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蕾
摘 要:活動是幼兒國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潛在的教育價值對幼兒,教師發展及園所的發展都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它提升主題內涵,培養幼兒優良品德;形成良好班規,促進班級微文化建設;增進親子情感交流,和諧家園共育。教師的活動策劃能力,直接影響著活動的成效、孩子的發展、學校的影響。本文以園特色活動群為例,實施“三精式”園本研修,利用“三思”點燃創意策劃力、“三研”激發創新策劃力、“三評”聚焦創造策圳力,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助推園所大小型活動的創新特色化,提高學校社會影響力和品牌價值。
關鍵詞:“三精式”;園本研修;策劃力; 提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1]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應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活動是幼兒園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潛在的教育價值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它能提升主題內涵,能促進班級微文化的鞏固,能培養幼兒的品德,增進親子情感交流,促進家園合作。隨著幼教改革地不斷深入,教師們對節日、班級微活動、校園特色等活動的關注程度有提升,她們會有意識的設計活動并實施。但在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70、80后的教師,存在思維定式下的經驗式活動。她們根據自己對傳統節日或以往開展活動的經驗開展活動,此類活動組織形式單一,幼兒興趣度低,活動的價值性偏低。而90后的教師,有創新的意識,有創意但缺乏組織策劃的能力,因此活動的組織較凌亂,幼兒過于興奮,老師較累,活動成效并不理想。優化70、80、90后教師的活動策劃力,是促進活動成效最重要的環節,更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符合新時代幼兒教育的必然需求。
我們推出“三精式”園本研修,利用“精選菜單——精細方案——精煉活動”給予教師建構必要的支架,激活教師的創新意識,幫助教師抓住創意的靈感,把自己或小團隊想法轉換成為一個個完整的、可以執行的方案,最終形成一個個有亮點、有特色、有價值的特別的活動,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老師專業素養活動策劃力的提升。
一、“三思”點燃創意策劃力——精選活動菜單
“創意”不僅是活動的靈魂,更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要素。有了一個好的創意,活動便會事半功倍,如何讓教師的活動有創意有價值,首先要激活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突破活動原有模式并進一步開拓前進的有利武器,特別是對70、80教齡已逾十、二十載的教師,有許多精品活動在傳承的基礎上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的豐富其內涵和文化的沉淀。創新思維源于靈活、開放的思路,因此我園以“愛滿四季特色活動群”為嘗試,將春、夏、秋、冬每季里結合傳統佳節、特別節日等可開展的活動在學期初以菜單掛單式呈現在教師們面前,供班級老師思索后自主選擇。使活動內容由被動定點改為按需自主定向,以此來促進教師的常思易新。
(一)“思”能力差異,選“個性”菜單
由于教師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愛滿四季特色活動”菜單上的活動分為限定教研組長、教師申報兩大類。限定教研組長的一般為幼兒園較大型的活動,小中大三個年齡段的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兩人為選單者,可在教研組長的活動群里選單。教師申報類的活動所有教師以班級為單位都申報一至兩單內容,為滿足一般教師的個性化需求在教師選擇的活動類別里,我們還有給定內容及自擬活動。多樣化的選擇讓每位教師從自身、搭班老師的配合度上自主地選擇適宜的活動。
(二)“思”幼兒特點,選“個性”菜單
小、中、大幼兒其年齡特點有著較大的不同,有些活動可能適合大班的幼兒,有的則適合中、小班的。即使一個年齡段的幼兒,每個班級幼兒的發展也有著不同的地方。因此在菜單的選擇上,一個班級的兩位教師,還要進行對班級幼兒興趣點,接受理解力等方面的思考來選擇菜單上的活動。如本學期大三班的兩位老師,選擇了十二月份的快樂足球日進行班級活動策劃。問及選擇的理由,兩位老師說上學期大班的足球操給孩子們留下深刻地印象,使他們班的孩子們對球類比較感興趣,其次足球對于大班幼兒的身體靈活能力和體能鍛煉有很大地幫助,所以他們選擇了快樂足球日作為他們的最終選擇。
(三)“思”班微文化,選“個性”菜單
隨著我們園所班微文化的創建,每個班級的微文化也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注重家園和諧,班級以家園和諧文化為特色,有的是把閱讀文化作為班級文化……每個班級呈現出不同的文化,教師在菜單的上也會把與班級文化的吻合度作為思考選擇的一個方面。例如:大一班的兩位老師,她們的班級以仙人掌文化為特色,他們注重綠色、生態、堅強。上學期她們在選擇時,就選擇了種植日策劃實施了種植養護仙人掌的活動進行[2]。
二、“三研”激發創新策劃力——精細活動方案
