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卡西·哈里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階段中,詩詞教學作為學生的重點學習內容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注。但是當前很多教師表示,在開展詩詞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正確地應用教學方法,甚至無法在教學中體現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和連貫性,進而導致詩詞教學工作的開展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和發展。針對以上問題,研究將針對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并且會從學生的角度、教師的角度和課題的角度進行全面的探討,以期能為后續的初中語文詩詞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更好地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詞教學;方法應用
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五千年的大浪淘沙,流傳下來的均為瑰寶。在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于詩詞的學習是學生的重點學習項目之一,學習詩詞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還能帶動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水平的不斷進步。而且,我國的詩詞有著濃厚的民族特色,學生對詩詞進行深入的學習,能夠幫助其全面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特色。但是有學生表示,在學習詩詞的時候,無法對其作出深入的了解,且無法根據詩詞的內容感悟到其中所表達的思想。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詩詞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應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尋找教學中的問題,并且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以此提高學生對詩詞學習的能力和水平,并將詩詞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完整地傳遞給學生,使其能夠得到傳承。
一、以興趣為核心培養學生學習熱情
(一)問題的研究與分析
當前在開展初中詩詞教學的時候,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有限,且對于中華傳統文化中詩詞歌賦的理解能力較弱,進而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無法對其作出有效的掌握和了解,更無法將之應用到未來的語文知識學習中。而且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也只是應用閱讀、理解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詩詞的時候無法提起個人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這一模式的循環下,學生對待詩詞的學習態度變成了“應付考試、會背誦、會默寫、會翻譯”,卻不去思考如何對其進行理解、掌握、應用和延伸。對此,教師需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詩詞學習熱情,以求改變現狀,促進課堂教學效率。
(二)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的策略
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培養,是帶動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與發展的關鍵要素。在此,教師需要利用詩詞內容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引導學生逐漸深入到學習過程中,探索詩詞的特點,發現詩詞的魅力。如,教師在教學《陋室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一種自然、溫和的方式對其進行朗讀,然后可以讓學生想象作者的生活環境和心理,再加上相應的動作。此時,學生很容易被閱讀內容所吸引,而且在好奇心的趨勢下會跟著教師的節奏不斷深入學習該知識內容。當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帶動起來之后,教師便可以對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知識講解,并且要在其中構建一個小故事,將之完全貫穿于整個課堂當中。該方法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以閱讀為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
(一)問題的研究與分析
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詩詞閱讀的教學方法。甚至有的教師表示,讓學生對詩詞進行閱讀時,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只需要讓學生了解其中的詞匯、掌握詩詞的答疑即可。這一教學方法的長期發展,導致學生在閱讀詩詞的時候也是秉承著傳統觀念展開學習,進而對提升個人的語文綜合學習素養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和促進意義。另外,由于當前初中語文課業壓力較大,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時間都非常有限,如果拿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對其進行閱讀,會耽誤教學時間,降低教學效率。殊不知,學生如果對詩詞無法做出深入的理解和主觀上的認識,教師的教學也是枉然的,而且無法讓學生在一遍遍的閱讀過程中體會詩詞的形式和意境。
(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教師在促進學生的詩詞閱讀能力時,需要結合多種手段對其展開分析與研究。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課件等對學生開展詩詞閱讀引導與培養。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正確的閱讀方式是什么樣的,甚至還能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深入體會到從閱讀到朗讀的過程,進而感受到如何利用讀的方式來提高個人的詩詞學習和掌握能力。如,在學習《陋室銘》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話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以此讓學生明白,這句話的閱讀方式為:“談笑/有
——鴻儒,往來/無——白丁”。通過教師的引導,此時學生會對閱讀的方式有所掌握,而且在按照教師提供的意見進行閱讀的時候,會快速地將自己帶入到這一過程中,甚至可以讓學生更快地對詩詞作出記憶,以及體會詩詞的內涵。
三、以氛圍為根本建設課堂學習環境
當前很多教師在開展初中詩詞教學的時候對于新課改的教學模式應用不當,最終導致了課堂教學環境的構建有所欠缺,甚至會造成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失敗。而且,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構建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不能在這一過程中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那么學生未來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將會被大大的限制,甚至無法發揮出個人的學習優勢。同時,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應用差異性較大,最終導致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較為跳脫,進而讓學生無法適應不同教師的教學手段。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作出相應的探索和研究,并且要構建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課堂教學氛圍和課堂學習環境的改善,以此來建設高效課堂的發展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學生在學習詩詞內容的時候,只有掌握如何對其進行學習,以及如何高效學習詩詞的方法,才能體會到詩詞的內涵與意義,才能感受到經過歷史洗禮的詩詞有著深厚的意蘊和魅力。通過對不同問題的分析,以及對詩詞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探討,希望能夠為將來的初中語文詩詞教學工作開展帶來一定的幫助,同時希望能夠借此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信和人文自信。這對于傳承詩詞文化,發揚民族傳統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桂盈.農村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05):99-100.
[2]葉麗梅.初中語文古詩詞誦讀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04):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