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匯川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黨建;西華大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西華大學機關黨建工作科研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DJ2019-07
黨和國家對在新形勢下創新性開展黨建工作歷來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建工作。2019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方式,推進‘智慧黨建。”黨的這些指示和要求對新時期高校如何創新開展黨建工作,提高黨建工作效率,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同時也對高校充分運用“互聯網+”創新構建高校智慧黨建服務平臺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方法論支撐。
智慧黨建的內涵。近年來,“智慧黨建”理論研究成果層出不窮,然而對于其內涵,目前學界仍然莫衷一是。個人理解智慧黨建即黨建智慧化,是一種充分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最新的信息技術,構建起黨建工作的智慧環境,整合各方資源,更有效加強組織管理和信息溝通,實現黨建工作的網絡化、智能化,擴大黨在網絡環境下的存在度和影響力,從而提高黨的服務水平和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新理念、新平臺、新模式。
高校智慧黨建的特征。高校“智慧黨建”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及時感知。通過與校園信息系統互通互聯,及時準確抓取黨員思想動態、行為特征、關注熱點以及黨組織的工作狀態等各種信息,形成系統化、可提取式數據庫;二是智能分析。通過對獲取信息進行加工與分析,針對性進行潛在信息挖掘和關聯預測,從而實現校內各類信息平臺信息高效交互,提高黨建工作效率,提升黨員網絡培訓、黨員活動開展的有效性;三是資源共享。利用云計算技術,通過對采集到的各類黨建信息資源數據庫的提取運用,各級黨組織能掌握系統內黨組織和黨員的實際狀況,能夠快速實現黨建資源、黨務工作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用;四是智慧測評,以智慧分析和智慧交互為基礎,借助專業化、科學化、人性化的測評體系對黨組織建設和黨員學習、工作狀態、考評和表彰等生成工作建議。
提高高校黨建工作政治站位,明確目標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八次提到互聯網相關內容,對如何全面建設和應用互聯網做出了前瞻性的重要部署。高校作為培育黨和國家合格接班人的主陣地,務必提高政治站位,與時俱進,積極發揮“互聯網+黨建”平臺作用,充分激發起黨員干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開創性的思維做好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答卷人”,努力推動高校黨的事業再上新臺階。
提升黨建工作效率,優化工作模式。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將黨建工作通過互聯網集成,線下線上同步運行,通過及時感知、智能分析、高效交互、資源共享、智慧測評等功能實現,促進黨建工作效率提升和模式優化,實現智慧黨建的管理和服務個性化、定制化、精確化、智能化。
促進高校黨員干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免疫力”。高校黨員干部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間勢必會受到良莠不齊的互聯網信息沖擊,尤其是西方的一些不良社會思潮。高校黨建工作必須充分利用“互聯網+”智慧黨建服務平臺的優勢,為高校黨員干部識別真善美和假惡丑提供正能量,加快促進高校黨員干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和“免疫力”。
作為新時期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內容,盡管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進行智慧黨建平臺的建設,但整體來看,我國的智慧黨建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比較成熟的有寧波江北區的“江北智慧黨建”平臺、廣東移動智慧黨建項目以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智慧紅云”黨建系統等。由此可知,智慧黨建平臺建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此,高校加快構建智慧黨建服務平臺,實現黨建工作的智能化、高效化、規范化,就顯得勢在必行。
目前,大部分智慧黨建服務平臺整體系統架構遵循的技術標準大同小異,設計原則基本一致,都堅持整體性、先進性、便捷性、穩定性、安全性、可擴展性等原則,突出平臺的重點功能,操作系統更加簡單直觀,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技術發展方向。西華大學可充分借鑒現有運轉成熟的智慧黨建平臺經驗,在學校現有軟件技術架構基礎上,系統整合目前流行的基于J2EE平臺的軟件架構,封裝進各種數據訪問細節。簡化開發流程,提高開發效率。為實現云計算、移動通信、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融合,圍繞核心功能模塊打造出基于特定身份、位置服務的可移動綜合性智慧黨建服務平臺。圖1為西華大學“互聯網+”智慧黨建綜合服務平臺整體設計架構圖。
