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
摘 ?要:隨著近幾年來幼兒教育改革的推動,課程游戲化的教學理念,對當前幼兒教育的影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家庭教育是整個幼兒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并且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應足夠的重視游戲環境對于幼兒的整體教育作用。本次筆者根據幼兒階段孩子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游戲、學習需求等進行分析,以此提出了注重變化性、安全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征的幼兒家庭游戲環境創設策略。希望能夠通過幼兒家庭游戲,促進幼兒家長與幼兒之間的親子關系,通過幼兒游戲活動達到更好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實現幼兒個人能力幼兒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等共同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環境;家庭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19-02
對于每一個幼兒而言,他們都喜歡游戲,這也是他們的天性。因此,創設出良好的游戲環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推動幼兒身心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我們應積極發揮幼兒成長過程中,作為引導者以及監護者的家長所發揮的作用。讓家長清楚幼兒游戲對于幼兒學習與進步的重要性。并且讓家長重視家庭游戲環境創設對于幼兒的重要作用。讓家長能夠在家庭中創設出,足夠安全富有變化性和開放性相互統一的游戲環境。良好的游戲環境是實現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升幼兒創造力、動手能力,也能實現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與發展。本文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理解淺談以下內容。
1.創設出具有整合性的游戲環境,讓幼兒進行游戲
在當前的幼兒課程游戲化的教學理念和背景影響下,幼兒家長應更加注重對幼兒的引導,讓他們進行游戲活動。幼兒家長需要更加重視幼兒各方面能力共同發展相互融合的作用,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語文、數學以及思想品質等各類學科知識之間需要互相融合,因此需要所有的幼兒在玩樂過程中學習各類知識,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快樂的玩耍。由于當前幼兒的個人認知和心智等能力發展正處于發育的初級階段,幼兒對于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他們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有效的分類。這就需要幼兒家長在家庭中創設游戲教學環境時,應重視幼兒所學知識與游戲的整合作用,這樣也能夠為幼兒在幼兒園學習更加廣泛靈活的知識,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這里筆者以一位家長給幼兒在家中所設計的游戲活動為例。首先該名家長在創設的環境過程中準備了紅顏色與藍顏色兩種不同的塑料桶,以及一個骰子,并且在地面上擺放了許多個塑料瓶和紙團等游戲元素。然后這位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通過投骰子進行游戲,當骰子的點數比3大就讓幼兒將塑料瓶拾起來,放在紅色的塑料桶當中。而當幼兒所擲出骰子的點數小等于3,這時就讓幼兒將地上的紙團拾起來,放在藍色的塑料桶當中。在此游戲過程當中,不僅能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這種分類的方式也能讓幼兒從小擁有環境保護的意識,游戲中家長將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等內容滲透給幼兒,讓幼兒從小樹立起垃圾分類和保護環境的觀念。
2.創設出富有變化性的游戲環境讓幼兒進行游戲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為了能夠確保幼兒游戲可以順利進行,同時也為了能夠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幼兒家長在家庭游戲環境創設過程中,應更多的去選擇一些可以根據游戲活動內容而變化的游戲設施。例如,在環境創設過程中可以選擇方便移動的桌椅設施,可以隨意拼接的積木、橡皮泥等材料。這樣幼兒在實際的游戲以及活動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主觀性以及創造性,讓每個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去進行游戲轉變游戲流程,并且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樹立起游戲中的主人公意識。
