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會
摘 要: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大多數教師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旨在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能力。基于此,作為一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應從遵循新課改教育理念的角度分析教學策略,從而帶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力求實現在新課改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在傳統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廣大教師因為學生有中考的壓力,常采取題海戰術的策略授課,希望學生可以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但如今早已不是應試教育理念的時代。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應努力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改下分析可行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求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綻放初中數學精彩課堂的目的。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新課改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作以下幾點分析:
一、導入優質問題,提高學生探究興趣
優質問題在傳統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中也曾有過,只是被包含在了題海戰術當中,這使得學生的無法感受到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所以致使課堂教學質量沒有得到良好的提升。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導入優質問題于課堂之上,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其可以對數學知識有充分理解,從而達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節時,首先,我引導學生閱讀了章前問題,對學生提問道:“這個方程屬于我們學過的某一類方程嗎?”于是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復習了方程、元與次的概念,讓學生嘗試為新方程命名。從而使學生初步了解了要學習的新知識。然后,為了加深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讓學生自主創編問題情境列方程,從而以有效的引導使學生體會到了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畫實際問題的重要數學模型。之后,我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例題,使學生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引學生學習了如何將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最后,我引導學生梳理了學習內容,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導入優質問題,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在新課改背景下充分達到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聯系生活背景,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數學是從生活中所研究出的一門學科,所以聯系生活背景展開教學實踐活動更易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學習價值。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懂得聯系生活背景,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所學知識是具備現實意義的,從而實現培養學生應用意識,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圓》這一節時,首先,我與學生交流了在現實生活中關于圓的物品,從而在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民主課堂氛圍的基礎上順利導入了新課。然后,我著重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做了分析,幫助學生明確了圓的定義,要求學生思考圓是怎樣畫出來的,于是使學生對圓的相關元素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之后,我檢驗了學生對弧、弦、優弧、劣弧、半圓等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利用圓的知識解釋了一些生活問題,加深了學生對圓的理解。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聯系生活背景,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圓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切實在新課改下實現了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創設直觀畫面,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教育領域中有了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和學生也因這一優質的教育資源減少了壓力。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懂得珍惜多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畫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直觀畫面下主動去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完成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任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圖形的旋轉》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復習了平移、軸對稱的相關知識,從而導入了新課課題,并以多媒體技術動態地演示了圖形旋轉的過程,引入了圖形的旋轉的定義。然后,我通過慢速播放圖形的旋轉,引導學生從定義的角度得出了旋轉的一些性質。之后,我引導學生做了鞏固練習,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認識到了影響設計效果的三個因素:基本圖形、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創設直觀畫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使學生有了對圖形的旋轉的充分認識和理解,從而在新課改下高效完成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任務。
總而言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在新課改的實施與發展之下已是刻不容緩。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把握這良好的教育時機,勤于創新教學策略,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蔡添生.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方法分析[J].學周刊,2015(36):80.
[2] 謝衛萍.淺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內在動力[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