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性學習屬于一種教學思維的創新,在新課標持續深入的背景下開啟了更多元的教育教學模式。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應用,勢必成為生物教學的全新嘗試,大幅優化教學的理念和方式,促進教學成果的轉化和應用。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致力于探究性學習的研究,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導和鼓勵學生探究思維的形成。鑒于此,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學為基礎,將探索性學習應用于課堂之中,通過全方位的探索與嘗試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生物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應用分析
探究性學習強調以生為本,屬于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創新產物。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適用,將打破傳統“我講你聽”的局限,透過一系列的探究過程,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幫助學生建立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尤其是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而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探究元素,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將極大拓展教學空間,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生成和發展。
一、激發興趣,借助創新思維營造探究氛圍
初中生物屬于較為重要的學科,是對生命科學的一種豐富展現。初中生物是生物教學的基礎階段,同時也是奠定探索基礎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強對生物教學的引導,從而為更高階段的教學與實踐做好鋪墊。由此可見,初中生物更多是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傳遞,甚至可以說是利用生物內容為載體,引導學生對生物的興趣發展。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以啟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和思維為主體,在基礎知識的學習環節上,強調對生物現象的理解與掌握,即重點理解“是什么”,而非過度的強調“為什么”。探究性學習則恰好能夠利用這一銜接需求,依托特有的教學引導優勢,發揮學生興趣“推進劑”的獨特作用,從而營造出優質的探究氛圍。
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上冊“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時,在教學開頭可以采取旁敲側擊的思維,而非直入主題,即首先為學生創設出探究情境,如“冰山為什么會融化?”、“地球溫度上升的誘因是什么?”等,最終引出“溫室效應”的關鍵詞。通過層層遞進的方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探究興趣。隨后結合教材為學生講授其基本概念及作用原理,為學生解答基礎性問題。在此基礎上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森林”、“地衣”、“澳大利亞的?!奔啊爸袊尿掾搿睘榛A,探究上述主題之間的聯系,探究和總結其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通過環環相扣的探究性學習,逐步讓學生進入深度思維的狀態,營造出優質的教學和學習氛圍。
二、深挖教材,強化生物學科與生活的契合
生物教材以課程標準為藍本,全面系統的反映著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必須堅持與教材的深度契合,靈活開展生物學科的探究性學習,提升教學的實際成果,把握教學的總體目標和方向,優化課堂教學的成果轉化。同時,教師也要依據實際深挖教材的內涵及外延,確保能夠發揮出生物教材的引導優勢,提煉重難點內容精巧設疑,適時、適當、適度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理清學習的思路、原理與規律,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并且應融人生活化教學思維,將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課堂,通過耳熟能詳的素材展現生物知識,在提升教學的轉化效能的同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鳥類”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準備一段視頻片段,主要反映生活中的信鴿比賽為主,同時為學生介紹信鴿在古代的用途,即主要用于軍事信息的傳遞。設置思考問題“在古代,為什么要用信鴿傳遞信息呢?”,通過學生的思考與分析可以得出,在古代沒有電話等通信工具下,信鴿的傳遞效率更高也更安全。隨后可以依據教材內容再次設疑,提出“根據你印象中的鳥類,思考下其形態、結構及特點有哪些?”通過問題的拋出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將各自的認知通過討論發現共通點,并借助觀察和總結得出相應的結論。由此即顯示出生物知識的探究性,也從生活中挖掘出生物素材,成為滿足探究性學習的必然之舉。
三、實驗探究,竭力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學習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構成,也是學生獲得深刻理解的關鍵所在。首先,教師作為生物實驗的引領者,應當全面提升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通過全面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可行的實驗方案,并重視梯度設計,改變傳統中過度依附理論的思維,將實驗打造為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提升的思維及操作能力。
如在七年級上冊“食物鏈”的教學設計中,可以采取拋磚引玉的方式,引導性的提出:在草原上,有“青草一野兔一狐貍一狼”的食物鏈,那么你能夠觀察到的食物鏈有哪些?從而引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思考。其次,探究性學生重點在于激活學生思維,即打破傳統課堂所帶來的束縛,利用教材、教師及生活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引導,讓學生具備更豐富的實驗素材,使之有目標、有側重的進行實驗和思考,真正促進核心素養的生成和發展。最后,將生物實驗教學向課外拓展,生物實驗具備隨機性和多元性特征,可以隨時隨地提出實驗對象和方法,由此可以指導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實驗,在建立生物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親身經歷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學及生理變化,彌補課堂教學中的短板問題,為生物實驗的深入發展提供支撐。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初中生物教學理念、內容及方式,均應隨著教育需求而調整和創新。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既符合了新課改的基本要求,更適應了學生的成長規律,在實際教學中發揮著突出效果。因此必須要重視探究性學習的應用,不斷運用新教學方式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并推動探究性學習的深度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新崗,淺談探究性學習的展開方法[J].數學教學通訊,2019(36):41-42.
[2]路庚春,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72-173.
作者簡介
任曉蓉(1975. 01-)女,內蒙古人,大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生物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