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艷
【摘要】在我國進行了新課改之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需要發(fā)生改變,需要根據(jù)教育領域的變化而進行創(chuàng)新,符合時代的需求,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成長。本文主要針對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情況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礎上找出了當前我國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內(nèi)容基礎上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107-02
引言
語文學科承載著我國悠久的文明歷史,其無論是在語言的運用還是所涉及的知識領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都是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通過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在現(xiàn)實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此同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逐漸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性教學,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前我國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無論是在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其教學方式與方法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在實際過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從生理年齡的角度來講,低年級小學生還未擺脫童真的心,所以導致其性格好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較大,這在無形之中使他們在課堂上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從而導致了課堂教學效果較低。其次,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不高。雖然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逐漸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但是與新課程改革發(fā)展要求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面對小學低年級語文多樣化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顯得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固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最后,部分教師的專業(yè)教學素質(zhì)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尤其表現(xiàn)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師過度重視知識文化教育,而忽視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使教師無法進行有效的教學創(chuàng)新。
二、新課改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性策略
(一)以生為本,提升學生課堂注意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想要實現(xiàn)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對新課程改革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與學習,逐漸掌握新課程改革的精髓。在新課程改革中尤其是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教學地位進行了強調(diào),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據(jù)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就是新課改的核心精神理念之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該認真地研究“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其滲透到教學當中,以此來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
在上文中對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具體的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而導致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愛動好玩的性格特點,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初應當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進行充分的總結,此外教師也可以將收集到的學生資料進行歸檔,并做成學生成長資料庫,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學生的資料進行更新,從而使其制定的教學計劃始終能夠建立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
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有效地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進行滲透,就需要語文教師對于師生地位有一個明確的認知,讓學生知道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傳統(tǒng)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當中,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對于課堂的把控程度十分嚴格,這就導致學生都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本人在進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時就會開展“先學后教”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先自行進行學習,然后我再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有很多的文章和詩詞都有著較深的含義,如果簡單的通過字面意思進行理解,很難使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進行理解,對于其中的情感也很難體會,這并不利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在傳統(tǒng)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都比較喜歡將知識點進行灌輸,讓學生去記憶和背誦。這樣的教學只適合在應試教育模式當中,但是并不合適在素質(zhì)教育當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情感體驗,促進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開展。
加強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生盡快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進而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游子吟》一課時,教師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回憶與自己母親的點點滴滴,尤其是母親做出了那些讓自己感動且終身難忘的事情,如果有條件的教師可以將一些抒情的輕音樂作為課堂音樂背景,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對學生探索精神和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作用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成為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主人。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到其年齡性格特點的影響,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從而使小學生對這些新鮮的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屬于小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萌芽狀態(tài),雖然小學生對于陌生事物的觀點與看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而且他們的想法還會顯得十分幼稚,甚至完全不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等,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夠?qū)ζ溥M行嚴厲的批評,而是應當通過積極鼓勵與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對事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通過這種積極引導鼓勵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不斷擴展其思維空間,進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四)引用信息技術,加深學生理解
傳統(tǒng)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往往都是通過課本進行單一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氛圍枯燥,而且學生難以對于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理解。基于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該引入一些先進的教學技術或者是教學理念,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有效開展。
信息技術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對于教育領域的發(fā)展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也應該將其合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當中,加深學生的理解,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有效的開展。例如本人在進行《媽媽睡了》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就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可以對于課本內(nèi)容的含義和精神進行更好地理解。其中我將一些感動中國人物的母親事跡,并且在進行教學之前,我還找到了幾個學生的母親,錄制了一些母親對于子女的期盼,還有一些母親辛苦時的視頻。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對于文章中傳達的母愛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對于課文內(nèi)容有了更好的理解,教學效率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五)開拓課外知識,提升教學趣味
單純地利用課本知識來進行教學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沒有很大的幫助,并且也限制了學生的成長和思維空間。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開拓一些課外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詩詞內(nèi)容,并且也可以達到提升教學趣味的教學效果。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引用一些深度的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其中的內(nèi)容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且將課外知識以故事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可以提升教學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例如本人在進行《曹沖稱象》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和知識底蘊,并且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我在進行教學時將一些曹沖的事跡作為故事進行講解,其中包括著“智救庫吏”的故事,這個故事內(nèi)容講的是一個管理倉庫的人員發(fā)現(xiàn)曹操珍貴的馬鞍被老鼠啃了,在當時這樣的情況管理倉庫的人員極大的可能被處死。但是這個倉庫管理人員依舊準備去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曹沖知道了這一件事情之后,告訴管理倉庫人員不要那么著急去進行認罪,在三天之后再去承認。曹沖之后將自己的衣服拿刀刺穿之后,找到了曹操告訴他自己在倉庫玩耍時衣服被老鼠咬了,自己很懊惱,還告訴曹操民間認為老鼠咬過的東西是不吉利的。但是曹操為了安慰曹沖告訴他那是瞎說的。之后管理倉庫的人員向曹操報告了馬鞍被咬的事情,曹操還笑著說道,我的兒子的衣服都被咬了,馬鞍被咬也很正常,沒有去責備倉庫管理人員。通過講解這樣的故事告訴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對于解決問題很有幫助。這樣的故事講解不僅僅讓學生對于課本理解更深,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三、結論
簡而言之,小學語文低段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學生未來的健康全面發(fā)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從而為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蘇英娜.新課改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性探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1).
[2]伍芯蓮,楊艷輝.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zhuǎn)型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6(26).
[3]馮小巖.新課改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32.
[4]錢祎芳.淺談中低年級語文課堂新課導入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J].教育視界,2016(1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