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清
摘要:近年來我國動漫等文化產業迅猛發展,國內的動畫專業人才緊缺,而藝術類專業學生又因為就業布局失衡,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不夠等原因,在就業市場上處于尷尬境地。動畫專業學生在就業中常常出現與市場要求難以匹配的現象,這與學生在校缺少針對性的職業規劃、就業導向不明確等有關系。擬探究就業指導課對藝術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影響。
關鍵詞:就業指導 創業 大學生 藝術類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5-0108-02
當前,許多學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一直以來,基本是以通識類必修課的形式開展,針對不同專業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改革嘗試較少,藝術生就業指導課的實效性更難以達到。針對藝術類學生的個性特點、專業特點進行課程改革對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進文化藝術繁榮和推動高校學生就業都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據教育部數據統計,全國高校2018年應屆畢業生820萬,2019年達到了834萬人,其中藝術類專業畢業生達60余萬人。高校的就業工作形勢復雜嚴峻,而藝術類專業學生又因為就業布局失衡,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不夠等原因,在就業市場上處于尷尬境地。
1.畢業生布局與市場需求失衡
目前,接收藝術類專業的大部分企業都聚集在北上廣深等大型城市,這些城市的文化類產業發展更加成熟,就業機會更多,薪資待遇也更好。很多畢業生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只能涌入大城市。而當前的高校藝術類專業情況是,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公辦高校均設有藝術類專業,這些高校分布在全國各地,藝術類專業學生也來自全國各地,這就會導致很多學生在畢業后面對城市和職業選擇兩難的問題,同時隨著大量的藝術類專業畢業生涌入一線城市,給城市帶來文化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增加了其自身的就業壓力。而二、三線城市適合藝術類畢業生的崗位較少,待遇薪酬也跟不上,限制了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區域。另外,二、三線城市的文化產業獲得的政策扶持的機會相較于一線城市會少些,這進一步加劇了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布局失衡。
2.高校的藝術專業教育與藝術市場需求存在脫節現象
一方面,藝術類專業本應是實踐性較強的一個類別,高校在進行藝術專業教育的時候,也會加入很多實踐課程模塊。但是就目前的藝術專業教育來看,由于高校所處的地理環境、企業結構布局、實踐課程與市場的銜接等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教學活動與就業市場脫節的現象。以動畫專業為例,在大學中專業教學方案一旦制訂,學生幾年之內都得按照既定方案接受教育,而作為朝陽產業的動畫產業市場卻日新月異。常常是學生在校接受了幾年規范化、制度化的專業教育,但在畢業后卻發現所學已經跟不上市場上新技術的飛速發展。
另一方面,我國大部分的高校都設有藝術類專業,但是對于綜合類大學甚至是文科或理工科大學的藝術類專業來說,藝術類專業確實面臨著被邊緣化的現狀。比如在外語類高校中,藝術類專業難以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更個性化的發展,因此在專業的基礎資源和硬件配置上難以和專業的藝術類院校比擬。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動畫產業在職位需求上勢必會發生變化,而大部分高校的教學培養方案可能還是基于4G甚至是3G時代的。此外,盲目擴招也導致了人才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培養出來大量不適應市場的人才,造成人才浪費。
3.藝術類專業畢業生對自身定位不夠清晰,職業規劃意識有所欠缺
學生不能準確定位和正確分析自我,也沒有認清自身的優劣勢,單純憑借專業的好壞來評價自身,這與現代就業市場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現實嚴重脫節。同時,很多學生就業的目的不清晰、意向不明確、自身職業規劃欠缺,也導致了其在就業時出現集體迷?;蚓蜆I質量降低的情況。這對高校的藝術專業教育提出了很大的考驗,甚至對整個社會的藝術產業發展都是有不利影響的。
二、高校中就業指導課的探索情況
1.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現狀
當前許多高校都開展了就業指導課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對于指導大學生順利擇業就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科學規劃職業生涯起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基本是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聘請的相關職業咨詢師、學校有就業指導工作經驗的教師擔任。他們對于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推動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在高校開始重視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程后,大學生得到了科學系統的指導。就業指導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科學地選擇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理想職業,更早進行職業規劃,這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2.高校就業指導課的不足
一方面,當前的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基本以通識課的形式進行,采用大班教學,由學校的就業中心聘請職業咨詢師或有就業相關工作經驗的教師擔任,在課程上基本是以生涯理論講授為主,很難觸及實踐前沿的內容。就動畫專業而言,就業指導課應該結合數字動畫最前沿的動向進行相關指導,但是現實中很難提供這樣的指導,因此對學生而言就業指導課也如同雞肋。另一方面,因是通識課,很多不同的專業會集中在一起教學,這就導致學生很難有針對性地對自身的情況和自己的專業前景有更為明確的認識,因而難以達到就業指導課的預期效果。
