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強

【摘要】目的 探討小腸梗阻診斷中多排螺旋CT發現應用價值及準確率。方法 此次納入50例研究對象,均為接受小腸梗阻診斷的患者,其就診時間處于2018年02月~2019年11月,對其展開兩種檢查,一種為病理檢查,另一種為多排螺旋CT檢查,比較兩次檢查的準確率。結果 對比病理、多排螺旋CT兩種檢查結果,檢查結果一致49例(98%),多排螺旋CT檢查準確率較高。結論 在臨床診斷小腸梗阻時,予以多排螺旋CT檢查,可清楚了解病變部位、發病病因,從而保證檢查準確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小腸梗阻;多排螺旋CT;診斷;準確率;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2
在臨床急腹癥診療中,小腸梗阻是比較常見的。經統計可以發現,在急腹癥就診患者中,大概20%為腸梗阻;在腸梗阻患者中,大概80%是小腸梗阻,患者一旦發病,很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對此,盡早確診小腸梗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導致這一疾病的原因比較多,大大增加了診斷困難。基于這一情況,本文將以50例行小腸梗阻診斷患者為核心,探究多排螺旋CT效果,特別是準確率方面,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納入50例研究對象,均為接受小腸梗阻診斷的患者,其就診時間處于2018年02月~2019年11月,對其展開兩種檢查,一種為病理檢查,另一種為多排螺旋CT檢查。在被研究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處于21~80歲之間,平均值為(54.39±2.33)歲;患者呈現了不同的臨床癥狀,比如腹脹、腹痛、排氣排便不通等,間隔時間處于10~22 h,平均值為(20.39±1.93)h。在研究之前,患者以及家屬已經知曉情況,并同意接受本次研究,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于被研究患者,予以多排螺旋CT檢查,將GE16排CT機作為檢查儀器。①在檢查過程中,給予患者指導,比如保持仰臥位等,同時掃描范圍自膈頂位置開展,水平延伸到恥骨聯合部位。②科學調整檢查設備,其一層厚為5 mm;其二層距為5 mm;其三螺距為1.75:1;其四掃描時間為1 s;其五掃描矩陣保持512×512;其六掃描參數設置為140 KV,300 ma。③在掃查過程中,重點觀察小腸部位,一旦出現可疑部分,就使用加薄層掃描予以觀察,即3~5 mm。④常規掃描完成后,開展增強掃描,此時肘靜脈注射100ml優維顯,同時團注速率保持3 ml/s,延遲掃描時間可以達到1~1.5 min。⑤所有檢查完成后,上傳圖像到處理站,予以重建觀察。在分析圖像時,一般選用盲法診斷方法,并配置2 名甚至更多的主治醫師。一旦檢查結果不一致時,主治醫師進行積極協商,從而更好的解決問題。⑥之后,聯系臨床實踐,對比病理檢查結果,了解小腸梗阻具體情況,包括是否出現腸缺血、小腸梗阻,以及梗阻部位、病因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CT檢查、病理檢查結果,判斷前者檢查診斷價值。一旦人體小腸腸管出現內徑擴張情況,腸腔內誕生氣液平面,而且內鏡≥2.5 cm,就可以確定人體患有腸梗阻[2]。同時,分析患者出現梗阻的原因,比如體內是否具備腫瘤、炎癥、膽石等,一旦未發現異常,就要考慮人體是否出現粘連情況,這一情況也會導致梗阻。此后,統計比較CT、病理檢查內容。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整理研究數據,通過百分數(%)的形式呈現診斷準確率,并行x2檢驗。
2 結 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兩種檢查,檢查結果一致49例,多排螺旋CT檢查準確率高達98%,具體情況見表1。
3 討 論
對于人體而言,小腸梗阻發病率比較高,而且病情變化快,極易造成傷害,為此臨床病情診斷如何,直接影響患者接下來的治療、以及今后恢復。在臨床實際診斷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在診斷小腸梗阻時,腹部X線片是比較常用的手段,其診斷準確率處于50%~60%,同時無法理解梗阻病因[3]。關于這一情況,影像學診斷技術的出現,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其他選擇。
關于小腸梗阻,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兩種,其一,在小腸腸道內部,存在未經消化的糞便,通常為植物性。對于這一情況,一般是由人體不斷攝入不易消化食物造成的,比如山楂、年糕、柿子等,其會在腸道內積聚[4]。同時,在胃腸道手術史、迷走神經切斷術史等影響下,逐步加重患者病情。在CT檢查中,可以發現圓柱形病灶,病灶密度值較低,其內部存在氣泡、篩狀等結構,部分患者的病灶還會形成殼狀物,增加檢查密度,極像結腸糞便類、膠囊壁物質,還有的患者出現腸壁梗阻后,還會出現增厚、水腫等現象,以上癥狀被定義為小腸糞便癥[5]。其二,膽囊結石進入小腸。患病人體會受到結石、膽囊慢性炎影響,很容易破壞膽囊壁,進而造成壞死情況,若病情繼續發展,還會演變為膽腸瘺。之后,膽囊結石自瘺口進到腸道,基于回腸腸腔狹小的影響,膽石會停留、或者嵌入回腸末段,從而引發小腸腸結石類梗阻。借助CT檢查設備,可詳細了解人體病情,癥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首先,小腸壁血液回流,會造成機體障礙,比如腸壁出現水腫等,一般腸壁增厚情況會超過3 mm。其次,實施CT增強檢查后,缺血部位會發生不強化、延遲、減弱等現象。再者,漿膜、腸管黏膜強化后,檢查結果出現高密度情況,結合上述情況,就可以確認病癥。此外,有的學者提出人體可能存在不完全腸梗阻,對此在檢查前1~2 h,可提醒患者服用適量泛影葡胺,從而充盈胃腸道,保證檢查結果[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比病理、多排螺旋CT兩種檢查結果,檢查結果一致49例(98%),多排螺旋CT檢查準確率比較高。宮美琴等[7]研究發現,臨床診斷小腸梗阻時,超聲檢查準確率為86%,腹部X線準確率為58%,多排螺旋CT準確率為96%。說明在臨床診斷小腸梗阻時,予以多排螺旋CT檢查,可提高檢查準確率。
綜上所述,在臨床診斷小腸梗阻時,實施多排螺旋CT檢查,可清楚了解病變部位、發病病因,進而保證準確率,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董軍強,郭 寧.64排螺旋CT靜脈血管造影在小腸梗阻臨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9(6):106-107.
[2] 宮美琴.多排螺旋CT在小腸梗阻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21):154-154.
[3] 李 強,李二生,李曉敏.多層螺旋CT對粘連性腸梗阻的診斷價值及其臨床應用評價[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13):65-67.
[4] 李 艷,馬敬偉.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在急腹癥(急性腹痛)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20):135-137.
[5] 嚴和強.多層螺旋CT對老年嵌頓性腹外疝合并腸梗阻的診斷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0):123-124.
[6] 紀清林.單純性小腸梗阻放射診斷技巧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9(4):66-67.
[7] 張 芳,任千里,祝洪福,et al.多層螺旋CT對腸梗阻梗阻部位與梗阻病因的診斷價值[J].安徽醫學,2018,39(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