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是每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表現(xiàn),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的發(fā)生變化,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也有所提高,這種情況下,簡單的物質(zhì)滿足已經(jīng)不符合人們的需求,人們逐漸的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群眾文化的發(fā)展是社會繁榮發(fā)展顯著表現(xiàn),群眾聲樂教學在群眾文化的發(fā)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導作用,但是群眾聲樂輔導與傳統(tǒng)的高校聲樂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在新時期下,群眾文化聲樂教學已經(jīng)逐漸的成為社會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簡要的探討了群眾文化輔導中聲樂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際應用,希望對我國群眾文化的充分發(fā)展有所幫助,對群眾生活的進步與發(fā)展也有所幫助。
【關鍵詞】群眾文化;輔導;聲樂教學;探討;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物質(zhì)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物質(zhì)需求的滿足對人們來說并不滿足,群眾逐漸的追求精神文化的滿足,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不斷的推進發(fā)展,這是我國綜合實力不斷提高的顯著表現(xiàn),現(xiàn)階段,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效果有了極大的改善與提升,這使得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與生活質(zhì)量都有了極大的提升。聲樂教學方法的運用對群眾文化的輔導有著極大的幫助,但實際上聲樂教學輔導工作對于普通人來說是有著一定的困難的,因此聲樂教學的輔導對象是人民群眾,群眾是復雜的,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因此在教學形式上,對基層群眾進行聲樂教學時,需要適時地改變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的方法,在教學形式上進行一定的改善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總體上提升群眾聲樂的基礎能力,對群眾聲樂的改善有著極大的幫助。
1.我國群眾聲樂基礎的現(xiàn)狀
聲樂本身屬于精神文化領域,因?qū)θ藗兊木駥用嬗兄鴺O大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群眾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的一種表現(xiàn),聲樂演唱其實是一種基礎性的音樂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最常見的形式便是唱歌。音樂形式本身有很多種,包含著合唱、對唱、齊唱等等,聲樂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并且基礎極為的深厚,因此人民群眾對于聲樂的了解程度最深,對聲樂的熟悉程度也最深。近幾年,我國的群眾精神文明相較于建國時期有了極大的提升,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群眾的精神文明便有了極大的改善,并且國家對于群眾文化重視程度也在逐漸的提高,不斷的推行公益性的文化活動,這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
聲樂演唱本身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群眾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我國的聲樂基礎是比較濃厚的,聲樂文化在群眾文化活動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我國對于群眾文化的重視程度極高,因此可以有效的增強中華民族式的凝聚力與歸屬感。
2.群眾聲樂教學的主要特征
2.1教學對象的差異性
世界上沒有任何的人是相同的,這是普遍的特征,也是需要重視的有效方面,因此聲樂輔導的群眾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這也就意味著輔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母淖儌鹘y(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層次的群眾學員,輔導教師需要因材施教,這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輔導教師積極針對群眾學員的差異性選擇合適教學方式,這也是群眾聲樂教學的主要特征。
2.2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基礎的聲樂教學形式是十分多樣的,因此也會具有一定的基礎性,聲樂主要有獨唱、對唱、重唱等多種形式,因此每一種形式的風格都是有所差異的,這種情況下,對輔導教師提出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若是想要提高聲樂學習的效果,需要聲樂基礎極好的教師承擔,若是聲樂輔導教師的能力不強,就會影響群眾學員的最終學習效果,因此輔導教師需要充分的了解教學形式的多樣性,這是群眾聲樂教學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最顯著的特征。
3.群眾聲樂輔導教學的相關注意問題
3.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聲樂藝術教學中,輔導人員需要著重的培養(yǎng)他們對基礎聲樂理論的學習,每一位群眾成員都需要接受聲樂理論的學習,即使是有一定音樂基礎的群眾學員。基礎聲樂理論的學習對群眾學員來說有著極大的幫助,可以幫助學員了解發(fā)聲器官的工作原理,因此群眾學員在演唱過程中會熟練的學會科學地調(diào)用呼吸器官和共鳴器官,會自主的學習如何保護聲帶,并且在實際的實踐中逐漸的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優(yōu)美音色。無論哪一種唱法,均離不開正確的呼吸方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輔導教師需要帶領群眾學員打好入門基礎,因此這是輔導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3.2融合多種音樂風格與形式進行教學
群眾聲樂輔導的對象并非是相同的,相反的群眾對象的成分、層次都有著極大的復雜性,因此聲樂的輔教工作需要適當?shù)母淖円魳凤L格和音樂形式,復雜多樣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群眾聲樂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聲樂輔導人員應該趁此便利的機會,在實際教輔活動中,需要將各種新鮮的音樂元素融入課堂,盡力的豐富群眾學員的音樂知識,開拓學員的音樂視界,這對于群眾聲樂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隨著國際文化的不斷交流,各民族的音樂逐漸融合交流,這對聲樂輔導人員來說也需要充分的了解這一方面是,教輔活動中適時融入當下音樂的新潮流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方式。
3.3借助樂器輔助教學
對聲樂的學習首先需要對群眾對聲樂具有一定的感知力,這是前提與保障,對聲樂有著一定的感知力,可以最大程度上培養(yǎng)群眾的聲樂素養(yǎng),這一切實現(xiàn)必須要借助于對樂器的使用,這是聲樂教學的主要方式,產(chǎn)生的效果極好。聲樂教輔人員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引導群眾學員充分的了解鋼琴等常見樂器的演奏方式與規(guī)律,幫助群眾學員能夠更好地與樂器伴奏相配合。除了鋼琴、電子琴之類的樂器,群眾學院更需要了解其他的一些樂器,類似于吉他、二胡、琵琶等,在教學的過程中均可以使用,起到的輔助性作用極大。
結束語:總而言之,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對群眾聲樂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聲樂輔導教學是新時期我國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群眾藝術活動以動聽的音樂形式滿足人們的精神世界,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推動了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對我國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長玲. 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模式調(diào)查與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3.
[2]王坤彤. 軍旅歌曲演唱風格與聲樂教學問題——“聲樂教學與軍旅歌曲演唱”學術研討會綜述[J]. 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6(02):16-21.
[3]吳勇. 梁鏡如聲樂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4]聶洪. 高等師范院校聲樂表演專業(yè)舞臺實踐能力培養(yǎng)探析[D].云南師范大學,2016.
[5]趙宇濤. 基于創(chuàng)新角度的聲樂教學方法及實踐應用——評《聲樂教學藝術與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09):3.
[6]趙安琪. 兒童聲樂教學方法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7.
[7]邵凌春. 視力殘疾兒童的聲樂教學方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8]尹國峰. 如何改進我國高校聲樂教學方法——評《聲樂教學法》[J]. 中國教育學刊,2015(04):122.
[9]徐麗紅. 論“怡情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趙敏,女, 山東東營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聲樂教學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