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仁薩·亞森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對小學生智力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數學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目標,創新數學教學模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邏輯思維能力:策略
目前,由于許多學生做數學練習題審題不清楚,在做題的過程中存在慣性思維。同時教師過度追求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給學生反思的機會,學生不能及時對知識進行消化與反思,知識掌握不扎實。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深刻理解與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想象力,幫助小學生養成從多角度認識事物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時,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升思維邏輯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對數學實際問題的探索。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抽象的數學學科變得趣味化,使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具體,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老師在創設情景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創設的情景要從教學目標出發,是為教學服務,教學不能脫離學科。例如,老師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就可以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日相聯系。首先,教師可以學生提問:你們都知道自己好朋友的生日嗎?然后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生日,接著老師就可以提問:同學們是不是你幾歲就會過幾個生日,但是小明同學12歲的時候,為什么只過了3個生日?這樣一下就激起學生的興趣,小學生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就會迫不及待想去學習,老師可以及時引導他們進入新課。再比如,在學習“正方體和長方體”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讓學生尋找教室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生就會發現自己的課本和課桌腿就是長方體,自己使用的橡皮就是正方體,就會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加深對“長方體與正方體”知識的理解。教師創設情景教學能促使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使學生主動學習。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二、重視實踐教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實踐教學,讓學生的手和腦有機結合,學生的思維會更加的活躍,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有利提升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實踐教學的意義,將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結合到一起,深入剖析數學問題的本質,讓學生真正理解到數學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學生需要熟練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結構,老師可以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讓學生沿著棱角剪開,再展開,讓學生數一數各有幾個面?每一個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想一想表面積怎么計算?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可以更好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知識。小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思維創新和邏輯推理都得到提升,有利于發展數學思維。教師通過實踐教學不僅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而且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強化學生數學意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形成與發展,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數學意識進行培養。小學生沒有良好的數學意識,那么他的數感也不會太好,不利于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數學意識進行培養,還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感,將生活內容融人日常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小學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應用問題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通過社會調查,收集整理數據,提出數學問題。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收集的素材提出問題,讓身邊的同學進行解答。這樣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也會感覺非常有趣,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進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提高學生知識技能,加強邏輯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數學知識技能的培養,數學知識技能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老師要幫助小學生不斷提高數學知識技能來,讓小學生熟練掌握運算能力,鍛煉抽象能力。在實際運算過程中能夠熟練靈活的運用運算法則和計算方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例如,教學“兩位數減法”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啟發學生從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時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情景,不僅給學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而且也激發了探求新知的欲望。小學生就會對兩位數的加減法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并形成了完整的加減法運算概念,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學生慢慢地就會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邏輯思維能力。
五、結論
綜上所述,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必不可少的能力。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掌握數學方法與技巧,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理解知識的本質內容,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王恒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探究[J].魅力中國,2020,21(14):162.
[2]李玉平,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9,21(12):175.
[3]袁倩燕,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對策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31(21):665.
[4]蔣燕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21(43):39.
[5]王慧卿,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策略[J].魅力中國,2019,22(4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