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霞
摘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已成為學校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創意和理念得到了更新,給語文教學方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創新教學給教師帶來了更多的要求和考驗,需教師進行積極探討和研究,使創新教學能夠有效地落實到實處。本文將對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理念和實踐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實踐策略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受到應試教育和儒家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實踐學習中能力發展不均衡。具體來看,閱讀教學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內容,教師缺乏對學生心理教學的重視,導致師生之間無法形成有效配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因素進行積極考慮和分析,促使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得到切實提升。
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聽”能力的訓練
1.學生需要通過聽來理解教師的教學和指令。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學生需要對教師的基礎教學命令做到有效理解和領會,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信心,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例如標出課文中的自然段,分析文章的文體等。
2.學生需要通過聽才能理解詞句中的感情和語氣。在小學語言教學中,學生需要從語言表達中體悟到他人的實際表達意思和情感,使學生對反問句、疑問句等邏輯含義進行有效識別,使學生的聽力能力得到有效訓練。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說”能力的訓練
1.有感情的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有感情的課文朗讀,能夠增加學生的情緒體驗,讓學生的學習感悟得到有效表達,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成就感和滿足感。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勾畫出自身喜愛的文章段落,并開展課堂閱讀教學環節。
2.促進學生的課堂討論和交流。在傳統教學中,刻板教學理念的延續導致課堂教學活動被大大限制,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視野。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開積極討論和交流,促使學生能夠了解他人的想法,對自身的閱讀體驗和理解進行重新審視。
3.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演說心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主動表達能力是教師進行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克服演講過程中的緊張心理,使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心里素養得到有效訓練,使學生的訴求和想法得到有效表達。此外教師需要堅持公平教學的策略,給予每個學生嘗試訓練的機會。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讀”能力的訓練
1.閱讀了解文章大意。在文章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靈活的思維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有效理解。隨后通過查閱工具書,補足基礎知識學習中存在的漏洞,使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思維方法和習慣。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預習學習。
2.閱讀總結文章中心思想。在文章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自主總結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避免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延續,使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更高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珍珠鳥》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感受到小動物的精巧可愛;部分學生則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到更多思考,對此教師都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積極暢想,避免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主觀意志的壓制。
3.培養學生情緒體驗。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教學情增加學生的情緒體驗,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和思考機會。教師常用的創設手法有:問題創設、生活問題創設、信息方法創設等。例如學習《走月亮》過程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否走過夜路,在走路的過程中觀察到了什么,自身有怎樣的情緒變化等,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具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情緒體驗。
4.保持開放的閱讀視野和涉獵心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和習慣也是課堂教學重要一環。教師需要定期開展閱讀分享交流活動,使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更有效的建立。
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寫”能力的訓練
1.對漢字書寫保持興趣。書寫漢字是語言教學的基礎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寫字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促使學生通過漢字對語文學科產生更多興趣。
2.寫作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素材收集能力進行積極培養,使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得到有效發展。例如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寫作,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按照興趣和真情實感寫作等。
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心理因素的分析
1.學生固有的焦慮情緒需要得到克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年齡偏小,缺乏生活閱歷和經驗,因此對教師有著天然的畏懼感。對此教師需要堅持人本教學策略,積極調控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的更加輕松、自然。
2.教師的刻板教學方式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刻板單一教學方式可能引發學生的抵觸心理,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的動力逐步降低。對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引人多元的教學策略,其中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多樣化發展上貢獻了重要力量。
3.激勵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增加激勵教學的內容。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積極的評價,表現出對學生更高的期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更強的信心和動力。
4.合作和交流意識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有效分擔,促進學生交流合作意識的培養,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創造更多積極條件。
六、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多元角度出發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進行積極改革。使學生的多樣學習興趣和視野得到提升,對語言學習保持深度理解,促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彪,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新作文:教研,2019(01):181-182.
[2]周元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語文課內外,2018(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