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 陳玉艷
【摘要】當前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需要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放在首位。雖然很多教師已經在盡可能的踐行這一要求,但是由于采用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并沒有得到提高。那么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要如何開展呢?本文從創設教學情境、借助核心知識、開展探究活動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 ? 課堂教學 ?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說白了就是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必須要具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因為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可以讓學生快速準確的掌握知識,可以讓學生全面的發展,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將學生的核心素的培養重視起來。
一、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情境創設法是應新課改要求而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學習知識。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時候,可以將其利用起來,創設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學史、傳統文化等內容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在形象直觀的情境中去主動的探究知識,讓學生的價值觀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例如在教學《鋁的性質》的時候,教師要明白,若是采用照本宣讀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讓學生快速準確的理解知識,還會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削弱,就更別提將化學學習的價值實現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將易拉罐、鋁制餐具的圖片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創設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因為這些圖片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的,所以學生的注意力會快速的集中起來,并對教師所要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隨后,教師可以將相應的ppt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鋁制餐具在我國的產生與發展有一定的了解。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可以發現:鋁制餐具不適合用來蒸煮食物,不能長時間的放置酸性、堿性食物。自然而然的,學生可以對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不僅可以快速的理解知識,還可以意識到鋁制品和人類的生活、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其對環境會產生怎樣的作用,潛移默化中,學生可以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將學到的知識利用起來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自覺的承擔起社會責任。
二、借助核心知識,引導學生感受“學科本質與思想方法”
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考查的大多都是學生對基礎知識、核心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會以教學解題方法為主。殊不知,借助核心知識,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的本質、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學《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將一個化合物的性質模型建立起來。這樣一來,學生在遇到與其有關的內容的時候就會立馬想到這個模型,并主動的從模型中尋找答案,找到其化學、物理性質。教師想要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還可以適當的進行引導,讓學生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站在宏觀及微觀的角度去解析知識;讓學生從衡量守恒、電荷守恒等方面去分析基礎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可以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充分的調動起來,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掌握全新的知識。
三、開展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強化“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化學是一門基于實驗的學科,教師光靠講解、教授是無法讓學生真正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因此,教師需要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主動的去探究新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可以自主的去提出、分析、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化學思維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
例如在教學《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知道,這部分知識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若是教師直接講解,學生極有可能無法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出這樣的問題情境:若是已經知道了某個有機物的水溶液是多少,要怎么去確定這個有機物的結構呢?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所以學生會在其的引導下自覺的進行實驗。在做實驗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分離提取有機物的方法,分析其的元素,確定其對相對分子質量……而在動手操作時,學生可以根據其將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總結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進行了自主的探究,快速的掌握了基礎知識,構建起了系統的、完善的化學結構,科學探究與創意意識也得到了強化。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應時代所趨,所以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開展化學教學呢?以上是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不過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時候要注意立足于新課改及新課改的改革,然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并基于此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快速準確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的發展,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慧.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分析[J]. 化學教與學, 2017, 000(008):12-13,53.
[2]黃海蓉.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分析[J].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9, 000(0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