3.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的瓶頸
在高校中,創業工作指導常常是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來進行的,主要流程是:學生創業基礎課,尋找創業契機,教師指導完成項目書、完成項目實驗步驟,結項。這個過程像是創業模擬訓練,在經過這一輪的創業體驗后,學生會收獲很多創業知識,但項目結項之后似乎就已完成了使命,很少能有學生把創業項目當成自己的就業目標來做,大部分學生都還局限于“創業訓練”這樣的過程。這就導致我們很難以創業促進就業,創業和就業工作并未形成良性的聯結互動。
三、探索如何將就業指導課與專業相結合——以動畫專業為例
1.健全高校的就業指導教學機構
高校都設立了就業指導的職能機構,大都隸屬于學生工作部門,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只是其中一項工作。大部分高校缺乏專門負責就業指導課程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也沒有專門的教學研究室,缺乏專門的辦公設備和場地,授課教師的待遇和辦公條件也難以保障。機構的不健全影響了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成效,難以達到促進就業創業的課程目標。因此,高校必須重視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健全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機構,配備專職負責教學人員,提升硬件條件,設立專門的教研室和活動室等。從重服務輕教育的現狀轉變為就業服務和就業教育相驅并重的局面,組建分工明確的就業指導教學機構,如有專門搜集市場信息的信息部、專門負責大學生素質拓展的社會實踐部,等等。
2.要加快就業指導課程與專業實踐相結合
當前的高校就業指導課,大都是在大三開設,在大三選修之后學生拿到學分就結束了。但其實就業指導課真正的使命應該遠不止于此。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應該是貫穿每個人一生的,而大學階段學生已經有了專業選擇,已經開始對今后的職業規劃有了大致區分,因此更應該在大學階段貫徹落實好就業指導課。并且,在此階段,必須將就業指導和所學專業緊密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學習專業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職業也能進行相應的規劃。這就要求就業指導課必須更加精細化,不能再以通識課大班教學的形式開展,而更應該以專業為單位進行小班教學,由職業規劃咨詢師和輔導員共同授課,同時可以邀請專業領域的專家、往屆校友、相關企業家等走進課堂,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專業動向和專業前沿信息,從而更加清晰地進行自身職業規劃。以動畫專業為例,其就業指導課應將生涯指導基礎課+專業就業指導課相結合,在生涯指導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盡早確立職業規劃,樹立職業目標等;在專業就業指導課階段,可以聘請動畫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作為校聘導師,為學生講解行業最前沿和最實際的專業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加強創業指導與就業工作的聯動,以創業促就業
從筆者所在的高校來看,動畫專業的“大創”項目基本都是與其專業相關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勢頭。但很多項目在結項后難以推廣或運用到實際中,大多數的項目只起到了鍛煉專業能力的作用,并沒有真正從“創業項目”走到創業,自然就難以實現促進就業的目的。在高校的創業指導工作中,應該引導學生走進基層、走進現實,避免“空中樓閣”式的創業項目,從而推動項目能落地開花,走向社會走向市場。要構建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基地,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要形成良好的反饋機制,學生創業項目結項后并不意味著結束,應該是一個新的開始,在結項后更需要指導教師和相關企業的指導意見,這樣才能夠將創業項目真正孵化出來,形成真正推動就業的力量。
四、結語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畢業生規模逐年增大,大學生就業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一直以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也是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課程在畢業生人數多、就業壓力大的環境背景下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將就業指導課與專業結合起來,讓學生從中受益更多,從而真正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就成為當前大學就業指導課需要持續探究的問題。要通過就業指導課推動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就必須進一步推動就業指導課課程改革,使就業指導課程更加精細化、專業化,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其中,并結合學校專業特點、學生情況及當前就業形勢等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養,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推動高校的就業創業工作,也為國家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戚大為.高等院校動畫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2(4).
[2]許丹丹,丁忠利,張可.“互聯網 +”背景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改革初探[J].科教文匯,2019(4).
[3]肖曉哲.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價值分析與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2018(10).
[4]司暢.從就業導向角度研究藝術生創業教育[J].黑龍江科學,2014(12).
[5]宋艷玉.基于就業導向的高校藝術生職業指導研究[J].文教資料,2017(27).
[6]劉華.高校藝術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的探討[J].文史博覽,2014(11).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