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燕
摘 要:作為學生的兩個基礎教育階段,幼兒教育以及小學教育是兩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兩者之間的銜接能夠使得知識實現有效的過渡,從而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文章針對數學教育過程中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問題的解決方案展開一些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育;幼小銜接;解決分析;存在問題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程度的復雜性和抽象性,能夠有效地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計算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幼兒時期的學生由于思維意識、辨別能力等方面還處于一個非常薄弱的階段,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小學過渡時,通常會出現許多的問題,導致了幼小之間的數學知識不能夠產生有效的銜接,這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采取各種措施將這個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一、 幼小銜接在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兒時期的數學知識是整個數學學習階段中最為簡單也是最基礎的一個部分,多數內容為數字的認知、數數以及進行簡單的數字之間的計算,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也多以主題活動以及數學游戲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到一個健康良好的促進作用。而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就開始逐漸地轉變為正規教學,課堂成了一個主要的學習場地,有了一定的限制,并且在知識結構上相對來說有了一個層次的提升。這兩者之間的對比能夠看到兩者在教育模式以及學習內容上有著巨大的不同。這樣的一個變化對學生的沖擊力還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夠將幼小之間產生一個良好的銜接和過渡,會使得很多學生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以及新的數學知識,這將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進而使得學生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在數學的教育過程中,把握好幼小的過渡和銜接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身心進行調整,使學生可以快速地去適應小學的教學環境以及數學知識,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二、 數學教育中幼小銜接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幼小銜接工作流于表面
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幼兒教育應該遵從《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從科學、語言、社會以及健康、藝術等各個領域來進行全面性的內容教育,使得幼兒可以從能力、情感以及態度、技巧等各個角度達到一個全面發展的目的。但是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很多的幼兒園并沒有真正地做到這一點,通常幼兒園注重都是幼兒智力的開發以及學習能力的鍛煉,卻將德、美以及體等方面的發展培養與小學失去了連接,這直接使得幼小連接的工作流于表面,實際的培養內容也過于片面。
(二)銜接的單向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很多幼兒園在數學知識教育的時候已經開始不斷地向著小學數學知識教育進行靠攏,這體現在了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漸漸的接近小學數學教育,為幼小銜接和過渡做好了一定的準備。不過小學對于這方面卻保持著無動于衷的態度,并且認為這項工作是幼兒園應該做的,小學方面只是負責學生的招收,這導致了幼小銜接的單向性。真正的幼小銜接和過渡應該是雙方都展開相應的工作,幼兒園為學生做好銜接的準備,而小學也應該對此有所準備,將剛剛步入小學校園的學生做好一定的思想鋪墊,幫助學生快速地融入和適應教學環境以及教學內容,從而促使幼小銜接和過渡的順利展開。
三、 數學教育中幼小銜接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以身作則、協調關系
幼小銜接的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一個身心狀態比較敏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給予學生格外的重視,及時的關注和發現學生的身心變化、性格取向、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興趣等等,做好相應的協調工作,保證自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用關愛和陪伴才促使學生能夠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在感受到關愛的同時,使學生自身保持開心、陽光、快樂、積極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促使幼小銜接順利進行。
在進行知識和道理的傳授過程中,教師和家長應該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要以身作則,不要只停留在語言上的道理和知識的灌輸,應該用自身的行為去給學生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消除學生過渡時期的一些抵觸和厭煩的心理狀態,還會因為教師與父母的言傳身教而進行學習和模仿,促進學習效果的顯著提升。
(二)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心無論對于大人還是幼兒還說都非常的重要,能夠幫助一個人取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數學教育在幼小銜接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幼兒的自信心的培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增多幼兒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機會,讓幼兒能夠在取得成功的時候既身心愉悅同時還能夠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數數”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應該對數數成功的幼兒進行夸贊和表揚,讓幼兒既收獲了成功,又在成功的歡喜中培養了一定的自信心,而對于數數沒有成功的幼兒,教師應該給予鼓勵和幫助,當幼兒成功地完成數數之后,更要給予大力的夸贊和表揚,促使幼兒有一個努力的心態,并且對成功的渴望,漸漸地樹立自信心。因此,一個能夠正確看待成敗得失并且擁有良好自信心的幼兒,能夠順利地通過幼小銜接,成功的過渡到另一個層次的學習中去。
