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果 周勝男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在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閱讀教學與英語核心素養相結合,要求教師要根據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與優化,從而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方式,本文根據目前核心素養教學下的初中英語課堂,針對教學策略與課堂設計,提出部分解決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策略與方法
【作者簡介】郝果(1977.10-),女,湖北棗陽人,海勝中學,中教一級;周勝男(1987.06-),女,湖北棗陽人,海勝中學,中教二級。
初中英語作為初中生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初中英語課堂是學生真正接觸英語語法、詞法的課堂,而英語教學與英語閱讀教學密不可分,教師需要充分分析傳統教學過程中所帶來的弊端,進而轉化教學觀念,充分利用英語核心素養,優化現有的教學設計,使得閱讀教學更加理性化,增強實踐性和探究性,使得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實現英語核心素養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融合。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概述
核心素養,指的是初中生應該具備,同時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是初中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初中學生獲得終身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語言能力”“文化藝術”“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四大方面組成了目前的英語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抓住這四個關鍵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使得學生能夠讀懂英語、聽懂英語、理解英語、會說英語,并且了解英語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運用一定的學習手段來提升自身的能力,更要勇于探索與實踐,將英語學習與生活相融合,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價值觀。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的策略分析
在傳統教的學過程中,英語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教師在課堂中進行知識講解,對于英語閱讀教學較為忽視,通過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將大量的知識教授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在潛意識中所形成了“掌握了這些知識就代表英語的學習已經很好了”的錯誤想法。因此,教師需要重視英語閱讀教學,轉變上課主體目標,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實現英語閱讀下的核心素養教學。
1.充分挖掘課本內容,實現教與學深度融合。以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課本中的對話與文章通常都只是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閱讀,隨后集中時間講解生詞與語句語法,對所涉及的語句單獨拿出來進行分析,脫離了課本上下文的材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只能跟隨教師,缺少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想要實現核心素養教學,教師需要立足于課本,帶領學生對課本中所涉及的對話與文章進行充分分析,盡管許多文章的對話較為簡單,但是通過對話可以使得學生能夠體會人物所處的環境以及內心的狀態,從而能夠理解詞語和語法運用的時機。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Can you play the guitar》章節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本文章在課堂中開展教學。
首先,教師要講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與重點語句,并注重為學生介紹can這一情態動詞的用法,為學生后續英語閱讀奠定基礎。在section A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擬對話的方式,兩個人一組去模擬社團招新場景,讓學生充分掌握一般疑問句的設問和回答;還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前提出“你對Can有哪些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在閱讀中體會Can的用法。其次,當學生完成文章閱讀后,教師可以隨機指名學生解答問題,引導學生在實際探討中對本章學習“can”重點進行延伸與探討,如此可以提升學生回答的積極性。而在學習section B時,則應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閱讀每個人對自己興趣的介紹,讓學生在閱讀時著重掌握句式。最后,在學生回答問題完成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再次閱讀文章,并詳細分析文章中can這一情態動詞的用法。
2.利用小組合作方式,強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傳統教學過程中的課堂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主講,學生主聽,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大量的課堂時間被教師用來講解知識,進行對應的練習。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很難理解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大多情況下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課堂缺少活躍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則能夠轉變課堂主體對象,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得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與交流,并在探究中掌握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引導與管理才能夠發揮最好的課堂效果。
例如,在進行九年級上冊《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章節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進行分組教學,讓學生以小組方式完成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閱讀課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對于文章內核進行了解,本章節涉及poem“Mom knows best”,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的研究與研討,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短語和句子的理解,而在section B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不閱讀問題,而是對漫畫進行一定的猜想,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調動能力,學生也能夠在講解時核對自己的想象內容和文章內容有哪些出入,從而提升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簡要探討,讓學生對于課文進行縮寫或者對文章內容進行提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情景對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should用法的理解。最后,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對話示范以及should語法講解后,要求小組內的學生使用should進行交流。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需要走下講臺,進入到學生中,及時指出學生交流語句中should的錯誤用法。
3.積極開展實踐探究,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實踐探究能夠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教師可以將課堂分成授課課堂和實踐探究課堂,實踐探究課堂每周一次,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課外文章,并且了解有關英語的文化與知識,使得學生不僅能夠學到英語知識,更能夠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對文化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從而實現核心素養中的“文化藝術”教學;同時,教師也可以帶領同學觀看電影短片,體會文化特點,使得學生能夠從對話中了解英語的交流方式,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把握停頓與文章大意。
例如,可以帶領學生觀看《查理的巧克力工廠》這一奇幻題材電影,通過有趣的電影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在帶領學生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比較好的詞句,可以停下來帶領學生共同學習,并教授學生一些特殊詞語所蘊含的歷史背景與故事。通過這種方式間接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學習英語報刊中的小短文,通過速讀的形式迅速掌握段內主旨,讓學生善于抓住文章的中心詞匯以及主要時間線,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4.運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強化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當下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對于一些英語對話短文,可以利用PPT逐步向學生展示,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以及英語閱讀能力,對于英語文章的閱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文章中較為重點的詞匯和句子用不同顏色進行標注,使得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文章中的知識有多了解,在講解過程中善于抓住重點內容。
總之,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核心素養教學的原則,改善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的地方,要轉變課堂主體,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課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質疑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林碧蓮.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情境教學設計例談[J].當代教研論叢,2019,062(02):124.
[2]王得娟.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探究[J].校園英語,2019(13):176-176.
[3]黃亞文.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校園英語,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