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俊
【摘 要】在影視中,戲曲音樂元素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戲劇已經悄無聲息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早期的戲曲一般都在人流量大的市場或者露天劇場進行表演,慢慢地才出現了正規的演出劇院。現代影視迅速發展,使得戲曲藝術可以借助新媒體手段用現代化的方式進行傳播。本文通過研究現代影視作品中戲曲的應用與表現方式,分析影視作品中戲曲音樂元素的作用與意義,探索中國戲曲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影視作品;戲曲;新媒體元素;作用
中圖分類號:[J818]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4-0023-02
戲曲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本身反映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戲曲藝術是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藝術。通過戲曲音樂,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新媒體不斷崛起的新時代,戲曲藝術作為傳統藝術表現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戲曲音樂中所蘊含的精神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剖析與解讀。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影視產業逐漸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而傳統戲曲由于更多的是展現傳統生活方式,因而其表演所受到的限制較多,這就使得人們對戲曲和戲曲音樂的關注度逐漸降低。但是戲曲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應該對戲曲這種珍貴的傳統文化加以保護與繼承。為了取得發展,跟上時代的潮流,戲曲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也開始與影視媒體相結合,以求取得進一步的創新,賦予自身新的時代精神,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傳統戲曲藝術與現代影視相結合的過程
戲曲與影視之間的結合是我國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既包含戲曲藝術的審美情趣與傳統文化內涵,又包含電視電影的審美特征。1948年拍攝的越劇電影《祥林嫂》,是地方戲曲與現代影視相結合的早期代表;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戲曲藝術和影視之間的結合逐漸到達了高潮,各種戲曲劇目被翻拍成電影,如京劇影片《楊門女將》、《白蛇傳》,黃梅戲影片《天仙配》,越劇影片《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到了后來,又開始將戲曲音樂加入到影視中??梢哉f戲曲電影的出現推動了戲曲與電影的發展,它突破了傳統戲曲舞臺表演的形式,借用影視手段使戲曲更加具有表現性與可看性,使戲曲與電影形成了齊頭并進、相互作用的和諧關系,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雙贏效果。
二、影視藝術中戲曲音樂元素的應用
當今時代,戲曲與影視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戲曲音樂元素在影視劇中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呈現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在戲曲與影視的融合中,有時是將戲曲故事直接翻拍成電視劇、電影播出,有時則是將戲曲中的音樂融入影視中。如電影《霸王別姬》中就有大量戲曲元素的融入。隨著電影情節的推進,不僅將“喊嗓”“念詞”等戲曲行為摻入其中,還利用主人公程蝶衣與段小樓的故事將學習戲曲藝術的艱難過程呈現在觀眾面前,配合著背景音樂,演繹出了電影情節的跌宕起伏,將觀眾深深地帶入影片中。又如電視劇《大宅門》中,導演將京劇音樂與打擊樂作為電視劇的配樂,使背景音樂與影視的配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不僅突出了戲曲獨有的特點,還能讓人們隨著音樂感受當時那個時代的環境氛圍,從而達到電視劇內容與形式上的融合統一,使觀眾將背景音樂與敘事情節自然流暢地聯系在一起,更加自然地接受戲曲文化。
在影視作品中利用戲曲音樂元素作為配樂,是戲曲音樂與影視藝術相結合的重要形式,通過在影視作品中加入戲曲音樂,能夠幫助戲曲音樂更快地走進大眾視野。當今社會,新媒體領域不斷拓展,盡管戲曲音樂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多元化,但是并沒有改變戲曲音樂逐漸受到冷淡的大趨勢,多數觀眾并沒有因為戲曲音樂的表現形式多元化而增加對戲曲音樂的好感,因而,將戲曲音樂與影視作品相結合,為戲曲音樂增添更多的現代化流行元素,是有效擴大戲曲音樂受眾范圍、提高戲曲音樂受歡迎程度的重要措施。通過在影視作品中加入戲曲音樂元素,改變傳統戲曲音樂的呈現方式,為戲曲音樂創設更多的現代化場景,能使傳統戲曲音樂不再讓人“敬而遠之”。另外,將戲曲音樂作為影視配樂,創新了戲曲藝術的表現形式,改變了傳統“面對面”表演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傳播戲曲文化,擴大受眾范圍,突出戲曲所蘊含的傳統特色與民族文化,對于戲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以及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影視藝術中加入戲曲音樂元素的作用
(一)傳承文化藝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戲曲逐漸在走向衰落,面臨著各種文化沖擊,戲曲已經出現了被主流文化邊緣化的危機。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從戲曲影視的觀眾數量中可以看出,戲曲在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中還是占據著一定地位的。
戲曲作為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不僅是一種高雅與通俗兼備的藝術形式,而且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凝聚了民間藝術的精華以及人民群眾的智慧。在這個數字媒體興起的時代,戲曲這種傳統文化只有與時俱進,與現代影視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延續與傳承我們的優秀文化。因此,戲曲這種傳統藝術形式需要借助數字媒體這種新型媒介,走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中去。
