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化交往的日益頻繁,社會對人才的語言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第二外語的教學也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開展二外西班牙語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知識儲備,增強其基本語言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其跨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世界觀的建立。本文通過探討二外西班牙語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旨在探索更為高效的第二外語教學之路。
【關鍵詞】第二外語? 西班牙語? ?教學現狀?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H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043-02
前言
西班牙語是目前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具有語法體系嚴謹、動詞時態變化多樣的特點。同時其音韻優美,不僅是世界上21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工具,同時也是拉美國家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1]。二外西班牙語教學是鍛煉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學習西班牙語不僅能幫助學生養成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同時能引導其形成開放的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同時西班牙語課程具有工具性、綜合性、人文性以及發展性的特點,能幫助學生打開與世界溝通和交流的窗戶,并豐富其世界視野,帶領學生體驗多元化的文化氛圍。二外西班牙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獲得聽、說、讀、寫的基本語言技能,并引導其形成利用西班牙語收集、判斷、處理信息的能力。但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二外西班牙語教學尚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轉變教育思路,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進而為我國經濟的轉型與升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二外西班牙語教學現狀
(一)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而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由于兩種語言的語族不同,所以在形式和思維模式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英語課程在我國教育教學中開設的時間較早,學生從小學階段便開始接觸英語。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學生更是在學齡前便開始接受專業的英語培訓。由于他們已經習慣漢語以及英語思維的表達方式,所以在初學西班牙語時常常會出現不適應的問題。同時西班牙語課程難度偏高,其中包含名詞陰陽性、形容詞性數一致、動詞變位等語法特征,學生理解、記憶起來相對困難,不僅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學習過程也較為枯燥、無趣,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另外,由于缺乏對西班牙語實用價值的正確認識,所以一些學生常會將其視為“可有可無”的科目,甚至有的學生會認為第二外語課程的開設給其帶來了不必要的學習壓力,導致其缺乏學習新語言的動力。還有一些學生雖然初學西班牙語時興趣高漲,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外教語言環境,且難點知識偏多,導致其學習熱情逐漸減退,對西班牙語課程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低。而語言的學習最講求連貫性,一旦學生出現知識斷層,日后學習就會“難上加難”,久而久之,學生必然會對這門“不重要”又“聽不懂”的課程產生放棄的念頭。由此可見,缺乏興趣、學習被動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最關鍵因素。
(二)教學資源相對缺乏
西班牙語課程優勢明顯,對于學生的素質養成以及未來發展均有著重要的意義,但作為第二外語,它同樣面臨著教學內容多、課程安排少的困境。同時西班牙語作為我國的新興學科,大部分學校都存在教學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受到了較多的阻礙。另一方面,由于師資力量有限,所以大部分西班牙語教師都不得不擔負起較重的教學任務,而且二外課堂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缺乏足夠的精力幫助每一名學生鍛煉口語及聽力能力。再加之學生缺乏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導致教師很難進行下階段內容的教學,這不僅給教學進度帶來了不良的影響,還會導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挫,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貫徹,不少學校都認識到了第二外語的重要性,在課程安排和師資配備上均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受教師自身水平的限制,導致西班牙語教學效果仍不盡人意。了解民族文化背景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要前提,但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西班牙語教師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對異國文化及風俗的滲透,無法給學生創設真實性的語言環境,也就難以實現西班牙語的教學目標。
二、二外西班牙語的教學改進策略
(一)調整教學重點,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首先要明確二外西班牙語教學的最重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無需對語法知識的教學過于嚴苛,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鍛煉其聽力及口語。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都更加關注自己的書寫成績,導致其實踐型能力相對較弱。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職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其找到練習聽力及口語的有效方法,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學生缺乏對西班牙語學習的濃厚興趣,所以常常將口語練習局限于會話朗讀以及單詞背誦,而且大多存在語調不規范的問題。為此,教師應安排足夠的課堂時間幫助學生進行語音的練習,尤其是在教學初期,教師應注重強調發音時舌頭在口腔中的位置,并不斷規范口型,幫助學生區分清濁輔音。
