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宏
〔內容提要〕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醫學美容技術專業是醫學類職業院校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專業。本文以遼寧醫藥職業學院醫學美容技術專業為例,對其多種校企合作形式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校企深入合作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及發展職業教育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校企合作 醫學美容技術專業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創新型高技能人才。若要使培養的學生能夠緊跟社會發展,以及達到企業用工的要求,高職院校就必須提高辦學水平,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這是發展的必經之路。醫學美容技術專業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醫學技術類專業,主要服務于美容養生保健行業,屬健康服務業。遼寧醫藥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醫學美容技術專業自2001年開始招生以來,一直重視與企業的合作,開展了多種校企合作方式,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得了到企業的認可。為進一步提高人才綜合素質,推進更深層次的校企合作,現對醫學美容技術專業常見的校企合作方式進行比較分析。
一、高職院校醫學美容技術專業主要的校企合作方式
1.企業內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最常見的一種校企合作方式,一般采用“2+1”的教學模式,即學生在入學后的前兩年在學校進行基礎的理論、實踐學習,最后一年在企業的實際崗位進行學習,以進一步獲得感性認識,提升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的一種綜合型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我院先后與上海美麗田園美容集團、北京雪丹女子健身俱樂部、北京安杰瑪化妝品有限公司、沈陽帝姿美容院等二十多家省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實行企業內頂崗實習。經過多年的合作,大部分學生已在實習企業就業,并在事業上得到良好的發展。
2.“訂單式”培養。企業冠名班的“訂單式”培養模式是指高職院校根據用人企業的需求,學校與企業共同研討制定出培養目標和計劃,通過雙方自愿選擇的方式簽訂學生實習就業訂單,在師資、儀器設備、實訓場所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在學校建立校內模擬企業環境的實訓基地,企業老師參與訂單學生的一部分校內課程講授,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醫學美容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以保證人才符合預期培養目標而進行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我院自2014年以來,先后與沈陽嘉賓金地管理有限公司、大連素和手養生會館、沈陽東方美美容連鎖企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賽爾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成立“訂單班”,學校與訂單企業共同培養學生每屆約80人,累計400余人。相對簡單的頂崗實習,訂單學生接觸企業管理與手法技能更早,進入企業實習后轉換角色更快,實習就業的穩定性更高。
3.現代學徒制培養。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師傅帶徒弟與現代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形式。這種培養方式在合作過程中強調院校與企業作為兩個主體,教師與師傅共同對學徒進行培訓指導,以培養行業企業所需的高技能骨干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2017年9月,我院作為國家的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醫學美容技術專業作為試點專業進行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該專業與沈陽東方美美容連鎖企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進行了深度的校企合作,企業投資在學校建立東方美現代學徒制培養基地,實行“1.5+0.5+1”的教學模式,即學生入學后的1.5學年在學校老師與企業師傅共同講授下,在學校進行的理論和實踐學習,0.5學年的企業師傅與老師在企業的訓練和見習,1學年的師傅帶徒弟在企業進行頂崗服務的培養模式。在這種新型的校企合作中,我們深刻的體會到了現代學徒制使行業與專業、企業與學校進一步的融合,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質,學生進入企業后更容易得到顧客的認可,技能手法掌握更扎實。
二、各種校企合作形式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我院醫學美容技術專業多種校企合作形式的多家合作企業的調查發現,只有企業與學校密切的配合,以掌握職業核心能力為中心,校企聯合開發課程體系,才能實現學生職業生涯的提早規劃,使學生綜合能力不斷提升,滿足行業企業的需求。但在實踐中仍存在來自各方面的問題。
1.企業方面。企業方對于校企合作的認識不全面、不到位,認為投入的人員多、耗費的精力大,短期卻看不到效果,不能轉變為利潤;在履約性上不積極,政府在推進校企合作方面沒有政策性的鼓勵和相關補貼,不能很好的調動企業積極性,迫切需要專項資金的投入或稅收上的減免等政策全面促進企業的參與。
2.學校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學設置容易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掌握行業發展信息相對滯后,培養目標不明確,容易造成知識、技能結構的局限,進而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
3.學生方面。美容行業技術更新快,用人企業對技能手法要求高,因此醫學美容技術專業要求學生必須理論知識扎實、美容手法和技能過硬,這樣才能符合企業要求。但是,有些學生由于在手法操作中力度不足或缺乏技巧,練習中缺乏堅持精神,易導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三、校企合作改革和推進的措施
1.堅持以就業為中心進行人才培養。在當代經濟新常態的形勢下,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轉型給我們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更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服務行業企業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的人才模式改革將勢在必行。
2.推進深層次校企合作。高職院校與企業深層次的合作,即企業參與學校的課程設置、設備師資、教學管理及評價等核心環節。可以增設“美容院進?!薄懊罉I課堂”等多種方式,開展美容的項目化教學,實現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與美容的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美容服務過程對接,促進校企的深度融合。明確各方職責,政府通過增加補貼和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的方法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3.探索多樣性的校企合作模式。鼓勵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為了提高企業合作的參與度,可以探討校企聯合辦學等多種方式,以及開展企業員工培訓、新美容技術指導研發等,使校企合作更多樣化和靈活化。
借鑒全國高職院校醫學美容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的經驗,結合我院多種合作模式的探索實踐進行歸納,我們發現,只有與時俱進,嘗試適應社會發展的校企合作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使高職教育真正滿足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遼寧醫藥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