體操作方法和基本技巧。針對基層檔案工作者不知道如何寫檔案新聞消息、學術論文,如何做檔案科研課題的問題,本書專門增加了檔案寫作和檔案科研的內容,同時還把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的疑點、難點問題,以范例的形式予以解答,如檔案編研、檔案法制與規范化、檔案室制度等,另在相關章節附錄了一些相關的檔案標準規范。這大大增強了本書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可讀性,是真正為基層檔案工作者編寫的教材。……本書可以作為基層檔案工作者的培訓和自學教材。對于高職高專檔案專業和文秘專業的師生既是參考文獻,也可作為就業培訓教材。” [3]
這本近50萬字的書是一部較《檔案工作手冊》系列體量大、內容多的既適用于崗前教育,也適用于繼續教育的教材。出版后分別被濮陽、新鄉、焦作、開封、洛陽、信陽等省轄市在檔案崗前教育或繼續教育中所采用。
4.2 不同方式的教材
從課堂、網絡、微信等不同方式的教材體系角度看,上述教材只適用于常規課堂。沒有電子版本,并不適用于網絡、微信等新媒體方式。使用的靈活性與便利性明顯落后于在網絡或微信平臺上擴散的教材。
這類網絡教材目前雖然沒有成體系的產品,但在“檔案工作”“啦啦之歌說檔案”兩個公眾號上,已經有固定欄目或系列文章。這些固定欄目可以滿足持續性地在崗學習更新專業知識。而上述兩個公眾號發布的連載文章也可以滿足入門級基層檔案工作者系統學習的需要。可以成為省轄市進行檔案崗前教育教材的有益補充。
還有研究型公眾號“檔案管理雜志”“檔案界論壇”“檔案館研究”,以及知識型公眾號“滄海言檔”,都是省轄市進行檔案繼續教育拓展階段教材的有益補充。
當然,有條件、有能力的省轄市也可以在自己的公眾號上提供這類培訓教材,甚至可以開通專門用于檔案崗前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公眾號,為轄區檔案工作者,特別是新入職檔案工作者提供服務。
5 考核體系
省轄市檔案崗前教育和繼續教育面對的服務對象,專業、學歷、年齡、從業時間、具體崗位存在多重差異,參加與接受崗前或繼續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徑可以各不相同,但教育培養的標準應當客觀、適當、可行、可測。應建立健全崗前、晉職、專項技能等不同要求、不同標準的考核體系。
對于檔案崗前教育和繼續教育,考核體系應區別于正規教育的考核。除了對教育學習效果進行考核測驗外,更重要的是要與檔案工作者進職晉級相聯系,促使基層檔案工作者將崗前教育和繼續教育和個人職業發展聯系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省轄市檔案崗前教育和繼續教育考核體系完全可以與《河南省檔案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及《河南省檔案專業“十百千”人才工程實施意見》中的相關文件相銜接。
筆者認為,這種銜接一方面有利于檔案工作者將崗前教育和繼續教育與專業技術職務任職相結合,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檔案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業績和水平,促進我省檔案事業科學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造就一批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扎實、愛崗敬業的專家型、復合型、管理型檔案專業人才,為全省檔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人才資源。
*2019年度河南省檔案科技項目《河南省市級檔案崗前及繼續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19-R-14)階段成果。
參考文獻:
[1]趙靜.檔案通識教育的核心內容與延展方向[J].檔案管理,2020(02):51-52+55.
[2]劉子芳主編.《檔案工作手冊》系列叢書 檔案行政執法手冊[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
[3]劉東斌主編.市縣基層檔案工作手冊[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來稿日期: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