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語逐漸展現出了重要的教學地位。但是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很多問題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們的口語水平有限、得不到提升;學生們在課堂上大多數時候都比較沉默,不愿意開口讀英語,導致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比較吃力;而且學生們與教師的課堂互動較少。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們應該好好思考如何進行調整,本文針對這些問題與各位教師共同探討解決方案,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語篇教學
【作者簡介】陳倩倩,浙江省金華市湖海塘小學。
核心素養作為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向,在各個學科都展示出來了強大的作用。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包含的內容較為具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們綜合能力的培養,把培養學生們的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核心,提高自己的英語語篇教學能力。
一、小學階段核心素養下英語語篇教學是什么
小學的核心素養不僅僅包括學生們的核心素養,也包括了教師們的核心素養,只有教與學雙方的綜合素養提高,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們在學科認知上能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學習學科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完善更多的能力與知識體系。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應該初步從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進行學習、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圍繞這幾個要求為學生們設計教學方案,讓學生們能夠更加高效的掌握這幾項能力,從而對學科知識有更加正確的認識。語篇教學不只是要提高學生們的英語語篇能力、增加學生們的英語詞匯量,還要增加學生們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認知能力,讓學生們在讀到一篇英語文章時能夠理解文章中的文化背景,而不僅僅是了解文章或者句子的結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們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核心素養。高效課堂對于教師的教學要求也同樣很高,教師在課堂上應及時從學生那里尋找反饋,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們積極的觀念,注意不要過分討論教,而應該多多討論學,與學生之間要學會交流,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唱獨角戲。高效的課堂只有讓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才能有更好的成效。
二、基于核心素養教師應該如何進行語篇教學
1.教師與學生們積極互動,重視起學生的語篇意識。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學生們平時說的以及接觸的都是漢語,英語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以及考試接觸的內容,因此學生們普遍對英語具有陌生感,也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而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只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針對語篇教學來說,教師涉及的知識較少,學生的語篇意識就很難得到培養。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學生們只有敢說才能夠更好地學習英語,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每個英語句子結構背后的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語篇能力。
針對學生們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沒有充分接觸英語的條件,筆者建議各位教師可以多多組織英語口語比賽,比如:教師在講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my family一課時,可以讓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學生進行對話,分別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組成,等學生們說完后要激勵學生們以后多多進行口語練習:“這幾位同學讀得非常好,聲音也很洪亮,大家是不是應該向他學習呢,我們應該為他鼓鼓掌,我們大家對他進行一下鼓勵吧!”然后組織下一組同學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句子接龍等游戲環節,比如:教師在講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my school時可以設計句子接龍的游戲環節,從班級最左邊第一排的第一位同學開始,每人讀一句一直往后讀,第一排讀完了第二排接上,課文內容讀完一遍了再接著讀,直到所有的學生全部讀完。如果有接不上課文內容的同學,要接受一個小小的懲罰。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們上課的趣味性,而且還能使學生們上課的時候處于一個緊張的狀態,更能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
2.分層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實行不同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最先出現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是為了應對大批移民兒童的進入而提出的教學方法,其能讓不同背景下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學習知識點。雖然對于分層教學的看法有利有弊,但是只要教師們在實行的過程中關注正確的方向,分層教學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來說就是一個重要的方式。而在小學英語課堂實行這一方式,可以使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科更加具有學習的積極性,也能使學生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有好的發展空間。所以,根據不同特點及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很有必要,教師要把英語當成一門藝術去淋漓盡致地發揮,在教學課程中融入新理念,從而促進學生們的英語學習以及在這一學科上的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他們的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的差異。教師們應該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的方法古今中外都有,比如:“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等,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們就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不僅僅可以讓每個學生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礎要求,而且也可以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使得學生們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愉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和教師的合作效率。比如,教師在講四年級上冊Unit 6 Meet my family時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講述自己對于西方家庭的認識,讓學生們之間互相交流,了解到不同角度下的西方文化,增強學生們的語篇能力。
3.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的英語文章,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學生們的語篇訓練不僅僅只有課內文章,課內語篇訓練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們個人的發展要求的。所以,教師應該多多提倡學生們去進行課外閱讀。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不夠,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好,讓家長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從旁協助。教師也可以組織相應的一些活動。
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里組織班級閱讀日,在這一天讓學生們每個人拿出自己的英語課外書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換,教師也可以在閱讀日朗讀一些課外書的片段,如Town is by the Sea、King of the Sky、The Song from Somewhere Else、Thornhill等等。課外的英語文章與課內的文章一樣都可以訓練到學生們的語篇能力,讓學生們能夠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提高學生們的語篇能力。教師應該讓學生們養成把課外閱讀當作課內閱讀一樣重視的習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每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明燈——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們積極拓寬自己的閱讀范圍,當好學生們的指路明燈。
總之,小學階段的英語語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著眼于學生們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已有的科學教學方式,讓學生們能夠更加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世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語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培.讓口語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綻放美麗[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1).
[2]翁玉英.小組合作探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111-112.
[3]施婧婧.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科研, 2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