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關鍵詞:企業文化;國企;問題;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優秀的企業通常都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這在無形中可以把所有員工都緊密聯系在一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和思想政治工作互通互融,為思政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幫助。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兩者既存在聯系,也有差別,但都為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形成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物質形態和精神財富,其中包含了行為準則、經營目的、價值觀念、企業精神、經營方針、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體現了企業的個性化和競爭力,同時,國企文化建設也屬于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條件,重點在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文化建設。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決員工的思想問題,通過疏導他們思想上的疑惑和矛盾來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三觀,使其和企業發展達成共識,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思想保證,進而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相比思想政治工作來講,企業文化建設更加側重提高企業競爭力,激發員工興趣,引導他們參與到企業建設中。
員工從思想上沒有重視該工作。企業發展都離不開文化建設,這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經之路,同時這也是企業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直接體現。而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文化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能夠顯著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但問題在于很多員工對此比較忽視,沒有正確看待,缺乏一定的思想覺悟,即使有相關思政工作的管理部門,由于負責人和員工也沒有給予高度重視,直接使得思政工作遲滯不前。
思政工作缺乏人才隊伍。在國企中,通常從事思政工作的人員年齡相對偏大,他們工作經驗雖然豐富,但是不了解年輕員工的心理,同時工作上缺乏活力。也有的員工自身技能和素質偏差,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方式方法比較保守單一,使得很多員工對該工作存在誤解和不認可,不能充分發揮素質工作的作用,缺乏人才隊伍建設,年齡的分層也導致從事該工作的人員青黃不接。
國企領導層管理能力欠缺。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國企對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大,很多國企都是通過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來調整員工的薪資自己福利待遇,盡可能為引入優秀人才提供條件。但即使如此,很多國企在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思想觀念比較落后,仍然采用以往的管理方式開展工作,對于人資管理也沒有正確的認識,薪資績效管理機制不科學等,這些都制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影響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眾所周知,企業發展最終依靠的是人,所以,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國企在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前提下,應該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夯實他們的專業技能,使其學到相關管理和生產經營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鍛煉他們的意志力,為后期勝任更專業的工作奠定基礎。其次,為員工建立相應的平臺去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改變他們的守舊思想,樹立積極創新的觀念,激發員工自身潛能,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組織員工到其它優秀企業進行培訓和學習,把學到的知識和自身企業文化相結合。再次,作為國企思政工作人員,要擺正自身位置,端正工作態度,提高工作能力,多深入基層,和員工進行溝通交流,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尤其針對剛入職的員工,要做好幫助和引導,始終把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創新。企業的發展關乎每個員工的利益,因此,員工也有義務和責任為企業更好的發展建言獻策。要把握企業發展核心,摒棄和企業發展不相關的內容,同時對于遏制企業發展的工作堅決制止,把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切實結合。企業發展和員工思想政治建設之間存在必然聯系,只有員工思想和企業發展相一致,才能主動參與企業經營建設,擴大市場份額,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反過來,文化建設又為思政工作提供了條件,促進了兩者結合與創新。
凝聚民族發展精神。民族精神不但是國家發展的源動力,同時也是企業進步的源泉。通過民族精神能夠提高員工凝聚力,對他們起到鼓勵作用,也促使員工不斷完善自我,從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而文化建設中融入民族精神能夠豐富思政工作的內涵,尤其是團結奮進、愛國精神等。除此之外,企業在內部要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豐富他們精神世界的同時也讓他們能夠從中有所感悟,不但要主動為企業發展做貢獻,而且要樂于奉獻其中。所以,對于國企而言,思政工作不可或缺,同時該工作又要扎根企業文化建設中,弘揚民族精神,獲取更大的前進動力,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吳志新.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發展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1):194-195.
[2]王振強,鄧媛媛.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效融合策略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