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玲
摘 要:口語交際在于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在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關注互動情境的搭建,激活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循序漸進地融入口語指導方法,讓學生會說、樂說、敢說。
關鍵詞:小學;口語交際;互動情境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5C-0069-02
口語交際離不開具體的言語情境,特別是在低年級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依托情境創設,增進學生口語互動,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展開多樣化口語交際訓練活動,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課標要求“要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在情境創設時,教師要激活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等多方互動熱情,圍繞聽說訓練,完成口語教學目標,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發展言語表達素養。
一、以話題交流為手段,激活學生口語表達熱情
做一件事,需要從興趣入手。在低年級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要創設多樣化情境,以貼近學生的話題來激活學生參與交際表達的熱情。學生只有“想說”的熱情,才能推進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情境創設,興趣引領
低年級小學生充滿了好奇心、探索欲,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要順應小學生心智特點,以趣味化情境來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如引入圖片、插入視頻、播放音樂、開展劇情表演活動等。
在學習“請你幫個忙”口語訓練時,我們以“借筆”為話題,構設借筆情境,讓學生通過對話來完成借筆任務。在“借筆”過程中,言語表達不當,借不到筆;使用有禮貌、態度真誠的話語,才能借到筆。在學生表達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態度的轉變,把問題表達清楚,請求別人幫忙時要禮貌。
在學習《春天里的發現》后,我們抓住對春景的熱愛,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通過導入春景視頻,讓學生觀看生機勃勃的春色美景,引導學生抓住春景的特點來描述。如春的顏色、春的形狀、春的想象等等,可以聯系燕子、飛鳥等,讓春景畫面更生動。
(二)貼近生活,增進表達
口語交際訓練,往往從話題情境創設中,讓學生有話可說。抓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契機,以學生生活體驗情境為例,讓學生通過口語表達,來增進話題交流。
在學習《我該怎么辦》時,我們以學生家庭生活場景為例,描述如下:星期天的早上,小明起床后,邊吃媽媽準備好了的早餐,邊想今天該去做什么事。這時,床鋪上的衣服、被褥胡亂放在一起,書桌上文具、紙張散亂,餐桌上碗筷斜放在一起,但小明吃完后便走出家門去踢足球了。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明,討論一下這樣做對不對?應該怎么做?每個小學生都有過類似的生活經歷,在家里幾乎不做家務,也很少幫助父母做家務。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請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以此為話題展開交流,說一說應該怎樣去幫助父母做家務。這樣一來,學生有了生活體驗,對做家務也較為熟悉,能夠在表達時將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二、突出交際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通常,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在口語表達時,還不夠自信,不懂得傾聽,對自身的想法表達還不完整、不清晰。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要強調方法的指導,優化互動情境,讓低年級學生明白如何表達,怎樣表達。
(一)學會傾聽,明晰話題
在口語交際時,如果不懂得傾聽,就難以準確把握對方的意思。傾聽是人際交往時的禮貌表現,更是一種能力。很多小學生不會傾聽,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所以,教師要從低年級就開始滲透禮貌傾聽教育,讓學生不僅要說,更要會聽。傾聽時,要認真,要聽明白話題。
如“說說我自己”,在別人作自我介紹時,我們要學會注意傾聽,聽聽對方說了些什么,如果沒有聽明白,還可以讓對方再詳細說明。教師指導學生在傾聽時,要用眼睛看著對方,即便是不感興趣的話題,也要認真對待,專心傾聽,不隨便插話,表達對對方的尊重。
在交際時,對于別人向自己提出的建議或意見,也要虛心傾聽,改進不足。傾聽時,要提高傾聽的效率。在聽的過程中,還要多思考,去理解對方的話題意義。對不同的意見,可以與對方商討。在互動交際時,教師可以讓某一方先說,再讓另一方復述或概括,來檢測學生是否認真傾聽;可以融入問題,來檢測學生傾聽的有效性。
(二)兼顧聽說讀寫,發展學生表達能力
在語文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要把握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協同。口語交際并非僅限于說,還要與聽、讀、寫相結合。教師要依托口語交際契機,深化語文課程教學融會貫通。
一方面,以課文教學滲透口語交際。在學習《葡萄溝》時,該文第三段介紹了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小學生生活經驗少,對一些步驟、方法理解不準確,我們可以結合該節知識點,引入口語交際訓練活動。以“葡萄干如何制作”為話題,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進行言語表達。也可以以對話方式,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參與情境對話,讓語文學習更有趣味。
另一方面,突出學生的想象力。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我們可以結合文本閱讀,讓學生融入聯想與想象,對文本故事進行改寫、續寫,這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啟發了學生的語言思維。在學習《荷花》時,我們設置問題情境:假如你是一朵荷花,會看到什么?會聽到什么?會想到什么?讓學生將自己代入角色,來表達對文本的理解與想象。
再者,教師要注重交際方法的漸進指導。口語交際需要長期堅持,在訓練時要把握口語內容的層次性。在學習“教你學一招”時,我們結合“自我介紹”,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介紹自己的方法。如說明自己有何本領,還要補充本領有何作用,讓聽者對你的本領感興趣。在教人本領時,怎樣將本領介紹清楚?怎樣抓住本領的學習要點?對順序詞的運用,要掌握條理性,對動作詞匯的運用,要生動、具體。建議采用小組合作方式,以互教互學方式,讓學生掌握口語表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