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迎春
摘 ?要:自主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優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多面發展。所以,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當運用多種方式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提高自主學習積極性,并獲得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能力;培養方式;教學研究
學生是學習的主力,但在以往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度較高,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和督促下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狀態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他們的素養發展。所以,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對學習改觀,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并進行自主學習。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是他們取得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素質教育對他們的要求。基于此,教師需要在進行數學教學設計時,研究整個教學過程,找出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環節,并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得到不斷地發展提升。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部分入手來對在初中數學中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自主預習
預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然而在以往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對預習并不是很重視,即使預習也只是對數學教材進行簡單的閱讀,這樣的預習效果有限,學生能力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所以,對于數學自主預習,教師應當進行一定的規劃。也就是說,教師應當給學生設計預習目標,預習目標可以對學生的預習進行一定的約束,也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應當在預習中學習哪些內容,學到什么程度。這樣不僅可以優化預習效果,也可以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有理數”的教學時,學生進行了自主預習。對于他們的自主預習,我提出了幾點要求。具體而言,要求一: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規定自主預習時間;要求二:明確什么是有理數;要求三:對有理數進行分類;要求四:探究有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這些具體的要求,學生的自主預習會更加明確。并且,為了強化他們的預習,我告訴他們會在課堂教學中對他們進行抽查,回答較好的學生會得到一定的獎勵,相應的,回答較差的學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獎勵和懲罰機制的設立激發了學生的自主預習動力,他們的預習效果較好。所以,教師應當精心進行預習設計,讓學生在有效的預習中獲得自主能力的發展。
二、自主探究
探究是學生自主能力鍛煉的重要方式。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多來自于教師,在自主探究中,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來自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這樣得來的知識學生會記得更牢,運用得也會更加嫻熟。所以,教師應當在數學教學中多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對他們的自主探究進行一定的強化。也即是說,自主探究應當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自主能力自然也會得到強化。
例如:在進行“展開與折疊”的教學,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這次的自主探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動手操作,即學生需要親自動手制作正方體和長方體,并利用自己制作的正方體和長方體進行展開與折疊操作,對展開與折疊形成一定的認識。第二部分是建立在第一部分之上的教材閱讀分析,也就是說,學生需要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探究來驗證自己的操作與猜測對不對。這次探究時間為二十分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利用時間,我會分別在時間過半和時間剩下五分鐘的時候進行提醒,便于學生對剩下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生的自主能力會得到提升。
三、自主評價
評價有助于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繼續發揚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劣勢,對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對自己數學學習進行評價,同時還需要讓他們養成自主評價的習慣。并且,為了讓自主評價發揮出應有的效果,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評價進行一定的指導。也就是說,學生習慣于對學習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教師需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過程中評價的重要性,并從多個角度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例如:對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在基礎的探究教學結束之后,學生進行了自主評價。在他們的評價開始之前,我提醒他們對自己的整個學習過程回顧,找出自己在學習中做得較好和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有了這樣的語言提醒,學生的評價效果較好。比如,有學生將自己的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寫了下來,并寫出了下一次應當怎么做,如計算出錯較多,下一次應當適當放慢速度,保證正確率。通過這樣的自主評價,在下一次的自主學習中,學生的出錯率會降低。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強,自主學習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總之,教師能教給學生的知識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知識擴展與豐富還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所以,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能夠自愿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和分析。久而久之,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數學素養都會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廣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數學教學通訊,2017(17):70+78.
[2]錢里紅.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高新區,2017(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