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紅霞
摘 要: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是我國小學教育課程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也是一門難點教學科目。培養孩子對數學的邏輯思維有利于對孩子邏輯思維表達能力的提高和培養,有利于幫助孩子進一步提高自己解決日常生活實際處理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首先系統地分析了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培養的意義和重要性,讓后細致地討論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孩子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具體方法。本文旨在為我國小學進行數學教育的工作者和家長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一、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解決問題能力
數學思維是一門最基本的個工具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小到家里來人請我們吃飯,小到添加餐具和碗筷,大到進行商品交易。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夠極大地提高其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和效率,可以將其數學的模型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相很好地結合,從而很好地解決其生活和工作中的許多問題。所以,培養小學生良好數學的思維對于家長和孩子們將來后續的學習工作和今后的生活都非常重要。例如,動畫《貓和老鼠》中一只啄木鳥老鼠運用了三角函數的計算得出老鼠切割木桿的直徑和角度,正好巧妙地砸暈了真正想要吃掉啄木鳥老鼠的那只貓。這雖然是個很有趣的卡通動畫,但是其故事充分反映出了良好的數學思維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二)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是典型的孩子理性數學思維,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培養良好孩子的理性數學邏輯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其學習和生活中做事嚴謹。當孩子在遇到復雜問題時,會創造性地分析一下構成孩子解決問題的各個構成要素之間的各種內在聯系,然后創造性地找出幫助孩子解決各種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孩子避免了在遇到復雜問題時容易讓復雜的情緒左右孩子的思維而無法及時跳出的困境。
(三)數學興趣培養
具有良好的記憶力和數學邏輯思維,能夠深入地理解數學計算過程中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使學生體驗和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樂趣,進而也更有利于學生培養和表現出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興趣老師是最好的德育教育老師,當學生們在聽到老師的數學課時感到興趣盎然,教學的效率和學習的質量同樣都會大幅度提高,進而也解決了目前小學數學成為了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的基礎性問題。
二、小學數學一體化教學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與方法
(一)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多種手段深入滲透現代數學的基本思想
在當前的中小學青少年階段,數學和思維能力的教育和培養,要始終堅持寓教于樂的多媒體原則。通過網絡多媒體和移動網絡平臺及時收集并向學生呈現有趣的數學或者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數學動畫內容。例如,將數學動畫片中的有關數學的所有內容都剪輯了下來,在課前或者課間進行播放,既同樣能夠很好地讓教師或者學生的身體和精神得到放松,又同樣能夠很好地讓教師或者學生在觀看數學動畫的同同時候充分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和實用性。
(二)逆向思維的方法
逆向式數學思維的方法是一種發散式數學思維的一種其基本特征是從對已有思路的反聯結方向角度去思索一個問題這種反聯結思維的形式反映了逆向思維過程的一種間斷性、突變性、反聯結性是對已有思維方式習慣性的克服其逆向思維優點之處在于首先逆向思維有利于克服慣常數學思維的保守性,開拓新的逆向式數學思維領域其次逆向思維有利于克服糾正慣常的思維所可能造成的錯誤認識,開辟數學新思維方向最后有利于克服排除慣常的思維過程中。逆向式數學思維的解決方法多半是利用于應用題的方法進行解答。問題是例如,張蘭在暑假期間連續閱讀了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在第一周,他連續閱讀了一本書的一半少40頁,在第二周,他連續閱讀了本書剩下的一半多10頁,第三周他又連續閱讀了30頁,至此全部把書看完。另外一個問題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一共多少頁?張蘭利用逆向式數學思維的方法來進行解答,第二周他連續閱讀了本書剩下的一半多10頁,第三周他又連續閱讀了30頁全部把書看完,即30頁加10頁正好也就是這本書剩下的一半,也就是40頁;剩下的書頁數一般是80頁;第一周閱讀了比這本書的一半少40頁,即比80頁的一半少40頁,也就是第一周總共閱讀了40頁。所以這本電子書總共閱讀次數是80頁,再加上40頁,等于120頁。逆向數學思維這種逆向數學還原法思維的最大好處主要在于,它可以根據潛在的問題和題中已知的部分問題和條件的關系來通過數學還原得出潛在的問題和條件,運用逆向數學還原法得出的潛在條件問題就可以繼續向前堆。如此這般環環相扣,最終就很有可能徹底解決潛在的問題。
小學生在數學的教學中要注重數學習慣和思維能力的教育和培養,要通過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和移動互聯網兩種資源的方式來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要通過套構的方式教學來充分引導教師和學生使用符合數學思維模型的方法來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要通過逆向思維的方式來充分讓學感受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和成就感,要通過充分聯系現實生活環境創設一種符合情境的教學方式等等來拉近數學與教師和學生的實際距離,讓教師和學生切實地感覺到了數學的實用性。因此,小學的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結合家長和孩子的實際數學認知和水平,選擇一些適合于孩子的教學素材來組織和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從而能夠讓家長和孩子在數學的課堂上生活中能夠充分激發數學潛能,養成良好的數學習慣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和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心得[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1):159.
[2]孟凡芳.小學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