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暉
【摘 要】弦樂四重奏是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演奏樂形式,其配置包括一把大提琴、一把中提琴和兩把小提琴。弦樂四重奏對演奏者的演奏技藝和團隊合作默契程度要求非常高,十分考驗演奏者的音樂素養,小提琴作為深受觀眾喜愛的樂器,在弦樂四重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完全掌握弦樂四重奏中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才能更好地呈現出小提琴的音色和特性,從而配合大提琴、中提琴等其他聲部的樂器完成高質量的表演。本文首先對弦樂四重奏和小提琴進行簡要概述,其次分析弦樂四重奏中小提琴的重要性,從全方位、多視角對小提琴演奏進行分析,最后研究弦樂四重奏中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弦樂四重奏;小提琴;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4-0055-02
弦樂四重奏配置為兩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一把中提琴,各種樂器地位平等,演奏不分主次等級,都非常重要,給觀眾的感受是四個人如同在用樂器交流對話。弦樂四重奏是四位演奏者共同參與完成的表演,每一位演奏者負責一種樂器,并且要求各個聲部相互契合,充分展示出自身才華。弦樂四重奏是室內樂中最為經典的并且最為觀眾所喜愛的樂器演奏形式之一,充分表現出了深刻與個性化的內涵。弦樂四重奏的表演含有豐富的藝術元素,包括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音色的傳達,演奏技術表現和藝術審美等多項內容,同時,演奏者和作曲家根據作品表達的需要給予弦樂四重奏嶄新的內涵。
一、弦樂四重奏與小提琴概述
(一)弦樂四重奏概述
弦樂四重奏的發展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屬于西方比較傳統的一種室內音樂體裁,傳入我國后逐漸在國內流行,大批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開始學習相關技法。四件樂器共同演奏呈現出氣勢磅礴的氛圍,讓聽眾感受到豐富多彩的音色,同時表現出親切、優雅的特點,使聽眾能夠沉浸在弦樂四重奏的氛圍中,引人入勝。弦樂四重奏只有保持音色和諧以及聲部勻稱,并結合明確的層次以及結構,才能夠保證呈現出完美的表演效果,以讓聽眾理解演奏者交流的內容,充分顯示出四件樂器演奏的默契。這種演奏方式對演奏者的音樂素養和演奏技巧要求很高,只有具備嫻熟的演奏技巧,并且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讓演奏者之間保持良好協作的狀態,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弦樂四重奏由四件演奏樂器組成,因此這四件樂器在演奏中分別有自己的任務,承擔著不同的聲部,負責演繹的內容也有所差異。在弦樂四重奏中,小提琴是主要成員之一,但弦樂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演奏和小提琴獨奏及樂隊合奏存在差異,兩把小提琴可以輪流作為主角進行表演,觀眾在欣賞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小提琴的重要地位。
(二)小提琴概述
在西方音樂領域中,小提琴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樂器皇后”的美譽,并且傳入我國后深受廣大音樂者的喜愛。小提琴是一種由四根弦組成的弓弦樂器,主要依靠弦和弓的摩擦發出聲音,它的音色不如中提琴般內斂、隱晦,需要調節整個弦樂四重奏的氛圍和情緒,它音色跨度大,演奏技巧獨特,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是新時代人們最為喜愛的西方樂器之一。小提琴傳入我國后,改變了我國對西方樂器的看法,逐漸有很多的音樂愛好者開始研究小提琴在弦樂四重奏中的演奏技巧,為后來的小提琴演奏提供了參考。
二、小提琴在弦樂四重奏中的重要性
(一)配器視角
配器顧名思義是搭配的樂器,我們不能將其稱之為主角,但是樂器的搭配組合不同,呈現出來的音響效果也會有所區別。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配器搭配來演繹出不同的風格,表現出不同的藝術特色。我們從配器視角討論小提琴在弦樂四重奏中的作用,就需要觀察經常搭配的樂器,同時考慮音樂的音色、音量以及肢體動作、演奏力量等,調節各種相關音樂要素,保證演奏出來的音樂作品更加充實,音樂形象更加豐滿。小提琴演奏具有一定的技巧,基于此,在演奏之前先要全面了解樂器的特點,熟練把握小提琴和其他樂器的組合難易程度以及搭配融合性,以確保演奏更加準確。小提琴音色相對圓潤、光滑,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因此在寬廣的音域中,演奏需要有一定的表現張力,演繹出不同樂器之間的配合,并且深入了解小提琴的特征及功能,使小提琴演奏者認清小提琴的演奏作用。
(二)和聲視角
和聲學,主要是研究音的結構及如何更好地將每個樂器的音進行連接。在弦樂四重奏中,和聲處理的效果直接影響四件樂器之間的配合和整體表演節奏。如果和聲構成處理不好,整個弦樂隊伍的音響比例將會失衡。一般來講,我們主要采用的和聲排列方式有兩種,分別是:密集排列法,即嚴格依照自然泛音列規范實施排列,遵循上密下疏的原則,防止不同音樂因素間的擾亂,突顯出音響的純粹性;開放排列法,在這一排列下音響效果更加柔和明亮,借助大跨度和聲分布,更有助于提升音色的寬廣性。小提琴的音調遠遠高于大提琴和中提琴,承擔著弦樂四重奏中的高音區角色,因此在和聲上必須和其他樂器搭配默契,才能有效實現音響效果的平衡。
(三)音樂美學視角
