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曉雪
摘?要:小學這一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快速階段,在全國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正得到了國家教育部門的極大重視,作為培養終身體育理念的起點,如何有效的開展小學體育課程成為了每一位老師的關注重點,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喜歡體育這門學科,所以他們在體育課上不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影響到體育課程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當合理地設計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從事體育運動興趣,對于高校體育訓練的效率很高。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125-02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全民體育”的熱潮下,體育運動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國家對體育這方面的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加。作為“全民體育”的重要組成部門,如何有效地開展“學校體育”正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仍然有一些學生在對于體育課的興趣不濃烈,不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學應以學生興趣的培養作為根本,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體育運動的價值。如果他們對于體育運動充滿了興趣,學生就會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去上體育課,這對于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強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1.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
(1)心理特征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還未步入社會,而且是剛從家庭生活中走到學校生活中,所以他們在心理發展方面相對來說還未成熟,此階段的學生由于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所以他們是特別活潑好動的,因此在開展小學體育課程的時候,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情。所以老師要根據此年齡段孩子們心理特點,去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進而讓學生們在上體育課時,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體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
(2)生理特征
由于小學生所處的這一特殊生理階段,學生們每一天都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不管是骨骼還是神經系統,每一天也都處于完善階段,正因為這樣的特點,老師們在開展體育課程時,應該針對學生們的生理特點,對其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生理的快速增長。
2.影響學生體育課程運動興趣的原因
(1)教學方式相對落后
在我國的教學領域中,有許多的小學體育老師深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如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針對小學生這一特殊階段制定合理的體育課程計劃,在平時教學方式上相對單一,很少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因此,學生們對于這樣的體育課程很難提起興趣,所以不愿意跟著體育老師的節奏,體育老師通過死板的方式向學生灌輸體育知識,然后讓學生不斷參與到重復的訓練中.最終會使學生們對體育學習不斷喪失興趣,甚至產生厭體育課的情緒。
(2)課程內容與學生身心特點不匹配
小學生所處的這一特殊階段,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處在發展階段,因此身體素質方面也是存在一定差異性的。在體育課堂上,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學生,如:四肢不協調和做動作很費力等。這也是在體育課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尤其當他們遇到一些有難度的動作技能,他們由于受自身身體素質方面的影響,很難去完成這個動作技能,久而久之讓一些學生會逐步失去自信心。這樣不利于體育課程的更好開展。
(3)在教學師資方面,教師隊伍匱乏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完成教學活動的“導演”,但是在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匱乏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隨著各式運動項目的不斷開展,有的學校雖開設有籃球、足球和武術等一系列課程,但是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全能型”的教師,有一些老師對于某一體育專業知識可能缺乏一定的了解,這也導致學生對這體育課程的認知不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運動興趣。
3.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對策
(1)教學內容設計要豐富多樣
依據小學生的生長和發育特點去設計好每一節課,尤其是在教學內容方面,安排的教學內容不能過于單一,同時每個體育課程項目的休息和鍛煉要做到合理安排。即使幾節課的教學內容相識,也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去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例如,在籃球課程的雙手胸前傳球授課中,可以采取多種變化的形式,如無球模仿練習、兩人面對面無球模仿練習、原地兩人傳球練習和行進間兩人傳接球練習等,只有豐富多樣的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
(2)教師言行舉止要一致
俗話說:“為人師表”,這也說明了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的影響巨大。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語言和手勢等多種教學手段,不能盲目批評學生的好與壞,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應該多去鼓勵和引導他們,當遇到一些有特殊情況的學生時,不可不予理睬,應給予特別照顧,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增強自身的教學魅力,從而使學生真正喜歡上學校體育課程,這也有利于學生培養“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3)多利用游戲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這一特殊教學階段,由于他們的身心發展都未成熟,所以他們大都會出現貪玩、好奇心強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關鍵因素,可以采取一些游戲競賽的方式去調動他們積極性,這樣不僅能提高他們的運動興趣還能營造有趣、生動、歡快的教學氛圍。將體育課程內容轉化為游戲競賽的形式,還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去學習體育知識和掌握不同體育課程的項目特點,這也體現“寓教于樂”的教育思想。多利用游戲比賽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課程參與感和運動興趣,使他們真正的愛上體育這門課程。例如,在籃球項目運球這門課程中,可以針對性把學生分成幾個組進行運球接力比賽,不可以把打的好的都放在一組,這樣其他組就會喪失了參與感,不利于他們運動興趣的培養,分好組后,可以看哪一組學生運球快、失誤少和運球動作標準等,可以按這些評判標準分別給予學生們一定的表揚。雖然這只是一個運球接力游戲,但在游戲中,他們在參與的同時不僅可以忘記疲勞還能提高自己的團隊榮譽感,這樣使學生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去,從“要我上課”到“我想上課”“我愛上課”。
(4)語言誘導法
小學生處于特殊的階段,他們深受身心和年齡方面的限制,對于自己周圍的一切事物認知不夠,哪怕就是簡單的運動項目,他們都會花很長的時間去了解它,即使花費一定時間去了解那也基本是處于模糊狀態。因此,老師應結合體育魅力與好處,從而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在上體育課時,體育老師也可以通過舉例優秀體育人才事跡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對體育興趣的培養,比如,在上籃球課的時候,可以提問學生們例如姚明等一些籃球明星的名字,當有人能正確回答的時候,可以反問他們想不想長大后像姚明一樣打籃球,這樣可以正確引導他們進行籃球課程的學習。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對體育活動充滿著濃厚的興趣與熱情,他們通過父母介紹或者看電視都能或多或少對體育項目有一定的初步了解,所以老師可以通過語言誘導來幫助小學生們樹立其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
(5)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處于這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階段,所以我們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如果一味的按照原有模式進行教學,當學生犯了一些錯誤之后,直接對其進行批評,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對體育教師甚至體育課程產生厭倦心理,久而久之不愿意參與體育課程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使學生愿意打心里愿意服從體育教師安排.進而提高他們的運動興趣。
參考文獻
[1]劉洋,蔣金武.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運動精品,2018(12):6-7
[2]周柏玉.制約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9):131-132
[3]朱軍.體育教學中安全自護的教育管理[J].學周刊,2017,(32):159-160
[4]戴雅芳.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5(33):112-113
[5]鮑期峰.小學體育課堂自救自護教育有效性研究[J].運動,2016(16):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