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香
摘要:中學體育課程思政是體育課程與思想政治在順應新時期背景下,教育隨社會國情發展而產生的綜合育人新概念。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體育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教育師生的個人素養,以立德樹人為基要全面培養祖國未來人才德智體美的健全發展。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生長發育、個性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節點。體育是教學的主要內容,體育課更是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有效合理的運動,可以愉悅身體,協調身體各部分機能,但迫于升學壓力,很多學生只重視文化學習或體育形態的練習,未能從根本上深入理解體育和健康重要內涵。課程思政不是一門課或幾門課,它是一種理念與價值的傳送,習主席早在全國思政工作會議上指出的新方向,要求將學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學理念深入到所有的教學工作中去,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導向開展教育工作,提高整體德育水準。因此,“課程思政”也可應用到中學體育中去。
一、中學體育課程思政的核心要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透明而多樣化,其中不乏負面現象使青少年的人格和心理受到嚴重扭曲影響,從而導致青少年的犯罪率每年呈遞增趨勢,尤其中學時期的青少年更容易受環境影響誤入歧途。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有選擇的將適合思政化的課程賦予德育內涵,對青少年成長方向有一定的引導作用,而體育課程帶有的知識技能則對學生意志品格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學習實施“課程思政”方針,體育與思想政治相結合,創造內外兼顧的學習成效。
(一)體育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傳授的關鍵方式
中學體育課程思政的核心要點在于體育課程與思想教育一樣都具備對學生的知識才能、意志品性、行為規范的教導性能,體育課程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奠定了飽滿的物質精神和完善的規章制度等資源基礎,成為思想教育極其重要的知識木舟。就中學生而言,體育課程是經歷一段時間繁雜課程后的放松環節,大家興趣盎然,感受生命運動帶來的活力。體育可以充分利用課程自身帶來的興趣程度去學習與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體育課程激發學生理性與情感的教學興趣。中學生在具有成熟良好的思想品德觀念時,對自己的責任心有深刻認知,會在完成體育課程的內容時,積極努力參與其中,如同參與社會實踐,更好地去完成。將體育課程的競技拼搏思想、體育中存在的客觀公正同等在其他事物的執行上,這種相輔相成的教育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使思想教育的目的貫徹到了學生的思想認識又自然地在實踐中發揚了思政的宗旨,生動地表現出了“課程思政”應有的理念,培養中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體育課程使思想政治內容更為飽和
體育運動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適當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生長發育,對增強心血管機能,提高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起著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體育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從中體育會團隊協作、人際交流的意義。例如大家眾所周知的項目“接力比賽”,最考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默契信任,每個人處在對應的角色位置,一棒傳遞下一棒,四人成組,他們就是一個小團體,為取得優異成績不斷磨合共同努力。利用體育這種自發式團結互助與拼搏精神,有效地展開思政教育,很好地培養集體協作、競技進取意識,尤其中學時期的青少年更是在乎輸贏的蓬勃年紀,這樣更直觀的讓他們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認識到通過自己努力拼搏、奮力進取獲取勝利的重大意義。最后體育講求公平公正,也能很好的培養良好個人道德素養。
二、中學體育課程思政的實踐途徑
(一)體育教師自身應具有思政素養的屬性
所謂師者也,得有作為老師的優秀表率,為人師表,如果連自己都未有高尚的思政素養品德,何能培育出祖國未來的合格人才。中學體育課程能有利于思想政治品德的傳播開展,為之后學生成長發展起至關重要作用,那么對于中學體育老師的個人素質要求更得嚴苛把關。首先,各個中學應對本校的體育老師展開思政教育的課程宣導培訓,根據不同的體育內容制定出相應的培訓教導方案,突出每項體育內容的特征和每項體育內容能帶來的思想教育啟迪,使體育老師在傳教時能讓學生們從不同的體育項目中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表達目的。其次,要求體育老師能獨立設計出合理精細的課程內容,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真正含義。最后,只有保證了體育教師具有高尚的思政品德素養,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思政品德的教學。
(二)學校站在以德育人的角度設計開展體育課程教學
學校除了正常的體育教學排課,還可按學校教學流程規律定期開展體育競賽活動、體育課外活動,由于體育中潛藏著豐富的德育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因此在這些體育課程方式中學校應要求教師帶頭創造濃厚的團體氛圍,展現進取協助精神,起到標桿作用,以德育人的角度開展體育課程項目,打造和諧向上的校園體育環境,促使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這樣思政教育無形自然地在體育課程活動環節里展露,充分讓學生認識吸收體育課程帶來的思想品德教育意義,進而達到“課程思政”的效果,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結語
經過總結中學體育課程思政的核心意義及如何實踐路徑,我們可以認識到中學階段對于學生個性發展、意志品質、團隊協作等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正確的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關乎其未來一生。因此,在未來的教育道路上,中學體育課程思政是中學教育必要的發展模式,各個中學仍需堅持對此的不斷探究,構造重要意義的思想政治教育體制。
參考文獻:
[1]楊廣友.“課程思政”融入體育課程教學途徑的研究[J].知識經濟,2020(15):119+121.
[2]呂賢清.“課程思政”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20,22(0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