前些年,戲曲的唱腔還只屬于比較小眾的音樂成分,并不屬于主流音樂的行列,但是現如今,許多人已經開始嘗試將流行音樂與戲曲相結合了,這種“風格雜糅”的歌曲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的發展趨勢。同時,戲曲影視的出現推動了傳統戲曲的傳播,無論是傳播范圍還是傳播速度,新興媒體都要比傳統媒體更勝一籌。因此,戲曲可以借助數字媒體來進行傳播,并逐漸擴大自身的受眾群體。
(二)提高審美水平
戲曲音樂與影視作品相融合已然成為了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雖然目前涌現出了一批形形色色的真人秀綜藝節目,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但值得人們深思的是,這些節目缺乏文化底蘊以及審美價值,并不能很好地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創造出一些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意義的影視節目來提高觀眾的文化素養。比如央視的《??﹪颠藛堋肪褪且淮魏芎玫膰L試。在這個節目中,不僅有深受年輕觀眾歡迎的時尚藝人,還有為老年人所熟知的老藝術家,受眾范圍廣,形式活潑多樣,還能在娛樂過程中對觀眾進行文化熏陶。可以說這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新娛樂節目,而不是只注重娛樂效果的淺顯綜藝。
(三)創新表現形式
戲曲音樂是戲曲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藝術與影視藝術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影視藝術為戲曲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戲曲藝術也為影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富有文化底蘊的內容與素材。
戲曲藝術與影視作品的融合促進了戲曲藝術的創新與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傳統的戲曲是一種普遍流行于民間的藝術形式,其表演形式往往更符合普通民眾的審美,因此難以取得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戲曲與影視作品融合之后,影視工作者為了取得更好的藝術效果,將戲曲中的精華部分提煉出來呈現給觀眾,這有利于觀眾對于戲曲精華的把握與理解。第二,影視作品為戲曲這種傳統藝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拉近了戲曲與普通觀眾之間的距離,使影視作品與戲曲藝術能夠互相推動、共同發展?,F代影視通過戲曲元素的融入側面展示了戲曲的發展歷程,戲曲元素則豐富了影視作品的文化內涵,也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優秀的題材。
優秀的影視作品往往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戲曲藝術恰好滿足了影視作品的這一需求?!栋酝鮿e姬》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因為其題材新穎獨特,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韻味,這正是戲曲藝術為影視創作提供了絕好題材的表現。
(四)弘揚傳統文化
戲曲藝術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重要代表,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可謂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與文化象征。我國的傳統文化要走出國門,就要充分利用影視這一媒介。戲曲音樂與影視作品相融合,能夠借助影視作品這一外殼,使國內外觀眾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不僅有利于戲曲藝術走出國門,也更能凸顯出影視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從而使影視作品在眾多影視節目中脫穎而出,以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四、中國戲曲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戲曲藝術的發展要貼近生活、反映社會
戲曲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同時它也是一種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通俗易懂的傳統文化形式。歷經千年的發展,戲曲藝術要想在現代社會中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就必須依靠多元化的傳播形式。
作為一門傳統藝術,戲曲的發展一定要做到貼近生活、反映社會,建立與人民大眾溝通的橋梁,這樣才能讓人們更加主動地了解戲曲并學習戲曲。戲曲文化本身就與我們的民族文化有直接關系,因此,將戲曲創新性地融入到影視之中,有利于使人們對戲曲產生更細致、更全面的思考,并感受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二)在影視中融入戲曲藝術要抓好劇本質量
在振興傳統戲曲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抱有充分的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隨著影視中戲曲元素的不斷增多,對影視劇本的質量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好的劇本能夠表達出編劇豐富的情感以及戲曲深厚的文化內涵,從而讓劇中的人物與場景變得更加活潑生動,表現出戲曲藝術應有的魅力,實現振興傳統戲曲的目標。
五、小結
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等特點。隨著近幾年影視作品中越來越多戲曲元素的出現,戲曲已經越來越深入地融入到影視作品之中了,也逐漸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要想加深我們對于戲曲藝術的了解和認識,就需要我們更加頻繁地接觸優秀傳統文化,從而讓更多的人走進戲曲、認識戲曲,振興中國傳統文化。
要想讓中國傳統戲曲走出國門,必須要借助獨特、新穎的傳播方式。希望我們能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同時不斷進行文化創新,將戲曲藝術作為重要的傳統文化元素傳播到世界文化中去,為世界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參考文獻:
[1]袁玥.戲曲音樂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探討[J].黃河之聲,2018,(17):29.
[2]許雪.戲曲音樂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7,(2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