音樂美學主要分為兩部分,即音樂學以及美學。基于哲學視域對音樂藝術進行研究,能夠實現對音樂學科美學及其價值的認識和了解。音色是一種表現情緒的重要方式,音色構成主要是受到物體振動頻率的影響,不同樂器的音色也存在差異,具有獨特性。表演過程中的力度、技巧等也會影響到音色,可以產生優美動聽的效果,也可以產生緊張激烈等等不同的效果。總的來講,小提琴音色非常動人,每根琴弦都像是會說話一般,具有自身獨特的音色,能夠很好地表達作品中的各種情緒。例如在演奏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奏鳴曲的過程中,部分演奏者并不能有效展現小提琴的藝術魅力,如果小提琴演奏者將自己和其他樂器演奏者看成是平等合作者,即可以實現藝術魅力的展現。
三、弦樂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一)節奏方面的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中,節奏方面的技巧是最基本的技巧,節奏技巧即在時間線上實現對不同音調以及表情要素的規律化排列以及組合,一一展示出不同的藝術要素。在演奏過程中,必須要具備敏銳的節奏感,才可保證不同演奏者實現默契合作,將節奏的對位有效體現出來。在弦樂四重奏中,必須要具有穩定準確的節奏,在確保參與的四位演奏者均具備良好樂感的基礎上,實現對樂句的理解以及演奏的和諧。四位演奏者如果在演奏中節奏把握有所不同,則會直接影響演奏的和諧性。所以,在演奏過程中,每個演奏者都需要給予樂曲充分的尊重,注重團隊協作。小提琴演奏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為弦樂四重奏提供基礎節奏,為確保整個演奏過程的穩定性,演奏者之間一定要保持配合,把握正確的演奏速度和節奏,以實現弦樂四重奏的精準演繹。
(二)音準方面的技巧
弦樂四重奏和獨奏相比,音準呈現出動態性特點,更具復雜性和挑戰性。所以,弦樂四重奏對于演奏者的音準把握能力以及聽覺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弦樂四重奏的音準呈現出動態性特點,音符之間的連接比較緊密,前后音符之間具有直接影響,前一音符可以促進后一音符的產生。因此在進行弦樂四重奏演奏時,可以應用純律原則,簡而言之即盡可能降低前后兩者的頻率比例,以取得和諧的演奏效果。在音準調節中,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五度音程,以此避免出現最高聲部和最低聲部的音程偏差。在對音準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先要確定小提琴的調性,之后再實現對聲部和音準的調整。對于筆者而言,室內樂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既能夠為獨奏家提供伴奏,也能夠為室內樂音樂家提供伴奏。所以室內樂具有不同的作用。但是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發現,想要實現不同的作用需要滿足不同的要求。
(三)弓法方面的技巧
小提琴弓法方面的技巧也就是運弓技巧。運弓位置以及力度對于小提琴演奏的效果和風格具有直接影響。在弦樂四重奏的演奏中,小提琴演奏者需要運用嚴謹的運弓方法,運弓方法的決定因素即為音樂作品的強弱拍,例如在高潮音的演奏中通常是采用下弓,在弱起小節的演奏中采用的弓法通常為短小有力的上弓,針對跳弓可以采用弓根演奏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提升演奏的嚴謹性才可以實現和其他樂器的良好配合。因此在演奏過程中,首先要認真閱讀樂譜,實現對作品風格的深度把握;其次,對于自身演奏部分,可以通過獨自練習提升熟練度;再次,對于演奏過程中遇到的具有難度的樂段,要注重保持和簡單樂段的演奏速度相同,以確保整個演奏過程的完整性和統一性;然后,實現對音準概念的綜合認識,注重重奏的音準統一;最后,實現自身聲部和其他聲部的合理配合,合理調整音量比例,以提升整個演奏的藝術效果和和諧性。在弦樂四重奏的演奏過程中,小提琴演奏者一定要注重上述步驟,仔細研究,以不斷提升演奏效果,從而引起聽眾的共鳴。
四、結語
弦樂四重奏屬于室內樂,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弦樂四重奏的演奏過程中,要注重個性和共性的兼顧,在體現個性特征的基礎上也要實現均衡協調。要想呈現出良好的演出效果,需要演奏者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以及熟練掌握演奏技巧,因而演奏者需要加強自身藝術修養、不斷訓練演奏技巧,以提升演奏能力。在弦樂四重奏中小提琴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小提琴也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樂器。弦樂四重奏的發展,進一步體現了小提琴的獨特性,在對小提琴的獨特性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小提琴和其他聲部樂器的有效配合。在弦樂四重奏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強化對小提琴演奏理論和技巧的分析,以有效促進我國室內樂的發展,從而推動我國音樂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甜甜.淺談小提琴在弦樂四重奏中的演奏技藝[J].黃河之聲,2018,517(16):27+31.
[2]溫雪霖.淺析大提琴在弦樂四重奏演奏中的幾種技能掌握及其重要性[J].音樂大觀,2014,(8).
[3]李冰.海頓弦樂四重奏<騎士>的作品風格和演奏分析[J].戲劇之家,2016,(22):68-70.
[4]邢彬.深奧且富表現力的音樂語言——漫談弦樂四重奏及其演奏[J].音樂天地,2012,(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