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越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結構變化,高職院校學生人數突破歷史規模。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現狀都存在很大問題。如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是高職教師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應從自身出發努力提升個人綜合素質,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培養合格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師綜合素質;學習動機
我國的高等教育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高職院校的數量和學生人數突破了歷史規模。同時,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卻令人堪憂,如何有效應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很多高職學生文化課成績不理想,特別是英語學科成績偏弱。根據調查,90%以上學生詞匯量不足1000,缺少系統的語法知識,不了解最基本的詞性、句子成份、從句等語法規則。
同時大部分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較差,缺乏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動機。如何改變這種狀態,突破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瓶頸,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是高職教育發展的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二、高職英語教師綜合素質
高職英語教師不但要具備牢固的專業基礎和過硬的英語學科理論,還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及管理學基礎知識。教師應結合英語教學規律及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策略。英語教師同時還要具備廣博的中西方文化知識,擁有跨文化意識,構建“立體式”知識框架。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條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指出,高職英語課程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教師應將培養學生使用語言技能,具有實踐能力作為首要任務,以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結果導向,在教學各環節中組織引導學生用英語完成交際活動。
通過問卷,學生眼里的理想教師大致具有以下特質。
首先,擁有深厚的專業功底。學生對英語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認可會極大的吸引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大學生在學業上的成就更多的是源于對學科的熱愛和任課教師的影響。一個對英語語言文化掌握得爐火純青的教師不但在專業上能給予學生有力的指導,更能在學習英語學習的道路上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其次,教學過程中平易近人,樂于與學生溝通。無論英語基礎如何,學生的內在都有很強的求知欲和進取心,教師應善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保護學生的進取心。教師若能采用靈活的授課方法,因材施教,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都給予關注和指導,會讓學生對學習有更大的興趣,也對學習成果充滿期待。
此外,教師獨特的個人魅力也會為教學增色。隨著零零后步入大學,學生對教師的要求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他們更容易對獨具個人魅力的教師充滿好奇和欣賞。教師獨特而優雅的個人魅力會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起著潤物無聲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的學習觀和人生觀。
三、提升高職英語教師綜合素質,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學習主導。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核心
教師作為主導,肩負培養人才、進行科學研究和提供社會服務的主要職責。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是實現以上目標的基礎,更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核心。因此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了解前沿教學法,通過大量閱讀、參加研討會等方式保持成長。教師不但要注重積累知識,還要注重提升實踐能力。
(二)發揮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提升體現了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學帶來積極的學習成果。歐盟委員會制定的終身學習資格框架中指出:學習成果是學習者在完成一個學習過程后,能夠知道、理解和能做什么事情的一種陳述,主要通過知識、技能和能力進行定義。為保障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之前應清楚以下問題:
⑴為什么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教學需求)
⑵如何有效地、高質量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教學過程)
⑶學生對其取得的學習成果的滿意度是多少?(教學評價)
⑷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教學監測)
⑸如何保證讓學生能夠有效、按時取得這些學習成果?(教學改進)
(三)增強教師責任感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重要保障
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教師的高尚人格對于學生具有巨大影響。教師的職業使命是教書育人,提高民族素質。針對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心存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具有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大局意識,不遺余力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
教師綜合素質對于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增強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新時代高職英語教師應當始終以結果為導向,積極推進英語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高職人才。
參考文獻:
[1]秦曉晴,文秋芳.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在結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20~21
[2]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1):7~8
[3]顧曰國.外語教學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