在幼兒游戲教學過程中,變化多樣的游戲環境能夠實現幼兒家長將各種類型的知識內容相互融合,以此滿足幼兒游戲與學習的各種需求。并且可以在實際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更加科學,有效地指導。充分的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實現家長與幼兒互相合作的目的。這里筆者以積木類的游戲教學為例,在游戲環境創設時,家長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積木,讓幼兒進行拼接。例如,家長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搭建出寶塔建筑等不同的意向已達到培養幼兒認知結構等相關的游戲教學理念。同時,也可以設計一系列的拼圖類游戲,實現鍛煉幼兒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目的。
3.創設開放性的游戲教學環境,讓幼兒更好地進行游戲
幼兒在家庭進行游戲時,家庭游戲環境設計過程中,家長應首先注意開放性,具有開放性的游戲環境是實現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及幼兒個人創造能力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增強幼兒家庭游戲參與度培養幼兒游戲興趣的基礎條件之一。在開放性的游戲環境創設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盡可能的避免對幼兒提出針對性,以及封閉性的游戲要求。如,部分家長在游戲過程中會給幼兒提出比較具體的形象,像老虎、獅子等動物形象,當然在游戲過程中會發現幼兒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其次,家長需要轉變游戲環境的創造理念,充分的體現出幼兒的想象力。在幼兒完成自己作品之后,可以大膽地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在這樣的游戲環節中,不僅讓幼兒擁有了更多的潛力,也能實現幼兒自主學習自主參與目的,還能進一步的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家長在家庭游戲環境規則的制定過程中,應遵循開放性的原則。部分時候家長在引導自己的幼兒進行游戲的過程當中,他們往往會給幼兒規定游戲的時間游戲的范圍等,以達到提高幼兒學習的速度。但這一階段的幼兒的年齡和個性特點等因素影響,他們普遍活潑好動缺乏自律性,家長如果在游戲過程中采用此種方式,經常會讓幼兒出現煩躁,情緒不穩定等狀況。這一狀況存在揠苗助長的負面效果,因此幼兒家長首先要轉變的就是家庭游戲教學教育理念不能操之過急急于求成,家長應放手一搏。因而所設定的游戲規則界定要更加寬松,讓所有的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快樂,并且在游戲中是自由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感受游戲氛圍更自主的接受知識。
4.安全可行的游戲環境是確保幼兒游戲的重要條件
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都較為欠缺。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幼兒家長在創設家庭游戲環境過程中,需要從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等兩個方面著手,對幼兒家庭游戲的整個環節和細節進行監督,以起到保護的作用,讓幼兒在更加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和游戲。
首先,應注重的是游戲的內部環境因素,家長在游戲設施的選擇過程當中,應仔細挑選考量所選擇的游戲設施應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例如,在游戲過程中,避免出現一些尖銳,有棱角的游戲設施,如桌椅,容易導致幼兒滑倒的地墊,具有刺激性異味的橡膠制品等。當然家長還需要注重在游戲環境中的安全性,盡可能的避免將幼兒置身于危險的游戲環境當中,例如,湖邊、野外等。其次,家長在游戲環境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外部環境,家長需要做的是注重幼兒游戲過程中的引導與觀察,防止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一些比較危險的動作和行為。比如,避免將一些小型的玩具吞食或者在桌椅上較大幅度的蹦跳。
5.互動性的游戲,環境創設更有利于幼兒進行游戲
在幼兒的課程游戲中互動性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原則,家長需要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游戲的實施中。例如,與自己的孩子共同收集游戲材料、共同完成游戲內容,讓幼兒的游戲環境更加富有趣味。如,在假期進行一些旅游知識游戲活動過程中,家長在游戲進行之前可以收集圖片、地圖、旗子等輔助材料,并且在游戲中扮演旅游中可能出現的角色,增加與幼兒的互動,給幼兒更多的快樂體會幼兒的成長。
總之,優良的幼兒家庭游戲環境是實現幼兒學習與游戲的前提條件,伴隨幼兒健康成長。在游戲環境創設過程中,家長需要注重游戲互動性、安全性等相關原則,為幼兒創設更加科學的游戲環境。在適當的時候參與到幼兒游戲中給幼兒營造輕松快樂的氛圍,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闞海燕.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家長如何為幼兒創造游戲環境[J].好家長,2017(55):213-213
[2]盧穎. 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的自然回歸[J].好家長,2016(Z1):18-19
[3]周蜜. 課程游戲化“創造”精神下,幼兒傳統游戲的踐行思考[J].華夏教師,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