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新權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農村學校的教學改革也在有序開展和進行著,只有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多數學生都公認的難點就是寫作難,這一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效率。當前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點任務就是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針對這一任務,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更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寫作,進而不斷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作文教學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將所看所得所想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并將學生的情感與作文進行融合,讓作文更加生動,突顯情感色彩,進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基于此,對于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來說,其自身的教學資源本就有一定的不足,所以教師更應該要從現狀出發,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靈活應用多樣化的作文教學方法,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一)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的教學方法運用不當
一直以來,農村小學語文作文中,教師都深受應試教育影響。這種落后的教學理念,一直限制和影響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無法有效地在短時間內撼動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往往為了讓學生取得更高的分數,而始終堅持“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思想和方法,讓學生對優秀的范文進行死記硬背。這種錯誤的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影響了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學生的寫作素材少
在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就比較落后,沒有注重去為學生豐富寫作素材,無法及時的跟上社會的發展趨勢。學生的寫作素材稀缺,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甚至還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水平。
(三)農村小學生的閱讀范圍受限,導致寫作水平受阻
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不同,所以決定著當地農村教育教學條件的差別。鑒于部分地區經濟水平比較滯后,相對于經濟寬裕的地區而言,教學設備陳舊、圖書資源匱乏。有的學校即使上級教育部門提供大量的閱讀資料,但是因為沒有專門的閱覽室或專職的管理員,學生的閱讀機會大大地減少。這樣的閱讀,使學生在寫作中無從下筆,不知如何進行寫作,思維受阻,不能暢通。而教師在學生閱讀范圍受約束的情況下,也不能把握寫作教學的真諦,無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導和教育。學生在寫作中總是感覺“心中無物”,不能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阻礙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從學生周圍的生活入手,為學生寫作提供豐富的教學情境
生活中包含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只有在學生的周圍發掘出無限的信息,營造濃郁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和體會到充足的生活氣息,學生的寫作視野才會更加地寬廣,在寫作中才會放飛想象力,展翅翱翔在寫作的天空里,從而有效地縮短生活與寫作的距離,讓生活融入寫作中,在寫作中充分體現生活,從而實現生活向寫作的轉化。小學語文教師在開設寫作課堂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展示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畫面,把生活中真實的場景轉變為學生作文中生動的文字,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完成作文,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比如:讓學生寫一篇描寫家鄉的美麗景色時,可以從春夏秋冬四季,營造生活化的氛圍,讓學生欣賞到春意盎然的春風、陽光明媚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以及白雪皚皚的冬天,創設出學生所喜歡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利用所觀看到的美好場景,用所掌握的優美詞句,描繪出來,從而真正實現生活與寫作的完美融合,以推動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從農村獨特的自然美景出發,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
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作文都是從實際中來獲取的。只有就地取材,結合學生的實際選取農村大自然的美景,學生才會真正感受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精彩有趣的田園生活。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農村獨特的自然優勢,時常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激發學生內心潛藏的寫作欲望。讓學生成功地找到源源不斷的寫作動力,挖掘出強大的創作靈感,把點點滴滴的自然景色與學生的寫作緊密聯系起來,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地完成寫作任務。比如在讓學生學寫說明文的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帶入到自然界中,觀察動植物的變化特征和規律,并以此為題材,設計出自己所喜歡的題目,把自己所看到的自然景色寫到作文中。在這樣的寫作背景和環境下,學生的寫作思維不斷地擴大,視野逐漸拓寬,在描寫事物變化的過程中,更加詳細、具體,內容更加充實,相應地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得到提高了。
(三)開展絢爛多姿的寫作活動,調動學生的寫作激情
課堂是學生的,而寫作教學的課堂更是與學生緊密相連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在寫作教學中,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寫作活動,才能讓學生的情感更加充沛,精力更加充實,最終寫出更具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教師可以根據當地的發展狀況,在果園內開展各種形式的采摘大賽,或者讓學生進入到田間地頭,參與農民的種植活動,然后在學生親生經歷后,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另外通過不同的精神文明實踐活動,像書法比賽、朗讀比賽、唱歌比賽等活動,寫一寫新農村、新農民的新景象,讓學生的寫作激情得到充分的激發和調動。
三、結束語
總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應因地制宜,讓教學適合學生的口味,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慧琴.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11(04):148-149.
[2]楊世蘭.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01(1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