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英
◆摘 ?要:傳統英語教室中的教師注重“灌輸式”教學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已被證明是有缺陷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學生的課堂熱情,影響了課堂效率。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被認為是提高英語課堂質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從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的原理入手,分析了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課堂介紹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課堂導入
導入(lead in)是英語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最基本的課堂教學環節。這也是基于任務的語言教學課程中的準備步驟,雖然它并不需要很多時間,但是教師不能低估它的作用。適當地引入課程,可以直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積極參與學習。導入的目的是讓教師以某種方式使學生了解該課的教學目的、內容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的心理和認知教學做準備。實踐證明,良好的課堂介紹可以在幾分鐘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并調動學習積極性。基于筆者多年的從業經驗,本文以初中八年級人教版(go for it)教材為例,介紹了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
一、方法介紹
教師面對的是初中生,因此采取的方法也要符合初中生的需求,才能讓英語教學事半功倍。
(一)情景導入法
情景介紹法主要是針對教師使用各種特定的教育工具和教學方法,根據各種教育內容而帶給他們的,以使學生學習更順暢,并能夠積極參與下一步的學習,例如在學習save the trees這篇文章時,教師使用多媒體來顯示樹木的圖片,并使用短片來幫助學生了解樹木在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學生對樹木的了解,然后展示砍伐樹木、破壞環境和一系列自然災害的場景。如果能夠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會與學生討論他們所看到的砍伐樹木或保護樹木的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樹木保護活動,從而增強學生保護樹木意識。接下來,老師告訴學生他們今天想學習的東西與保護樹木有關。學習本單元的內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可以吸引學生自己閱讀和學習,這樣能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快、更徹底,單元的內容就能夠順利學習完。
情景介紹方法與短篇小說相結合,使學生在放松的過程中獲得一些啟發,并以更好的狀態投入于下一次學習。許多人認為只有小學生需要通過故事學習,但實際上并非如此。這個故事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并使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適合所有年齡段的學生。在介紹場景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事先進行仔細設計,不能臨場發揮。這樣會很容易讓情景導入陷入困境,讓學生失去興趣。通過情境介紹方法進行教學,可以為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新的認識,并從長遠來看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師生互換角色導入法
除情境介紹方法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情景導入。初中生的觀點和思想與我們的老師相去甚遠。有時,老師的介紹可能不會吸引學生,但是學生的介紹肯定會引起其他學生的共鳴和關心。學生可以進行場景介紹,他們可以給出新的驚喜,明白目前大家最喜歡、最受歡迎的因素,然后結合這些因素進行情景導入。老師可以在上課前與學生交談,為學生做準備。如果是因為第一次在舞臺上感到緊張或需要幫助,則可以通過允許其他學生在舞臺上與自己合作來減輕學生的壓力和緊張感,并且在介紹過程中學生可以更仔細地傾聽。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學習,掌握他們導入過程中吸引人的點,在自己下次進行導入時可以借鑒,師生互換角色在提升學生信心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更加放得開自己,在英語學習中能用輕松的心態進行學習,也可以讓學習更加高效。
二、應用
例如我們Go for it! 八年級下冊 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Section A 聽說課為教學內容說明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課例一:
教師表達說:“its 8:30,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然后展示了三張圖片,詢問:“what were you doing at 8:30 last night?”學生根據圖片和示例回答問題:I was playing basketball at 8:30 last night. 這種通過PPT圖片的方法和示例可以回答問題“There was a rainstorm at eight last night. What were these people doing?”引出本課課題。
課例二:
教師 B 通過講故事和呈現下暴雨時的 PPT 的形式,創設了一個下大雨的真實情境,用一般過去式和過去進行時講述了自身在這場大雨來時進行的活動, 并且聯系上周末下暴雨提問:“where were you/ what were you doing ?”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對暴雨進行時的認知活動,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的主題。
課例三:
上課前,教師上課播放了關于本課題的一些相關視頻。同學們很快變得高興起來,學生對英語課的熱情迅速提高。接下來,教師提供同學活動的圖片,例如舞蹈比賽、圍棋比賽、班級之間的舞蹈比賽、遠足活動,并要求學生回答“What were you doing ?
綜上,筆者認為課堂導入需要滿足以下特點:
1.導入力求新穎簡潔,機智靈活
中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強烈,對新信息更感興趣。教師不斷創新導入方法,根據學生的教育內容和實際情況,采用靈活,適應性強的導入方法。示例:英文歌曲導入、情境導入、學生表演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視頻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等。
2.課堂介紹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積極的思考活動為課堂注入了成功的活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介紹可以激發,擴展學生的學習觀念,激發學習新知識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引發師生互動并獲得發展,訓練效果。
3.課堂介紹應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在課堂介紹中離不開全體學生的積極、有效參與。教師要努力創設主動探索空間,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時間與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獲取知識和發展智能欲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應該注重為他們搭建展示的舞臺,提供主動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的主動參與,讓課堂的繼續開展做好鋪墊,以便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分析得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更是多種多樣。根據教科書的具體內容和類型,應根據科學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于盼.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J].中華少年,2017.
[2]富國.淺談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性[J].才智,2013(06):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