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韶 肖桂英 潘晶


【摘 要】目的 探討目視化健康教育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us Embolism, VTE)認知與依從性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6月-1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符合納入標準的80例PCI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方法干預,試驗組采用目視化健康教育干預。采用自制PCI術后患者預防VTE認知與預防行為依從性問卷及滿意度調查問卷于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進行一次測評。結果 干預后,試驗組自制PCI術后患者預防VTE認知與預防行為依從性問卷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對健康教育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結論 目視化健康教育在PCI患者中運用,可有效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對預防VTE認知、依從性及健康教育滿意度,從而降低VTE的發生率。
【關鍵詞】:PCI;靜脈血栓栓塞癥;健康教育;目視化;認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65.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疾病譜已發生變化,冠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PCI是目前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PCI 術后患者由于活動受限、臥床時間長、拔除鞘管時的人工壓迫或加壓包扎、術肢制動,部分患者進食少、血容量不足,血流緩慢,使血栓形成的風險增加,VTE發生率高達5.00%~35.00%[1]。VTE包括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動脈血栓栓塞癥(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住院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導致患者圍術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有研究證實,自2007年~2016年期間,中國的VTE住院率增加五倍以上[3],如若早期進行血栓形成的各危險因素的檢測以及給予相應的有效的護理措施干預,可有效促進下肢靜脈血液流動,控制DVT的形成及發展,降低VTE發生率[4]。這就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幫助患者熟練掌握預防VTE知識,還需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減少致病風險因素、采取機械和(或)藥物預防的方法并堅持[1]。但目前,國內關于VTE有關健康教育研究多集中于外科手術患者,內科患者相關研究不多見,特別是針對PCI術后患者VTE研究更是未見。冠心病患者多為年老患者,由于其記憶力與接受能力都有所降低,常規口頭宣教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本研究選取2019年6月-1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符合納入標準的80例PCI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中40例患者采用目視化健康教育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1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符合納入標準的80例PCI患者為研究對象,病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5],并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者;②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單支或多支血管病變,靶病變狹窄≥75%,有行冠脈內介入治療的指征且已行PCI術;③過去8小時內沒有新發或再發胸痛、心律失常或心電圖改變者;④無明顯心力衰竭失代償征兆者;⑤入院6h內,Caprini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評估量表≧2分者;⑥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或無法溝通者;②入院時已經并發VTE者。8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 兩組患者治療方法與健康教育內容一致。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健康教育,即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口頭健康教育及發放文字手冊的方式根據病情對患者從預防VTE血栓的目的及重要性,健康教育內容包括DVT發生原因、高危因素、危害、臨床表現、預防知識、戒煙戒酒、飲食;告知其物理預防干預方法:指導患者家屬給患者下肢按摩,告知患者定時翻身、深呼吸、足踝運動等方法;藥物干預,遵循醫囑告知患者及家屬藥物使用方法、不良反應觀察、定期復查等。
1.2.2 試驗組采用目視化健康教育干預,具體如下。
1.2.2.1 成立目視化健康教育干預小組 成立由心血管內科護士長為組長,心血管內科醫生1名(要求碩士學歷或以上,主治醫師或以上職稱,有心血管內科臨床經驗5年或以上)、5名心血管內科護士(本科或以上學歷,護師或以上職稱,有3年或以上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經驗)為組員的目視化健康教育干預小組。小組成員主要職責:小組成員共同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制訂完善目視化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內容的目視化處理;目視化健康教育方案實施的培訓;目視化健康教育方案落實與效果評價。
1.2.2.2 目視化健康教育方案制定 由小組成員共同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在預防VTE相關內容要求的基礎上,根據PCI患者特點,采用循證護理的方法一起搜集查詢整理預防VTE的健康教育知識資料,并結合醫院制定的《預防VTE指南》要求進行目視化健康教育內容篩查、目視化處理方法確定等。PCI患者VTE預防目視化健康教育方案制定后,再與1名主任醫師共同改進,制作出圖示及指導床上下肢運動的視頻,保障內容通俗易懂。
1.2.2.3 健康教育內容的目視化處理 ①制作圖譜與健康教育資料 健康教育手冊內容包括文字講解外,畫面豐富、圖案標志明確并且生動形象,內容易懂,譬如借助全身靜脈解剖圖,圖文結合闡述預防VTE的重要性;將戒煙戒酒、飲食的選擇、定時翻身、腿部抬高、踝泵運動及按摩等VTE預防措施均采用圖示的方式。②制作VTE預防警示牌 制作以淺紅色為底色,黑色字體VTE預防警示牌,“防深靜脈血栓”字體相對加粗加大,懸掛于患者床頭。③制作VTE預防健康教育小處方 制作以淺綠色為底色,黑色字體VTE預防健康教育小處方,小處方上內容為PCI患者VTE預防幾點重要內容,且將預防措施圖示、靜脈解剖圖及相關知識注解打印在健康教育小處方卡上并塑封至于患者床頭柜,便于患者及家屬隨時取用。③功能鍛煉視頻制作:研究顯示[6],深呼吸、足踝運動(足踝伸 20°屈 45°)及深呼吸+足踝運動同步進行三種方式均能增加股靜脈血液流速,但后者效果最為顯著,促進作用最強。小組成員共同錄制深呼吸+足踝運動動作步驟及注意事項視頻,在制作視頻過程中配備了背景音樂、解說、圖片、短片錄像及字幕[7]。
1.2.2.4 目視化健康教育的步驟 借助圖示給患者講解VTE預防的重要性及措施,邊觀看深呼吸+足踝運動的視頻邊跟患者一起功能鍛煉,并進行指導,掌握動作