在進行元音發音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檢查每一名學生的發音情況,對于發音不飽滿者,需實施針對性的輔導策略。同時要重點關注學生長單詞的發音,避免其因語速加快而出現元音弱化或變音的問題,比如將“e”發成“ei”音。另外,部分對西班牙語學習興趣較低的學生,在學習初期可能會出現“偷工減料”的問題,不僅常常忽略“音準”,也不重視教師布置的語音作業。為此,教師在課堂上既要提醒學生易出錯的發音以及相關實例,也要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課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語練習。教師還需提前為學生準備高質量的聽力材料,在鍛煉學生聽力能力的同時,引導其找到自身語調與標準語調之間的差距。在階段教學完成后,教師應預留出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分組口語練習,可以先要求一名學生用西班牙語提出一個問題,然后指定一名小組成員回答,回答內容要盡量豐富,并注意應用所學知識。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同時要注意調節課堂氣氛,并幫助學生糾正口語上的錯誤。
(二)創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師是西班牙語課程的引領者,在面對教學挑戰時,必須要保持高度的工作責任心,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優化教學模式,以不斷提高課程教學水平。首先,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其基礎能力以及學習需求創新教學手段,同時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有效交流,耐心地給予其鼓勵,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其學習熱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音頻媒介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不少西班牙語歌曲都優美動聽,且激情動感,教師可以將其作為教學材料,以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過去時態時,可以向學生展示歌曲《Suerte》中的歌詞,然后讓學生試著翻譯,以加強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引入游戲法,以進一步增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比如在講解完動詞時態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在紙板上寫下不同人稱時態的變位后動詞,然后選取幾名同學各選一個紙板,這時教師可以隨機說出一個人稱,擁有相關人稱變位紙板的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出列,如果出現錯誤便直接淘汰。
待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寫文章或是以小組為單位編排對話表演,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應積極給予表揚,并借助榜樣的力量鼓勵其他學生努力學習。語音的練習應貫穿于西班牙語教學的始終,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口語能力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要將準備材料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但要提醒學生注意內容不宜過長,單詞拼讀也不要過難,最好能結合課程所學內容,可以選擇教學中引用過的西班牙語歌曲,也可將學生熟悉的中文歌曲翻譯成西班牙語進行朗讀。學生先在小組內競賽,然后以投票的方式選出小組代表進行課堂朗讀,在每組朗讀完畢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原歌曲音頻,引導學生再次熟悉西班牙語歌詞,以達到加深記憶的目的。當然,教師也可以指定一個關鍵詞,比如“西班牙舞蹈”,讓學生以此為主題準備朗讀材料。在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或小組,應給予相應的加分獎勵,并計入期末總成績。
(三)滲透文化知識,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
西班牙語教師的主要職責不僅僅是開展單詞語法、口語聽力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帶領學生了解另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相關文化知識的滲透,讓學生充分領略西班牙文化的精髓[2]。比如在指導學生練習西班牙語生活對話時,教師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西班牙人的生活作息時間,他們早晨第一件事通常是洗澡,然后再吃早餐,而他們的午餐時間在下午兩點左右,晚餐在晚上九點左右,這樣不僅有助于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也能避免其在對話中出現常識性錯誤。書面知識對于學生來說畢竟枯燥、單一,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比如引導學生了解西班牙內戰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取電視劇《時間的針腳》中的經典片段,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西班牙內戰時期的真實社會環境,以激發學生對西班牙歷史文化的探索欲望。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注意不要占用太多的教學時間,待學生對西班牙語學習擁有一定的興趣基礎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優質影視劇,并引導其課下觀看、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學進度制作針對性的微課視頻,注意要將重難點知識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反復觀看的過程中深化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結束語
隨著中國與拉美地區貿易額的逐漸增加,二外西班牙語教學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教師應充分把握二外課程開設的目的,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進而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包薪韻.西班牙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99-100
[2]陳松妍,申晴.運用情景化教學模式構建西班牙語教學課堂策略探究[J].智庫時代,2019(41):63-64.
作者簡介:
曾婷媛(1990.2-),女,漢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新聞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