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娟
摘 要:本文首先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相關概念和特征進行了解釋,隨后闡述了思政教育制度化的必要性,接著對我國當前的思政教育制度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在文章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大學生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理論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及制度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社會或者社會群體用特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等對該社會成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熏染,使他們能夠具備符合社會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質的這一種實踐行為[1]。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則是指將這個教育活動的運行要求和對教育對象的基本要求規(guī)范于規(guī)則體系當中的過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特征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具有較為鮮明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客觀性與主體性相統(tǒng)一。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遵循客觀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2]。此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立和完善的進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這個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又是具有主觀性的。
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相統(tǒng)一。要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必定要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大旗,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理論成果,落實國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十分重視個人發(fā)展,實現(xiàn)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tǒng)一。
整體與開放性的統(tǒng)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過程是一個整體性的過程,更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也是開放的,在運行的進程中,通過不斷吸取國外的有益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不斷優(yōu)化自己。還可能通過實踐帶來的經驗,不斷完善、不斷更新,致力于更好地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必要性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的召開,明確了我國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諧社會、法治國家等在內的一系列目標[3],這些目標和理念的提出,高度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化的要求和價值取向。高校作為培養(yǎng)社會人才的主要陣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可以被認為是社會主義制度化建設的在高校教育中的具體實踐。在我國經濟社會制度化改革的趨勢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會順應這個趨勢,進行制度化的變革。
(二)思想政治制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具有體系性、繁復性的特點,該教育活動需要受教育者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狀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內在要求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所具有的自律性的特點,要求特定的制度規(guī)范作為保證,而制度規(guī)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成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現(xiàn)行制度規(guī)范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根據制度規(guī)范對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反省和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約束和調整自己。其次,他律的特點同樣也離不開制度化,僅僅單靠學生的自制力可能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還需要一定的外部環(huán)境來對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約束,以這種來自于非自身的、外部的力量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要將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從而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系統(tǒng)性的影響,就需要一定的制度規(guī)范。可見,無論是從內部而言,抑或是外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范化都是勢在必行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回首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歷程,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從經驗式走向了科學化,在這條不斷探索的路程中充滿了艱辛與坎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教育也在不斷改革,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向著科學化、現(xiàn)代化的大方向改進,逐步探索出能夠適應我國基本國情的道路,迎合當前我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趨勢。如前文所言,教育理論與教育活動,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在二者發(fā)展的進程中,需要多個領域、多種學科的共同參與。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一個相應的制度來進行協(xié)調和約束,才能保證各個領域、各個學科共同發(fā)力,才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好地發(fā)展。
三、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政教育制度的內容存有問題
現(xiàn)階段而言,我國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制度,普遍在制度的內容和結構上存在問題。譬如,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普遍都是在校內,通過課堂的方式展開的,因此校內的思政教育制度的內容相對來說是比較完備的。但是對于大學生的校外或者課外的思政教育,很多高校沒有開展類似的教育活動,很少一部分高校雖然有對學生進行校外的思政教育的培養(yǎng)計劃,但是多半也只是流于形式,對于學生的發(fā)展而言,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促進作用,因此,關于課外或者校外思政教育制度的內容也是相對欠缺的。再如,目前關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制度內容很多都是對學生行為進行約束性規(guī)范,激勵性的規(guī)范少之又少。這樣的規(guī)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大學生的行為起到一定的制約、管理作用,但是忽視了激勵制度,將會阻礙思政教育作用的發(fā)揮。此外,缺乏激勵性內容的制度,會喪失親和力,與以人為本的初衷相背離。
(二)大學生思政教育制度化執(zhí)行有效性待提高
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制度化的執(zhí)行力相比以前已經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執(zhí)行力上升的同時,執(zhí)行的效力卻沒有同步提升。主要的問題體現(xiàn)在:首先是制度在執(zhí)行過程中流于形式,部分領導在對于思政教育制度沒有一個深刻、全面的理解的情況下,就開始忙于制定方案,進而執(zhí)行。這樣的情況下,方案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由此,思政教育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貫徹,其目的必然得不到實現(xiàn)。其次,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幾乎都是通過上課開展的,高校將思政教育理論課作為學生的課程,利用期末考察或者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思政理論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很被動的狀態(tài),學生往往是為了能夠將學分修到滿足學校或者國家要求,才選擇該課程進行學習,這就完全背離了思政教育課程的設置的最初目的,難以使思政教育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三)缺乏合理的評價機制
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可以說是保障一個制度能夠得到有效落實的前提條件。大學生思政教育制度的開展與落實,必然也需要一個較為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其進行評定。完善我國思政教育制度的評價機制,對于我國思政教育制度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必要性。現(xiàn)階段而言,我國高校思政教育評價體系還很不健全,甚至評價的標準也還沒有得到統(tǒng)一的規(guī)定,評估的過程缺乏相應的程序規(guī)范,評估方法缺乏多樣性,一般都是制度效果的書面匯報作為評估依據,這種方法缺乏客觀性和局限性,沒有深入到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去,其真實性也缺乏相應的數(shù)據和資料作為支撐,也難以進行全面的評價。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完善路徑
(一)完善思政教育制度化內容建構
前文所提到我國目前的思政教育制度的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在思政教育制度內容的完善過程中,應當與十九大精神、2016年的高校思政會議精神相契合,為制度內容的完善提供方向上的指引;要注重把握思政教育制度的內容的全面性,不僅要在校內方面上下功課,校外方面也應當給予重視,不僅要規(guī)范育德的內容,對于育心的內容也應當進行規(guī)定,并做到這些方面的結合。逐漸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制度的作用和質量,促進思政教育的全面進行。此外,在對思政教育制度化的內容進行補充、完善時,還應綜合考慮內、外部條件,內容的建構不僅要契合社會發(fā)展變化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也要考慮到大學生的身心狀況。
(二)完善組織體系
大學生思政教育制度能夠順利進行,離不開組織的建設和運行程序的設置。只有同時具備完善的組織建設和運行程序,才能保證大學生思政教育制度的科學落實,才能保障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有序開展。在進行組織建設的進程中,首先應當對各組織的職能進行明確,防止出現(xiàn)職能重疊或者職能空白的情況,在明確職能的同時,對于責任也應當進行明確,包括需要承擔責任的情形和承擔責任的主體都應當有明確的規(guī)定,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組織各司其職,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制度化順利開展。其次,在組織建設時要充分發(fā)揮黨員組織的作用,鼓勵黨團組織多開展思政教育制度化系列活動,使高校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思政教育制度的理解和關注,從而更好地發(fā)揮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三)健全評價機制
不完善的評價機制,很容易使思政教育制度化的發(fā)展出現(xiàn)漏洞。在對評價機制進行完善時,首先考慮到的應當是完善評估方式,目前我國高校思政教育評價的方式過于單一,難以全面地、深入地、準確地進行評價。因此,應當健全評估方式的多樣化。在進行評估時,還應豐富評估內容,不僅要對教育理論進行評估,對于實踐活動也應當進行一定的評價。此外,還應當建立起激勵機制。在進行具體的完善時,可以借鑒國外優(yōu)秀的評估經驗,再充分結合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之上得以運用。建立評估隊伍,保障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制度化的評估的專業(yè)性。
五、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豐富著社會文化,也不斷提升著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更高質量的優(yōu)秀人才。但是,不可否認思政教育制度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非朝夕之間就能完成,要樹立實現(xiàn)思政教育制度化的決心,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探索,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3.
[2]王輝.論大學文化建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3):113-116.
[3]王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機制的構建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