(三)對幼兒的自尊進行保護
幼兒時期與小學時期的學生在心智方面雖然不夠成熟,但是這些學生的自尊心還是非常強烈和明顯的。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自尊心加以保護,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責備,尤其是在別人的面前進行指責,要多多給予鼓勵和夸贊。保護幼兒的自尊就是保護幼兒的自信心以及樂觀的心態,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的適應能力,從而順利地進行幼小的銜接和過渡,去接受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教育以及新的數學學習環境。
(四)進行多方面的配合、使幼小銜接工作都能夠做出良好的準備
想要將幼小銜接的教育做好,離不開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從幼兒園方面來說,教師首先要進行教育思想觀念的合理轉變,注重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和培養,使得幼兒能夠在自主約束、自主理解、自主學習等方面能有一個層次上的提升,進而實現一個平穩的過渡,提高了幼兒的適應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經常開展一些鍛煉性非常強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可以在活動中將這些能力進行強化和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老鷹抓小雞”這個游戲活動來進行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師要親自做示范,讓幼兒觀察這個游戲怎么玩,進行游戲玩法的自主理解和消化,同時自主去學習這個游戲該怎么玩,其次教師要將游戲規則講解給幼兒去聽,讓幼兒能夠產生一個自主約束力,去主動的遵守規則。如此一來通過一個小游戲使幼兒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和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規則的意識,因為在進入小學之后相應的規則會多出很多,一個良好的規則意識能夠體現出幼兒的自主約束力,這對學習上的一個銜接和過渡有著良好的幫助。
除了教師要對幼小銜接做出準備之外,幼兒的家長以及小學方面也要做出相應的配合工作,家長雖然由于工作忙抽不出時間來對幼兒進行教育和管理,但是現在信息技術非常發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手機軟件等方式與教師產生直接的溝通交流,共同來解決幼兒的一些問題和遇到的事情。而小學方面也要對幼兒的接收做出準備,比如思想教育的引導,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等等,讓幼兒的學習環境和模式不至于突然產生劇烈的變化,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五)數學教育中要因材施教、不能厚此薄彼
幼小銜接的提出,使得教育的壓力不斷地過渡到了幼兒的身上,這不僅體現在數學知識的教育上,同時也從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去引導和傳授。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只顧著幼兒的綜合能力的提升而隨意的施加教育手段,反而應該注重幼兒之間的一些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
幼兒時期的學生,由于年紀非常小,生活方面不能夠進行自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幼兒的生活起居進行細致入微的照顧,并且在照顧的過程中逐漸的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幼兒能夠得到綜合方面的鍛煉。
而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根據幼兒的差異性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轉變,不能夠一刀切,更不要厚此薄彼,要創新教學手段和方式對不同的幼兒展開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就可以很好的應用到幼兒的身上。
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差異性進行不同層次的數學教育,對于低層次的幼兒,教師主要以數數教學即可,引導和幫助幼兒學會數數,從1到10,并且利用相應的道具來幫助幼兒進行理解和掌握,而對于一些相對層次高一點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一下這些幼兒的“數學思維”,如:數目等分問題,教師可以拿一個蘋果,平均的切成幾份分給幼兒,讓幼兒比對彼此之間蘋果的大小,如果大小適中,這就是等分,如果大小不適中就是分配不均,那么教師便繼續切,將大的一份切下來一小塊彌補到小的一份中,直到保證等分。
如此一來,不僅將幼兒之間的差異性兼顧,還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這為幼小銜接打下了一個小小的基礎,讓幼兒能夠鍛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還能夠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掌握。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幼小之間展開有效的銜接和過渡能夠對數學知識的教育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這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以及教師都有著相應的培養責任,要積極地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提升幼小銜接的效率,解決掉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便讓學生能夠進行良好的數學知識的過度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孟繁慧,李慶云,遲佳鳴.關于幼小銜接過程中數學教育的優化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7,8(5):110-111.
[2]秦雯靜.淺議如何解決幼兒數學教育中的幼小銜接問題[J].魅力中國,2019(19):281-282.
[3]李紅.當前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中國新通信,2020,22(7):151.
[4]豐化苓,趙夢含.論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及對策[J].湖北農機化,2020(6):39-40.
[5]周姍琳.提高幼小銜接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