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云
【摘要】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個人來講,學好物理有利于個人的職業發展,對社會來講,學好物理能推動科技進步,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提升?值得每一位物理教師深思。基于此,本文以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措施研究作為選題,探析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實驗,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初中物理 ? 實驗 ? 教學
一、以問題作為導向,提高學生實驗的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資源,能夠通過課堂的學習,以貼近實際生活的問題為導向,借由生活化物理教學資源,促使學生理解吸收物理知識。并且在知識的理解及吸收中循序漸進,進而由淺入深,提高教學質量。顧名思義,生活化資源必然需要到生活中去尋找,此時需要走出教室,觀察生活中常看到的事物,體會其中運用到的物理知識。此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學習的知識概念,設計物理知識,要求學生走入到課外,以特定的問題作為引導,于生活中進行探討,并且在下一節課中劃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由學生自主探討研究,了解生活中遇到的眾多物理現象及原理。
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圍繞著“生活中哪些事物借由了杠桿原理?”,“在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問題有哪些?”等等,使學生在之后的觀察中圍繞著提出的問題開展討論。在一節課的生活化教學結束之后,根據觀察結果,教師可以用語言及動作誘導,使學生講述出自己遇到的物理知識、物理難題以及物理現象,由大家分享之后再由學生進行補充,提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現象。比如說在滬粵版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中“牛頓第一定律”學習過程中,可以談及自己在生活物理現象觀察環節中發現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只有給予一定動力的情況下,汽車才能夠前進,在剎車之后,汽車雖然能夠繼續前進,但是前進速度明顯減慢,但是仍然能發生明顯移動,在移動一段時間之后汽車才停止運動。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提出問題:“為什么剎車之后汽車仍然能夠繼續前進?”,“為什么汽車前進的速度明顯減緩?”,“在發生一段位移之后,汽車停止運動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學生在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結合預習結果回答,“必須有力作用在汽車上,汽車才能夠運動”,“即使剎車之后沒有外力作用在物體上,但是受慣性的影響,汽車仍然能夠繼續前進”,“汽車前進的速度明顯減緩之后停止運動是由于受阻力影響”。此時教師可以給出或正確或否定的答案,之后組織學生探討問題的答案究竟如何,并以此作為切入點,在解答學生的疑惑后。引入之后的教學。在貼近了學生實際生活之后,使學生在面臨自己答案錯誤的情況下產生極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并通過實驗的方式對課本內容進行驗證,使之后牛頓第一定律課程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及目的性,這樣有目的性的進行課程,能夠極大提高課程質量。
二、巧用計算機,創新實驗形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提高實驗效率。實驗在物理這門學科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學生學習、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它也是幫助教師講解知識的一個重要方法。物理實驗一般分為設置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數據、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這五個步驟。而在數據記錄與數據處理這兩個環節,有很多工作是機械式的:比如記錄數據、描點劃線、數據之間的加減乘除運算等,這些工作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低,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有限。因此,我們可以適當的改進這兩個環節,嘗試著將數據記錄、處理步驟中機械操作的部分剝離,把這部分工作改用計算機進行操作,這樣的方式可以大幅提高實驗的效率。比如: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應用這種方法對實驗進行改進。把實驗獲得的數據錄入電腦,讓電腦幫助學生畫出曲線。然后,在數據處理環節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電腦軟件如:MATHLAB,分析曲線,計算出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學生通過分析數據嘗試總結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并計算出比例系數g.在這個實驗中,我們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了處理,代替了學生的手工畫圖與計算。這樣的改進省去了記錄、描點、劃線、計算等這些對學生來說非常熟練且意義不大的工作,大幅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效率。
三、引導學生課后開展探究實驗,鞏固知識
物理是一門與實驗緊密相連的學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開展實驗活動。比如,我們學習串、并聯電路這部分知識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通過閉合教室內燈管的開關,來探究燈管的連接方式,并畫出電路圖。再比如:在學習了大氣壓這部分知識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將兩端開口的玻璃細管穿過玻璃瓶的橡皮塞插入瓶內帶有顏色的水中,制成簡易氣壓計,讓學生手持氣壓計上樓、下樓這個過程中觀察氣壓的變化。在學習了平面鏡成像原理這部分知識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觀察封閉路段路口拐角處的凸面鏡,引導學生通過現場實驗探究凸面鏡的成像原理,并畫出光路圖,在這個實驗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叮囑學生選擇封閉路段開展實驗,同時要注意安全。這樣的探究實驗非常有趣,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鞏固在課上所學的知識,同時還能引導學生把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以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措施研究作為選題,通過深入探析,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凸顯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要求學生走出課堂,以問題作為引導,創建獨特教學情景,使實驗教學貼近生活,加強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更好地應用新型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中感受到生活化意義。
【參考文獻】
[1]魏智能.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觀察與思維能力培養探研[J].成才之路,2020(17):69-70.
[2]王清輝.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20(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