基于黨建工作的需要和互聯網優越性,構建“互聯網+”智慧黨建平臺可以進一步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精細化管理。高校通過制定統一規范的數據采集機制,確保源頭數據的真實、可靠、適用。在此基礎上,建立全校性的黨組織及黨員信息數據庫,通過對數據庫存儲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形成核心功能模塊。
及時資訊發布。黨建信息的宣傳教育是黨組織發展黨員、培養教育黨員的重要途徑。高校各級黨組織可以通過智慧黨建平臺后臺管理將編輯整理好的各類黨建新聞、公號、文章等及時推送給目標用戶,提醒用戶及時瀏覽,以此提高信息的傳播量。西華大學智慧黨建綜合性服務平臺應合理設計“資訊與互動平臺”,涵蓋信息資訊、通知公告、交流互動等功能模塊。及時發布新聞資訊、黨建工作簡報和黨組織活動采風等信息,黨員可以通過電腦、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號等移動終端第一時間及時獲取,從而有效解決實際生活中黨員獲取通知公告信息滯后的問題。
黨務工作管理。黨務工作管理是智慧黨建系統中最重要的功能,西華大學智慧黨建綜合性服務平臺根據實際工作開展,黨建工作管理板塊主要涵蓋黨組織管理、黨員管理、黨建活動、黨費管理、先鋒模范等功能模塊。黨組織管理模塊寫入全校所有黨組織的詳細信息,根據線下實際情況,對各黨總支、黨支部進行分級管理;黨員管理模塊即“黨員個人數據庫”,通過對每個黨員發展進行過程管理,獲取每個階段的多維度真實數據,從而構建起每個黨員的行為畫像,并定期推送到用戶終端;黨建活動模塊旨在實現黨組織活動的互聯網化,包括三會一課、線上測評、志愿服務、主題活動等黨建活動。授權各級黨根據自身活動開展需要,輸入相應的活動主題、時間與地點、參與人員等信息,即可發布支部活動通知。通知發布后,黨員用戶可通過手機微信公眾號、APP、PC客戶端等移動終端及時獲取并回復;黨費管理模塊即通過與學校財務系統進行數據對接,及時掌握黨費收繳情況。根據財務系統提供的工資收入情況,為教職工黨員提供精準化黨費繳納服務,并實現黨費繳納的便捷化(微信、支付寶等線上繳納);先鋒模范模塊是對黨建成果的集中展現和黨建文化的推廣宣傳,榮譽稱號包括“優秀黨總支”“優秀黨支部”“黨員先鋒”等,主要涵蓋各級黨組織活動成果展示、黨員出勤率、黨務工作落實效果、黨員線上學習情況等指標,通過大數據分析對各黨組織和個人黨員進行統計排名,最終選出優秀代表。
黨建學習管理。西華大學對該板塊的設計應該包括黨員專題教育、自主學習、考試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塊。黨員專題教育模塊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智慧黨建服務平臺,以智能化的手段讓黨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學習包括黨史、校史、黨的重要活動和重大事件、黨課課件和視頻等內容,實現同時支持 Android、iOS、微信公眾號、QQ、HTML5 等輕應用接入方式;自主學習是指為黨員教育提供自主學習系統,建立黨員自主教育學習資料庫,鏈接超星泛雅、超星爾雅、Coursera、網易公開課等國內知名MOOC、微課平臺,提供豐富的在線視頻、Flash、文檔課件等學習資料,學員可通過討論、評價、答疑、考核考試、分享、點贊等多種方式互動交流;考試管理模塊主要包括習題庫、知識練習、在線考試、錯題本、思想匯報、互動答疑等功能。從系統習題庫中生成考試試卷,黨員可進行知識練習和在線考試。同時黨員也可在線撰寫心得體會,向黨組織上交思想匯報。考試的得分情況,思想匯報的次數和質量都將作為推優入黨、預備黨員接收、黨員轉正等發展環節以及評選“黨員先鋒”的重要參照。
黨紀監督管理。針對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發現的違反黨規黨紀、弄虛作假、行為不端、怠政懶政、對黨不忠等不良作風問題,黨員、群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西華黨建”App 、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在線舉報,舉報后系統會根據情況生成舉報單,交由后臺工作人員進行反饋處理;舉報單經后臺處理后,按照事件內容、性質、重要程度等分門別類進入到舉報列表,舉報人可隨時通過舉報單號在列表中查詢處理進度。通過把紀檢工作放在網上,從而實現黨紀監督的實時性和全覆蓋。
其他平臺鏈接。學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接入其他示范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等黨建平臺端口,也可鏈接國內各大知名慕課、微課和直播平臺,豐富平臺的數據和信息來源,提升用戶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優越性能的體現,是后臺管理人員精心維護的結果。西華大學通過構建平臺長效管理機制、網管中心技術支持及維護、建設專門的平臺管理和編輯隊伍等為智慧黨建平臺提供長期穩定的維護和保障。
與此同時,學校要注重品牌效應,并建設推廣。充分利用“互聯網+”智慧黨建平臺的高智能化,開展形式多樣的黨組織活動,融創新性、思想性、知識性于一體,從而促進黨組織正能量的有效傳播,促進黨員、群眾通過智慧黨建服務平臺提升認知踐行效率,促進從嚴治黨教育活動的蓬勃發展,使智慧黨建服務平臺成為學校黨員、群眾接受黨的教育,獲取黨的知識,更新思想認識的新課堂、新陣地。
參考文獻
[1]馮 凱.高校“互聯網 + ”智慧黨建平臺建構對策研究[J]哈爾濱 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5).
[2]寧巖鵬,張玉華.高校智慧黨建 :“面對面”與“鍵對鍵”融合發展[J]人民論壇,2019.
[3]張 巖.互聯網+背景下構建智慧黨建新模式問題研究[J]理論觀察,2018(02).
[4]陳偉,谷國棟.基于”互聯網 +”智慧黨建服務平臺功能設計[J]中國新通信,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