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燕
摘要:《指南》中明確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形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索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學習品質的培養是科學做好入學準備的核心要素。在科學活動中引導幼兒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幼兒在好奇心與求知欲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建立對知識的主動興趣和學習習慣,從而在進入小學階段時,輕松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節奏。
關鍵詞:科學活動;學習品質;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1提供多元材料,引發探究興趣
環境支持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前提,舒適氛圍的營造、合理空間的布局及物品的成列為幼兒的探究行為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滿足不同孩子探索的需求。材料的投放是科學探究的媒介,是幼兒科學的載體,是他們建構對周圍世界認知的媒介。材料的投放能夠引發幼兒主動思考、親身感知、實際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環境創設和材料的支持是幼兒科學活動領域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精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綱要》明確提出:盡量創設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研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科學活動重在培育幼兒的科學素養,挑戰其已有經驗,所提供的材料應當貼近幼兒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教師可在幼兒一日生活觀察與家庭生活了解中走進幼兒,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增大材料的可選性。例如,在戶外運動中對光影產生好奇與探究行為。也可鼓勵由幼兒自主搜集材料,在分類歸納中形成初步的科學經驗。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水平自由選擇材料進行組合嘗試、創造性利用應當被鼓勵。教師在其中也要起到材料的甄選作用,把握核心經驗,確保材料的安全性、適宜性、探究性、層次性、挑戰性。
2提供探究機會,激發探索欲望
在科學活動中要為幼兒創設提供支持的環境,給每個幼兒真正探索的機會,保證每個幼兒都有充分與材料互動的機會遵循"幼兒在前,教師在后;嘗試在前,指導在后活動在前,討論在后操作在前,結論在后"的原則,多讓幼兒自己去探索、觀察、動腦、動手,教師不急于告訴幼兒正確的方法和答案。同時要保障探究時間,支持幼兒的主動探索。探究活動如果沒有時間的保證,幼兒就失去了在實踐中自我建構知識與經驗的機會,更不可能養成執著的探究精神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注重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讓每個孩子都有反復嘗試的機會,在幼兒的探索過程中,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而不是形式上的操作。充分的探究時間可以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培養幼兒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關注同伴合作,助推互動探究
幼兒的科學探索活動通常是一種通過共同的探索進行的社群活動和文化分享。在幼兒的互動對象中,往往同伴是他們最喜歡的,他們之間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可以毫無拘束地自由交流、討論,他們在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中去認知探究、激發情感。與同伴進行互動或者共同合作的科學探索活動,往往能支持幼兒主動的持續探索,從而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在科學活動中除了注重到師幼間的互動,同伴之間的互動也不可忽視。創造機會,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互動式探究,培養幼兒主動學習。樂于探索。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與分享交流,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嘗試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體驗合作探究和發現的樂趣。
4有效提問并追問,引發主動思考
有效提問能夠啟迪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深入學習和探究。不同的層次的問題,調動幼兒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啟發幼兒聯想,讓幼兒有選擇地運用現有知識分析和重組,拓展思路,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解決的多種可能性。啟發性提問引導,幫助幼兒明確任務,尋找方法。當幼兒有自己的創意發現時,層次性提問,了解幼兒探究過程及方法,為互動交流環節的經驗分享做鋪墊。
5及時梳理歸納,提升個體經驗
幼兒的認識和經驗相對是膚淺的,經驗往往是零碎的,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已有經驗,更要注重幼兒關鍵經驗的梳理和提升。分析孩子已有經驗是什么,哪些經驗是需要整理的,哪些經驗是不成熟的,然后進行有針對的、恰如其分的引導、梳理、提升。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實踐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提升拓展自己的已有經驗。
6保障活動延伸,支持深入探究
在科學活動的最后環節,教師要保證幼兒對某一事物的特性或者科學現象、規律認識的完整性,對同一種材料現象的深入探究,進一步打開幼兒思維。活動的延伸主要通過三個途徑:
(1)延伸到下一個活動:將內容過多,涉及到多方面科學知識的活動,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活動來開展,各有側重,這樣能夠保證幼兒對某一事物的特性或者科學現象、規律認識的完整性,如同課異構。
(2)延伸到區域活動:區域活動是對科學活動內容或主題活動的補充,是對幼兒科學教育實施個別化指導的好機會,如:植物角或者個別化學習區域。
(3)延伸到家庭中:家長的參與,不僅實現了家園共育,同時能夠更大的激發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索長清,但菲.幼兒學習品質培養的理論依托與路徑選擇——源于五種學前課程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8(06):21.
[2]馬里奧·希森.熱情投入的主動學習者——學前兒童的學習品質及其培養[M].霍力巖,房陽洋,孫薔薔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30-3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安·S·愛潑斯坦.學習品質:關鍵發展指標與支持性教學策略[M].霍力巖,李金,劉璐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