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環宇 宮繼萍
摘要:在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審美意境和情趣中提取其中的經典元素,將其運用到現代文創產品的設計與制作中,不但是古今文化的完美融合,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現代設計創新發展也十分重要。本文從文創產品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角度,重點探討如何在船舶主題的文創產品中滲透傳統文化,為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創產品的當代新出路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文創產品;傳統文化;船舶文創
如何在商業性和藝術性之間平衡,讓文創產品發揮文化傳承和引領設計創新方面的作用,是當前文創產品發展中需要探究的重點。在文創產品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之路,需要更多創意和思考。
一、文創產品中的傳統文化元素概述
(一)傳統文化的概念
傳統文化是包括民族風貌、民族歷史和思想,經過歷代積淀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物質、精神文化和實體文化的集合。在文創產品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是傳承和創新的融合。
(二)文創產品中傳統文化元素滲透的意義
在文創產品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的意義在于,首先,能夠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讓傳統文化通過文創產品走入人們的生活,實現傳統文化生命活力的再現;其次,傳統文化能夠為文創產品增加更多新的文化內涵,激發文創產品的創意精神,讓文創產品在民族精神、文化認同感方面有更好的表現,使文創產品能更好在走進消費者心中。
二、文創產品中傳統文化元素滲透的原則
在文創產品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想取得更好的效果,促進二者的融合,要堅持一些原則,主要包括:第一,審美原則,由于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中滲透的過程中一定會傳遞某種信息,具有某種象征、隱喻,所以在傳統文化元素的選擇和使用中,要注意提取人們日常文化和情感表達上具有積極意義的內容,通過文化元素的滲透,傳遞良好的寓意和情感,讓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滲透符合人們的審美認知;第二,認知性原則,在文創產品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要注意自然和生命的共性,在傳統文化元素的提取中要注意從人們對傳統文化不同審美需求角度進行認知性創造,展現傳統文化不同的美學特點;第三,區域民族性原則,在傳統文化元素滲透文創產品中,要注意傳統文化元素和文創產品的伴生關系,注意將民族的、區域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文創產品結合,從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和文創產品功能性雙重角度進行探究。
三、船舶主題文創產品中傳統文化元素滲透的步驟與策略
在眾多傳統文化元素中,船舶主題的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滲透,給文創產品市場帶來了全新活力。以船舶為主題,設計創造融合中國船舶傳統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可以嘗試以下幾種策略。
(一)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內容
首先,在文創產品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要注意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深入研究。因為文化屬于一種地域性內容,是一個國家、地區人們生活方式、文化傳統的體現,所以在傳統文化元素文創產品結合時一定要全面研究傳統文化的內涵,做到成竹在胸[1]。在船舶主題文創產品設計中,我們要對中國的航海文化、船舶文化進行探究。例如,中國首家國家級航海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就收藏了很多與航海、船舶主題相關的展品。在船舶主題文創產品設計前,可以從博物館藏品和藏品背后的文化內涵中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和靈感。明代福船、鄭和下西洋的大明寶船等內容,都是文創產品設計中可以汲取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需要我們對這一文化物件背后的歷史、故事、內涵進行深度解析和挖掘,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再將船舶傳統文化和文創產品結合。
(二)傳統文化經典元素提取
船舶主題文創產品的設計和創作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融合要從多角度進行。從形、神、意多方面進行融合。由于人在視覺上的感覺更為敏銳,在船舶主題傳統文化元素滲透到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可以提取船舶的形狀和外觀特征,例如將具中國歷史船舶代表性的鄭和大明寶船與筆記本、鼠標墊結合,將鄭和大明寶船上繪制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和吉祥寓意的大鵬鳥、鳳凰彩繪、虎頭浮雕提取出來,與鋼筆、膠帶等文創產品結合,都是比較好的創作和設計方式[2]。另外,可以取船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揚帆遠航、一帆風順等方面的寓意,將歷史上具有中國代表性的船舶與紅色、黃色等“中國色”結合,做成中國色船舶手賬本。還可以取船舶的“神”,從其民俗、節慶文化內涵角度入手,將端午龍舟等具有民俗文化的傳統船舶與文創產品設計結合。
(三)文化符號與日常融合
在船舶文創產品中進行傳統文化元素滲透時,還要注意文化元素和日常生活的融合。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不是簡單的搬運,而需要進行當代再創造。比如,從精神層面再造,將船舶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和使用文創物品的功能結合,讓文化元素和精神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產品使用的心情和精神相契合?;蛘邚奈镔|層面,直接將船舶文化元素從外觀形態上進行重組,比如與筆筒擺設、書立收納等產品結合,發揮船舶傳統文化元素在造型上的融合,提升文創產品的綜合特色。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創產品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是一種文化的發揚與傳承,探索傳統文化元素更多的現代表現和文創產品融合策略,是推動文化古今結合,不斷發揚的未來之路。
參考文獻:
[1]崔冰清.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20(02):74-75.
[2]蔣藝芝.傳統文化元素符號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品牌研究,2020(01):91-93.
作者簡介:
宮繼萍(1986—),女,漢,江蘇南京人,講師,博士,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