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寧
摘 要: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文學功底、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關鍵時期,加強傳統文化教學非常有必要。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在閱讀感悟、語言應用和寫作技巧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傳統文化滲透,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傳統文化,進而提高學生文化素養水平,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本文針對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探索,并且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教育
國外文化的輸入給國內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使得傳統文化的弘揚愈發成為一件緊迫的工作。學生不僅是國家建設的棟梁,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的主力軍。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水平,還可以實現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和發展。
一、深入的體會文本所傳達的傳統文化
新時代背景下,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概念越來越模糊,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優秀文章,這些文章文本優美、情感真摯,承載了大量的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真摯的情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必須深入的挖掘教材資源,以最合適的方式將其呈現給學生,適當引導,讓學生可以和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實現文化的升華。比如在對高中語文課文《荊軻刺秦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從心中刻畫出荊軻敢于反抗的秦國暴政的形象。在殘暴的秦國統治下,國家處處民不聊生,在這樣的背景下,荊軻為了百姓,他制定了刺殺秦王的計劃,雖然知道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仍然決心執行,這樣的勇氣體現了荊軻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同時學生的情操也得到陶冶。
二、合理的應用縱向拓展教學模式
縱向拓展模式的通常適用于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者表達方式和思想情感相似的作品上,該模式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已經學過的課文和當前學習的課文之間的聯系,達到內容拓展的目的。應用該模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還可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的感受文化的熏陶。比如,在開展《寡人之于國也》這一篇文章的教學工作中,首先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明白“仁政”和“愛民”思想是該文章主要滲透的傳統思想,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 “愛民”這一含義,宣揚了臣子敢于納諫的精神。為了實現課程的拓展,教師可以將這篇文章和《鄒忌諷齊王納諫》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古人勸誡君王的方式。這類縱向拓展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感悟中華傳統文化,以此為基礎,探索和學習更多的知識和內容。
三、創建良好氛圍,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傳統文化
語文學科內容十分豐富,授課形式也多種多樣,在滲透傳統文化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的教學方式有很多。根據現代教育心理學相關觀點,課堂氛圍會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概括來說,教學環境由兩方面內容構成: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教學氛圍屬于精神環境的范圍,只有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想要更好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必須依托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打造富有活力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從而提高語文最終的學習效果。而良好的傳統文化課堂氛圍的創設需要借助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去實施,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教學設備、教師環境,軟件部分主要包括教師的引導,教學情境等。比如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營造傳統的文化氛圍,教師在閱讀詩詞的時候可以配上具有傳統風格的音樂,將硬件和軟件結合起來,為學生打造適宜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方式感受傳統文化內容。如,在對《孔雀東南飛》這篇文章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著學生用書法作品或者國畫裝飾教師環境,然后在學生朗誦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配上《孔雀東南飛》這首樂曲,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文章主人公的感情以及文章所傳遞的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展現文章內容和情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體會,從而獲得更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四、結語
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參與。在所有的途徑中,加強傳統文化在教學工作中的滲透是最為有效的。為了達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教師在具體教學工作中,必須圍繞教材內容,廣泛的進行經典鑒賞和閱讀,深刻的體會漢語思維的表達方式,然后應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內容,感悟文章傳遞的情感,激發學生傳統文化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深厚的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朱厚霞.淺析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開發[J].教育現代化,2018(8):358-359.
[2]田新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J].文學教育(上),2017(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