要領,以患者能耐受為度,2-3min/次,2-3次/h,并做好記錄。健康教育時間為15min。之后將塑封的圖示放置于病房健康教育欄,深呼吸+足踝運動的視頻發至患者手機微信,便于患者反復觀看。
1.3 效果評價
1.3.1 兩組患者VTE預防認知與依從性評價 本研究采用自制PCI術后患者預防VTE認知與預防行為依從性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該問卷包括預防VTE認知與預防行為依從性兩部分,其中預防VTE認知包括VTE的定義、VTE形成的結局、功能鍛煉的時間及方法、VTE高危因素識別等,共20個條目。采用二分法計分,答對計1分,答否計0分,總分為0-2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VTE預防認知水平越高;預防行為依從性包括戒煙戒酒、飲食的選擇、定時翻身、腿部抬高及按摩、深呼吸+足踝運動5大依從性測評項目,依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及病情針對性選擇項目進行評估,完全沒不到為0分、做到部分計1分、完全做到計2,總得分后除以患者評估項目數,均分分值越高,提示該測評患者治療依從性越好。該問卷經專家會議法測得該問卷內容效度為0.601,20名患者預調查,測得本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77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由小組成員于兩組患者入組時與出院時各進行一次測評。
1.3.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調查 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預防VTE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否詳細完整、指導的方式方法、知識學習的難易程度3個方面進行評價,出院當天發放,現場回收,采用 Likert5 級評分,患者回答非常不滿意、不滿意、滿意、比較滿意、非常滿意即可,依次賦值0~4分,0分為非常不滿意,4分為非常滿意,滿分12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2.0 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干預前后的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VTE預防認知與依從性比較,見表2和表3。
2.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比較,見表4。
3 討論
3.1 目視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PCI患者預防VTE認知與依從性
目前,研究表明國內健康教育方法普遍較單一,以口頭宣教為主,護患溝通健康教育效果主要取決于患者的接受能力和護士表達能力[8]。常規口頭健康教育隨意性較大,多無固定的計劃和提綱,易遺漏,而且傳統的發放文字資料方式內容詳細但枯燥、無趣,難以吸引患者注意力而影響患者理解記憶[9],影響健康教育效果,導致PCI患者預防VTE認知與依從性水平均不高。本研究結果表1和表2顯示:干預后,試驗組自制PCI術后患者預防VTE認知與預防行為依從性問卷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目視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PCI患者對預防VTE認知與依從性水平,這跟國內學者研究結果一致[10]。分析原因:健康教育目視化使健康教育方法多樣化,且圖示、視頻制作簡便、經濟,把繁瑣的文字變成層次分明的圖示,功能鍛煉運動動作轉化為視頻,突出重點,能充分調動患者的視覺、聽覺和參與熱情,促進患者對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0];另一方面,拍攝簡短視頻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圖示更是操作簡單,若內容更新可迅速更換,制作成本低廉。圖示和視頻均可反復使用,并可隨身攜帶進行健康教育,十分便捷。VTE相關知識及預防措施圖示掛于病房顯目處,功能鍛煉視頻發到患者或家屬的手機上可供患者隨時使用,提高指導效果,從而提高預防行為依從性;再者,本研究自制設計的圖示是結合老年患者的特征,把對老年患者來說非常抽象的VTE相關知識、預防措施及功能鍛煉用自制的圖示和視頻,使之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易于老年患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形成獨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者對宣教內容的認知、掌握以及運用。
3.2 目視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表3表明,試驗組患者對健康教育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目視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分析原因:一方面,圖示和視頻的使用可以使患者的健康教育的知識理解更有條理性、系統性,加深對健康教育知識的記憶,提高患者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另一方面,護士可以根據圖示、視頻有計劃地進行講解使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層次結構更加清晰,能及時提問和回答,使護患互動得到加強。而且在給患者時間消化知識的過程中,比護士常規一味地對患者進行灌輸性健康教育的方式要好,這樣患者才能深入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從而提高病人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周海婷. PCI術后患者VTE風險因素評估及對健康教育指導意義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8.
[2] 李海燕,植艷茹,王金萍,李蓉,張玲娟,景在平,谷涌泉,葉春婷.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護理及管理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37(02):44-47.
[3] 門劍龍,任靜.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危險因素和危險分層診斷[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9,18(01):10-15.
[4] 徐園,楊旭,王曉杰,等.國內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0):1222-1225.
[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循環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 : 710-725.
[6] 趙婷,庫洪安.以深呼吸為節拍引導足踝主動屈伸運動對下肢靜脈回流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04):69-71.
[7] 彭欣薇,胡芳英,晏萍,唐靜玉.目視管理在社區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3):4733-4734.
[8] 吳海英,金紅芳,宋亞軍.圖片手冊應用于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 J ].護理學報 ,2012, 19(6B):72-73.
[9] 馬小花,楊西寧,梁盼,朱小娟.圖示法在小兒霧化吸入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9,16(04):318-320.
[10] 滿曉潔,高海波,肖靜.健康教育信息目視化處理對兒科住院患者知識與依從性的提升效應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