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就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的基本內容金進行了概述,其后分析了ESP課程的內涵,最后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課程需求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課程;需求
【作者簡介】陳琪,桂林旅游學院。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的基本概述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開展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會將主要內容集中在如下兩個模塊:一方面,培養并提高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切實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多元化方式策略的運用,培養并提高學生對基礎語法的掌握及運用能力。而針對實踐操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則是為了培養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運用自身對英語的理解和認知,切實解決在實際生活工作中面臨的一系列困境,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學以致用。由此可見,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必須充分凸顯出教學的實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ESP課程的內涵
所謂ESP課程,我們也稱之為專門用途英語課程(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根據調查顯示,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通用學術英語、專業學術英語及行業英語三個主要模塊,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專業的英語知識進行了深入探究和有效分析,將其靈活運用于某一行業領域中,充分凸顯出英語本身的實用性、有效性和專業性。要充分發揮出ESP課程的價值和作用,應用型本科高校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必須立足于真實的教學目標及原理,選擇當前行業專業中真實的案例資料,例如針對會計專業而言,應當對相關科目、賬戶的英語用法進行有效的規范完善。通過這樣的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同時加強其對相關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實現其綜合發展。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課程需求的相關研究
1. 大學英語ESP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問題。為了充分發揮出ESP課程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要推動作用,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首先應當明確ESP課程的重要地位,其主要是立足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進行拓展延伸。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首先應當分析學生的實際需求及英語興趣愛好,根據教學目標任務,科學合理地對內容進行梳理完善。通過這樣的方式,切實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實踐運用能力。由此可見,ESP課程的有效滲透融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進一步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一線優質英語人才,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創業,明確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及職業生涯規劃。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ESP課程是近年來在我國得到重視發展的,由于其發展時間較短,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第一,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對ESP課程的正確認知,對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目標任務,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進行貫徹落實;第二,沒有根據ESP課程建設的實際需求創設相應的專業教材。目前,大多數院校采用的仍然是國外的原版教材,內容缺乏一定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沒有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及教育情況,阻礙了學生對英語的系統化學習;第三,缺乏強有力的教師團隊。目前的英語教學仍然是集中講解理論知識,教師沒有對教學的深度、廣度進行深刻探究,也無法利用英語專業知識解決自身職業發展中所遇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這樣的方式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第四,尚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傳統滯后的教學質量考評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及持續發展需求,也沒有相應的依據對教學體系進行調整優化,導致學習環境缺乏趣味性、積極性,而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ESP教學目標。
2. 應用型本科院校對ESP課程的實際需求。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可以看出,對于應用型本科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大約有55%左右的學生希望能夠將專業英語與普通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探究出綜合型、交互型的課程;而40%左右的學生則希望在開設大學英語的同時,能夠將專業英語作為選修課開設;大約有5%的學生希望不再開設專業英語教學。由此可見,部分學生對于專業英語課程的設置并不滿意,其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出對于職業教學的需求。例如,針對管理專業的學生則應當開展管理英語,而建筑專業應開展建筑英語,專業的差異化特征使得學生對于英語知識技能的掌握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文科學生注重英語的實踐運用,而通過ESP課程的有效開展,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對于理工學生而言,則注重英語知識的寫作,能夠熟練閱讀機械設備中的英文說明書,并了解當前社會中專業化的英語文獻資料。
3.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策略。(1)立足于學生需求開展課程基礎建設。根據上文我們可以看出,ESP課程的有效開展必須立足于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及職業規劃,充分結合其能力需求,對學習目標、學習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同時深刻分析學生對于專業英語的工作使用情況,這樣才能建設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
(2)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理論教學活動。所謂內容教學法,從本質上來講是指在開展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專門學科知識內容的深入探究,實現二者的無縫銜接,以此開展專業知識技能的講解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將語言與專業進行了融合,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實現了語言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課程的創設發展必須立足于實踐教學內容,圍繞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綜合需求開展系統化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了無縫銜接,切實解決了知識脫節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更為科學合理地將其運用于專業工作中,充分地凸顯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特色。
(3)全面遵循語言應用的基本教學原則。ESP教學的有效開展,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了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因此,課程的建設也應充分遵循語言應用的基本原則,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輸出能力,不再將教學目標任務停留在期末卷面成績上,還應不斷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從而有效規避中國式英語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4)不斷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ESP課程要求以某一門課程作為基礎,加強學生在行業領域類的英語專業應用能力。使其能夠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運用專業英語與他人進行良好互動交流。在實踐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對教學的核心問題、重難點知識進行集中性、針對性的講解,加強學生對某一專業理論知識的深入探究及有效論述,從而提高其寫作能力,能夠獨立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
四、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型本科高校在開展大學英語的實踐教學活動中,為了充分發揮ESP的價值作用,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需求開展課程基礎建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理論教學活動,全面遵循語言應用的基本教學原則,不斷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曉梅,李永霞.轉型期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課程模式探究[J].甘肅高師學報,2017(8):55-57.
[2]盛冬梅.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ESP課程模式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28):3-4.
[3]胡蓉.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ESP課程群的建構[J].時代教育,2016(5):46-46,49.
[4]梁遠春.ESP課程體系視野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銜接模型構建[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04-109,113.
[5]劉婷婷.ESP課程體系下大學英語教學連續體模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
[6]趙衢.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EGP+ESP模式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