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明
◆摘 ?要:計算是學生在學習中應用最多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內容。良好的計算能力更是學生今后生活、學習和參加社會活動所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所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將為學生今后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但很多學生的計算能力不足,嚴重影響了數學學科的學習。為了改變現狀,更好地貫徹新課改精神,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學生的計算能力,實現知識、技能向能力的轉化,所以我以《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一課的探究為例,提出幾點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策略;研究
本課是利用數的組成和表內除法,進一步學習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因多數學生計算出算式的答案沒有難度,故本課關注的重點是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深入探究,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能夠應用已有知識說明想法、交流算法,發展簡單的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積累利用已有知識探索新知和相關計算的經驗,為后續學習筆算除法奠定算理和思維基礎,同時本課在教材在設計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進一步感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下面是我針對本課的計算教學所做的幾點嘗試:
一、復習導入,注重“承上啟下”
本課作為單元教學的第一課時,在教學內容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復習數的組成和表內除法導入新課,有利于學生鞏固舊知,并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較好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越接近,他們就越容易接納新知。選取已經學過的表內除法和數的組成,喚醒學生已有的口訣求商的知識基礎,自然引出了新的學習內容。
二、“任務驅動”組織教學
本課設置了任務一:你會計算60÷3嗎?你能想到幾種計算方法?啟發學生發散思維,通過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決問題;任務二:你是如何計算的?針對每一種計算方法,引導孩子思考計算過程,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闡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并通過對比分析,清晰透徹的理解每一種算法的算理依據;任務三:通過口算400÷5,300÷6與400÷2,300÷3的計算過程,你有什么發現?先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自由發言,繼而通過小組合作,互幫互助,學習氛圍和諧愉悅,啟發學生思考幾百何時可以看成幾個十,何時看成幾個百,通過對比分析,進一步明白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的算理,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任務四:你能獨立解決問題嗎?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通過設置獨立解決問題的環節,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進一步感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幾個任務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教學過程自然流暢,渾然一體,充分完成了本課設置的教學目標。
三、動手操作,感知算理
在探究口算方法時,由于部分學生雖能計算出結果,但不能清晰的理解算理,所以在此重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探索,總結算理,學生們都自發想到了準備的學具,通過擺小棒驗證自己的猜想,加深了推理過程的理解。動手操作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活動,它具有形象直觀,便于建立表象,利于知識的理解等特點。所以教學中啟發學生動手操作,構建新知,在實際操作中逐步體會、理解“形”和“數”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愉快氛圍中獲取知識,繼而在小組合作中,通過思維的碰撞產生知識的火花,深化對算理的理解,快樂學習。
四、巧用“小老師”,充分“展示自己”
“學習過程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接受的過程,更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的過程。”課堂上,我創設了多個環節的小老師互動展示,例如,任務二你是如何計算的?這一環節,多名小老師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我在此給予了學生充分的發言空間,滿足了學生的展示欲,同時學生們也收獲了自己的思考過程。在任務三通過口算400÷5,300÷6與400÷2,300÷3的計算過程,你有什么發現?小老師們踴躍登臺展示,每到精彩之處,全班的掌聲不自覺的就同時響了起來。每次展示結束,老師會小結并解決同學們在展示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或不規范語言進行及時糾正,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發散思維,提升能力
在探究60÷3時,學生利用學具進行直觀操作,在操作中明白了口算的算理,鼓勵學生采用靈活多樣的口算方法,并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小組交流探討出算理算法,在此基礎上,充分放手讓學生積極思考,并大膽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意識。使學生明白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口算方法,充分運用多種形式搶答、同桌比賽、小組比賽等多樣的練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在初次探究出口算過程的基本規律時,提出疑問“你能在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嗎”,引導學生嘗試列舉實例,驗證口算算理,通過嘗試舉例,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的本質。整個探究過程注重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的培養,同時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
六、結論
“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標賦予我們的最新理念,引導著我們教學計算課時,要跳出認知、技能的約束,組織學生積極探索算理算法,引導學生在實踐探索中實現個性、認知等方面的發展,由此實現計算教學從知識技能性學習向探究創新性學習的轉變,推行扎實有效,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高效的計算教學,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插上翱翔的翅膀,為國家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強國.回歸計算教學的應有之道[J].小學數學教育,2019(20):25-27.
[2]吳團團.關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深思[J].內蒙古教育,2019(36):122-123.
[3]牛德金.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