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銀芬



◆摘 ?要:我國對教育發展重視度日漸提升,新課程改革針對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也在積極提升,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養成具備綜合素質的全方位人才。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傳授學生知識的時候,注重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等。本文側重于探究初中數學教學里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為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解決問題;函數教學
當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里問題有很多,比如教師只看重對學生傳授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策略,而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個教學中,側重于解決數學里的問題,目的則是想要提升最后的考試成績,也就是應試。此外,雖然我國中小學對于課堂教育一直都在進行模式改革,不過在許多地方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始終留著傳統教育教學形式,讓課堂太過枯燥,如此就讓學生針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如何提升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思考和探究。以下就是結合筆者自身實際教學經驗,從四個方面提出提升初中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
一、問題情境實踐課堂教學,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不可以只是簡單的搬運工角色,將書本內容照搬給學生講解。而是需要有所思考,切實將學生認定為數學課堂的主體。在具體講解的時候,構建起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在其中找到諸多深刻知識,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
浙教版5.2《函數》教學目標要求通過實例讓學生了解函數的概念;了解函數的三種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圖像法。在教學時,設計三個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獲得新知。
問題1:在營業收入中的變化。超市里黑筆每支0.5元,售出t支,營業收入m元,填寫下表:
怎樣用t的代數式表示m?
完成表格學生會從中發現:在營業收入的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售出支數t和營業收入m,對于t的每一個確定的值,m都有唯一確定的值。t值與m值是對應關系,可以用列表呈現,也可以用等式m=0.5t表示。
問題2:杭州某天晝夜氣溫變化。
你能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T嗎?
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在某天晝夜氣溫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時間t和氣溫T,雖然對于t的每一個確定的值,T都有唯一確定的值,但是它們之間沒有統一的數量關系。從學生本身的知識經驗出發,可以用學過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來更加直觀的表示t與T之間的關系。由(t,T)為點的坐標畫出的圖形來直觀的表示。
問題3:高爾夫球的運行變化。某人打高爾夫球,球的高度y(米)和打出的水平距離x(米)有關,滿足關系式:y=-0.001x2+0.2x(0≤x≤200)。計算當x分別為10,50,100,150,200時,相應的球的高度y的值。
通過計算學生會發現,在高爾夫球的運行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球的高度y和打出的水平距離x,對于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x值與y值是對應關系,可以用圖像呈現,也可以用等式表示。
從現實情景和學生本身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三問了解深化對函數的概念的理解,明確了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通過問題情境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自主探究,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也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問題的關注度,進而讓其能夠找到函數相關的問題,并且解決好。
所以,實際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基礎性數學知識之后,可以借助問題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如此可以促進學生強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能夠助力學生養成諸如勤于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整個過程中也能夠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教學實施題型優化,助力培養學生解題能力
教材內容屬于初中教學的一大重要載體,也是學生取得數學知識、提高本身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源頭。與之相同的是,教材題型的講解和方式提升等會對初中生解決能力的培養起到不可或缺的效用。所以在具體教學里,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優化教材內容教學,進而在課堂教學切入,堅持以題型教學當作踏板慢慢的將學生的解題能力發掘出來,顯著提高初中生解決數學綜合問題的能力。
例題是整個教材中編者傳遞自身數學模型解析、概念等重要方式,對學生課堂知識理解、提高具體解題能力作用明顯。在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傾向于從例題出發、將題型教學形式合理優化,有效提高初中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比如在進行浙教版5.3《一次函數》教學時,想要強化學生對于一次函數的理解、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教師需要結合題型展開理論講解。區別于課后進行題型講解,教師應當更多的聚焦在教材里的例題。對于一次函數的理論知識講解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定義之下自主計算例題,同時規定學生在完成之后參照例題解析式,實施二次計算讓解題的思維得到豐富。此后教師順著例題聯系此前的一次函數概念有效講解,一步步的引導,慢慢的強化學生具體理論印象,顯著提升其解題能力。在課堂最后,教師可以選取大綱模式積極為學生實施課堂所學知識的疏導,同時遵照本身的解題經驗積極向學生述說“難題是各個簡單題組成”的想法,進而鼓勵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根據例題從簡到繁,慢慢的將有關題型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
相較于盲目的題海戰術,教材例題之上的教學形式會幫助學生夯實理論基礎,同時強化學生對于有關解題策略的印象,如此在相當程度上提高解題能力,從而有效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綜合水準。
三、具體教學融合數學理論,助力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理論知識的具體實踐是所設學科教學的目的,針對數學教學形式的優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導。就初中生來說,具備一定的數學實踐能力會提高其綜合素質和生活品質。所以,在具體教學里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如此可以讓學生從具體問題的解決作為切入點,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將數學教學建構予以優化,切實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是初中生直接的問題來源,也能夠考校學生數學水平。整個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和實際,選取應用題作為橋梁,實際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比如在浙教版5.1《常量與變量》教學中,想要強化學生對常量和變量概念以及具體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將本身的課堂教學合理轉化為校園實訓形式。在常量和變量等理論知識教學結束后,教師引導提出一個課題研究“調查校內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具體調查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劃分小組,以小組形式在中午、放學等課余時間進行調研,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塊免費的糖果,此外在自身選定的類別里劃“正”字進行多種數量統計。整個活動的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搜集的數據進行整合結果呈現在多媒體上,如此要求學生根據具體結果解決好課題問題,從而豐富學生的數學視野,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問題解決能力。
比起簡單的理論課堂教學,堅持以生活實際作為基礎的教學形式能夠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也能夠豐富學生實踐閱歷,如此才會在相當程度上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成效。
四、深化教學結合創新思維,課外延伸提高解題素質
創新思維是人才必須擁有的思維,針對學生解題視野的開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地位顯著。初中生而言,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夠助力學生成績的提高,也能夠優化學生的生活品質。所以具體教學里,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初中生的創新思維養成,適當延伸問題解決策略,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拔高數學教學的綜合水準。
浙教版八下第六章《反比例函數》是繼一次函數之后中學階段又一重要的函數,它為今后學習圖像是曲線的函數提供了研究方法。在學習了《6.2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后,為了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解決函數問題的能力,我們需要課外延伸的知識——比例系數k的幾何意義。
從直觀到抽象、簡單到復雜,優化課堂建構。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有效的養成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調動自己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創造力去積極探索,解決問題。比起簡單的題目教學,選擇重點題型為提升進行的訓練形式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有效培養學生的解題創新思路,由此在對應程度上提高具體問題的解決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并且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練習。增加一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讓數學課堂生動有趣,學生對學習數學保持新鮮感,從而有利于初中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總之,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21世紀中學生素質的培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數學教育開始進入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體系,數學核心素養應運而生。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教與學過程中的基本素養,是數學課程目標的基本組成部分。它綜合體現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技能的掌握、數學思想的感悟及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因此,數學核心素養下提升初中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策略研究極為必要。教師要想培養初中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求主動響應國家號召,及時的實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形式改革,整個教學中需要打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出恰當的教學環境,把握住學生興趣發展的良好時機,切實運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將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之上可以極為認真的對教師講課內容進行思考,并且在合理思考之后可以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解決問題,顯著提升自己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俊.設計三維活動,助推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有效實施——以探索“雙鉤函數”性質的教學設計為例[J].中學數學,2020(10):14-17.
[2]章青欽.分析函數思維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路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