選擇適宜的活動后,活動策劃方案是關鍵一環。它是體現教師活動策劃能力非常顯現的一個方面。教師策劃活動要具備哪些策劃的能力呢,它包括善于思考、學習調研、謀劃創新、把控預見四種能力。如何促進教師細致全面研修思考活動策劃方案,我們巧設活動方案策劃表格,利用小組初研方案——大組細研方案——結對精研方案三個遞進階段精研活動方案。
(一)小組初研,研創新點
以班級兩位教師組成活動策劃研修小組,對活動掛牌菜單中認領的活動進行整體構思和初研,此研重點圍繞活動目標、時間、過程、亮點四個方面逐一展開,其研的側重是創新。要引導教師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他人的想法,來源于教師的創意。創意可以天馬行空,但并非憑空捏造,是基于既有的提練,或許也就是對已如的篩減添加、重新編排。在已有材料、信息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反復推敲,選取符合活動主旨的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原本也許并沒有聯系的東西,在資源整合之后,就會構成一個極佳的創意雛形。創意看似一瞬間,實則是樂于思考善于鉆研教師所特有的。它要求教師做到三個變:一是要變封閉式思維為開放式思維,二是變單向思維為多項思維,三是變守陳式思維為創造性思維[3]。
因此每個策劃研修小組在認領活動后,都會對其傳統文化或特別節日的習俗,文化內涵進行深入學習及調查,積累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然后巧妙的運用資源整合、獨特視角、開拓性思維等方法小組策劃活動方案。例如:我園小一班兩位老師認領了春季篇特色活動3月12日植樹節。植樹節傳統的就是買樹種樹。如何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呢?兩個人翻閱關于植樹節的大量資料,查閱其它幼兒園植樹節的活動及他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資源重組的方式策劃了“愛的種子”植樹節系列活動方案。倡導孩子從小懂得保護種子、愛護種子,并嘗試親子去種植與管理種子,當這些種子部都開出美麗的花朵時,我想這個活動對孩子的意義是特別的。
(二)大組細研,辨可行性
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全園24個班級的活動策劃小組,由于老師能力的差異性,其協調合作度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活動策劃的質量。如何讓每個活動策劃都趨于完善,有可行性,就要借助大團隊的力量。
因此每學期開學初,我們都會進行“愛滿四季”特色活動項目申報方案審議會。讓每個研修小組結合自已的策劃方案,從目標、準備、過程、亮點、推廣方式五個方面進行詳細解說。由園長、業務園長、教研組長、一線教師等組成專家評審團和大眾評審團對其方案從可行性、思考的全面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拋出困感炸彈,由研修小組一一作答。在這樣的互動研討中,讓策劃者、評價者聚焦、研討方案,最終促進方案的完善和精品化。
三、“三評”聚焦創造策劃力——精煉活動特色
策為想法,劃是執行。作為一名合格的活動策劃者,光有想法是遠遠不夠的,就如活動策劃方案是活動的靈魂,活動實施是活動的軀殼。光有靈魂沒有軀殼是萬萬不行。在活動策劃方案完成后,我園啟動三評活動來加大教師對活動的執行力度,助推特色活動價值的實現。
(一)觀評過程,助推活動實施
每個特色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策劃者的活動運行意識。如何把活動做得好,就需要教師有靈活應變的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為了提升教師上述的能力,我園的專家評審團在每個活動啟動期就實施跟蹤式觀測評價,一則能監督活動的運行過程。二則能及時了解活動中教師的需要,給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架。專家團的每位成員都是活動的觀則者,適時的參與者及引導者,以這樣的角色來助推每個活動的順利實施。
(二)聽評效果,助推活動成效
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如果眼睛看了再進行詳細地傾聽,就能完整了解活動的整個過程。我們非常樂意作這樣的傾聽者。每學期期末我們都會開展“愛滿四季特色活動成果展評”活動,讓每個策劃活動的教師來交流活動過程及感悟,在交流展評中,老師們相互借鑒,學習、評價,在交流展品中教師們良性競爭,在交流展評中老師們都想把策劃的活動變得有成效,有價值。可以說展評交流活動,助推老師去關注去思考活動成效。
隨著“三精”園本研修模式所的運行,我園各層次教師活動的策劃能力都有所提升,他們學會去分析活動目標、辨別價值取向、創新活動形式、靈活資源整合,有效協作地組織活動。現在不管是90后或者是70、80的教師,再也不懼怕活動策劃,再也沒照搬照抄現象的發生。他們更關注孩子、家長的需求,更樂于研究、思考,在提升自我專業素養的同時,也提升的具體表現。
參考文獻:
[1]朱慕菊,李季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2002年9月第2版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15-55.
[2]巫小芳,龔啟多,王晴.《巧用園本研修策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4(04):81-83
[3]陳小鳳.《幼兒園社會領域活動的組織與研究》[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