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丹 孫思涵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社會各界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在這樣大環境的影響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且每一年不同的就業率也會同時反作用于各大高等院校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人才的就業,更好地建設我國各大高等院校的學科,高等學府的領導和教師就要提高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重視。本文就從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和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新思路
雖然我國各大高等學府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專業人才的搖籃,每一年都會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很多優秀的畢業生。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如今社會各界的就業壓力也逐漸增大,因此即使是我國高等學府的優秀人才,也面臨大學畢業直接待業的情況,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如今很多大學生為了應對畢業就待業的現象,很多人從大三就開始準備考研,想通過繼續深造來規避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低的問題。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根本問題,也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必須要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進行創新思考,提出全新的改善策略。
一、在我國各大高校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要意義
(一)就業指導課程的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每年高校向社會輸送的高質量人才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而對于這批人的妥善安置是切實落實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一步。實現社會的充分就業是我國多個宏觀經濟指標之一,而高校畢業生的穩定就業尤其受到重視,如果每個應屆畢業生都可以當年根據自身的工作能力找到滿意的工作,那么就能夠為社會、國家的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不斷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和政治修養,實現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所以當下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迫在眉睫。如果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做的不充分,就極易造成大量的浪費,更深層次的會影響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就業指導課程對高校發展的重要意義
每年國家教育部都會對各個學校的不同學科做考核,其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是其重要的指標之一。畢業生的就業和工作狀況如何,會影響高校下一年的招生政策和生源質量,同時也從側面反映高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制度的優劣,所以,應屆畢業生的找工作切實關乎高校的長遠發展。各個高校通過對應屆和往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可以匯集成一個龐大的數據源,可以讓學校更加清晰的看清社會具體的需求是哪里,什么樣的人才標準最受社會和企業歡迎,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為高校下一步的學科規劃、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高校就業工作的指導工作的重要性不僅是社會所關切的,也是高校所重視的。
(三)就業指導課程和工作對大學生的重要意義
盡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對社會和高校都是極為重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高校畢業生普遍遇到“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因此,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也是曲折蜿蜒的。很多學生無法做好就業的準備,比如對就業政策的模糊,就業方向的混亂,應聘時的低級錯誤以及消極怠慢的就業心理,這些都是擺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面前客觀存在的問題。目前,應聘單位普遍反映求職的大學生存在不善于“推銷”自己的問題,而且就業態度不端正,讓面試考官難以接納。此外在現實的應聘過程中,一方面,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就業崗位,使得畢業生挑選時眼花繚亂,而經歷幾次失敗的應聘體驗后會逐漸讓他們變得迷茫和困惑;另一方面,學生自身沒有一個對自己、對社會清晰的定位,也沒有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過分關注薪資待遇,卻從不考慮自己能為公司和社會帶來多大的價值。所以,加強就業能力的培訓是應屆畢業生的指導中的基礎。
二、我國各大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有待提高
(一)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現在,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問題均是由各個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各自學院輔助。但就業指導中心的人數與畢業生的人數相差懸殊,有時達到1:5 000,因此就業指導工作無從談起。所以,每個二級學院的學工副書記和學生輔導員要承擔起本學院的就業指導工作。對于非專業人員,不了解、不關心社會的需求和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就盲目開展就業指導和政策宣傳是指導工作開展步履維艱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隊伍的建設,使其成為就業工作開展的基礎性條件。
(二)就業課程體系構建有待進一步健全
在大部分的學校培養計劃中,就業指導課是從第三年的第一學期開始的,同時將其當作通識課或者選修課去安排,沒有具體的就業選修課或者就業指導書,沒有與之相符合的就業指導教師教學,沒有綜合的教學方案,因此大部分的數學生對這一課程的關注程度并不大。同時,這些的畢業生通常都著手準備碩士研究生考試或者開始計劃找工作,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興趣降低就會有“人在課堂,心在宣講現場或者考研室”的狀況出現。實際上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學生剛剛進入大學時就開始計劃了,而那時候的學生并不清楚未來他們究竟從事什么職業,同時,學校沒有繼續加大力度對學生展開職業規劃培養,也沒有針對學生展開系統的持久性的鋪導,使學生形成合理科學的就業觀。
(三)開展就業指導學生主體性需提高
現階段,畢業生的就業理念不夠豐富,大部分學生都是人云亦云,考研后再尋找工作,所以在下半年的秋季招當中,極少會發現有考研學生。這時一般都會看見企業宣講會頻繁舉行,而應聘學生并不多的狀況。畢業生的家長思想比較傳統,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工作穩定,就像事業編制、公辦教師、公務員等職務。對家長而言,這樣的工作不單穩定還很體面。而大部分的學生針對職業規劃與工作都沒有全面、系統的規劃,所以若家長提出建議時,他們一般都會恪守家長的建議,不斷參加各類考試,對于學校教師所推薦的單位,沒有認真地準備,如此就會出現畢業生并不希望隨便就業的狀況。
(四)就業工作考核評價方式有待改進
目前,國家逐漸重視高校學生的職業前景,高校也開始關注高校學業就業的管理與領導組織措施,根據分析制訂學生就業評價策略與相關制度。然而,伴隨著就業工作考核方法不斷完善,一些學校經常發生為了完成就業率卻并不重視就業質量的狀況。還有大部分教師并不關注畢業生資源的培育,在學生畢業離校后就沒有再與大部分學生聯系,甚至還把學生干部從工作群當中給踢出。所以學校也只能想方設計法地降低此類工作的不足,依靠校友回校或者地方上的校友會的確立同學生產生互動,為相關學生提供全方面以及更高質量的就業宣傳。
三、完善就業指導課程和就業指導工作的創新思路和策略
(一)完善就業指導工作團隊的隊伍建設
現階段,團隊工作能力不足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數少等因素都會對高校就業工作的發展產生影響。對于該問題,學校理應大力發展就業指導工作,協調畢業生人數與工作人員的數量,提高學校就業工作的質量;對就業指導人員展開培訓,增強就業團隊的各方面業務能力與工作方法。高校應當為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為學生展開鋪導。同時,就業指導方式創新也是十分關鍵重要的,其絕非是普通的簡單理論學習。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認清市場與畢業生的供需狀況,開展多元化的就業指導服務,具備了真實的就業指導經驗,才能夠更加科學高效地進行就業指導。
(二)有針對性地完善就業課程
當今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課已經成為我國各大高校畢業班學生的必修課,但是鑒于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不夠健全和完善,這也造成了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效果甚微,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實現對畢業生的就業方面產生有益的幫助。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不能只有在大學生快要畢業了才開始進行授課安排,而是應該從大一的時候就給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的課程安排,讓他們從大一就開始逐漸樹立一個科學的職業觀,并且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一個概念和規劃。尤其從大一開始的就業指導課程,可以讓學生們在校讀書期間,隨時掌握全國各地的一個就業情況,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在每一年招聘的新要求和人才需求方面的變化,這樣他們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將來畢業之后從事職業的形勢,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提高,從而提高他們真正畢業時面對競爭中的能力,幫助他們找到心儀的工作。
四、結語
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因此我國的各大高校應該加強和完善就業指導課程的建設,通過創新就業指導課程安排,來幫助廣大畢業生更好的就業,提高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謝卓藝.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與就業指導策略調整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5):173-174.
[2]肖敏.利用大數據平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3):247-248.
[3]楊乾振.大數據視域下高校畢業生精準化就業指導路徑探究[J].智庫時代,202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