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冰 于曉艷 劉思歧 王然 龔晨 王芳
摘 要:本文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視角下,結合高校輔導員在防疫工作中的實踐作為切入點,分析了當前疫情視角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學生所在家庭為落腳點并結合疫情防空過程中的工作實際,從思想政治教育維度、科學防疫教育維度、心理健康教育維度和人文關懷教育維度闡述了“雙師”型輔導員的重要作用和加強“雙師”型輔導員培養的必要性,并簡述了加強“雙師”輔導員培養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冠疫情;“雙師”型輔導員
一、“雙師”型輔導員隊伍的重要作用
“雙師”型輔導員是指有輔導員本身即具有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也具有從事心理輔導、職業指導的從業資質。隨著輔導員職業的發展,對輔導員工作的要求在日漸提高,不僅要從事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引領以及學生管理的日常工作,更要求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具備敏銳的洞察力以及一定干預學生不健康心理的能力,并且在學生擇業、深造等方面能給學生更準確和深入的幫扶和指導。根據輔導員的工作性質以及要求,就決定了高校必須擁有一支在數量上配備齊全、在結構上布局合理、在專業上相互補充的高素質“雙師”型輔導員隊伍,以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目標[1]。
二、輔導員在疫情工作實踐中教育維度
1.思想政治教育維度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在高校醫學生群體中開展思想政治維度的生命教育是預防疫情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根基。在新冠疫情疫情面前高校學生群體能堅持聽黨指揮、按照當地政府和所在學校的統一部署執行防疫工作,能有效控制疫情在高校學生群體中擴散和蔓延,同時能輻射學生所在家庭,由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起點,再由學生輻射家庭成員的方式,能快速且有效的提升整個家庭的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使全民對抗疫情的效果更好。
2.科學防疫教育維度
在對抗疫情的戰斗中當學生全體擁有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更要有科學的理論武器。當科學家們一層一層解開病毒的神秘外衣,這一切就變得不那么可怕。通過開展科學防疫的教育使控制病毒傳播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環節。高校要在學生群體中依據“實事求事、以生為主、正面引導”教育原則,適時地開展正面科學宣傳工作和普及防疫知識,并引導學生將其所學的有關武漢肺炎的科學理論和防疫知識宣傳給其他家庭成員,能有效的提升學生對病毒的認識以及高效的改變部分家庭對疫情不重視的現象。
3.心理健康教育維度
人們在面臨突發災難時,會產生焦慮、驚恐、絕望等應激心理,如果這些情緒過于強烈,就可能轉化為輕生、攻擊、傷害等非理性行為,從而對自身和社會造成危害。2003年SARS流行期間,有些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表現出過度恐慌,對傳染性和病死率產生非理性的過高估計,帶來了嚴重心理壓力,甚至引發社會群體性恐慌。而這一次的武漢肺炎傳播速度、感染人數以及波及范圍都比十幾年前的非典要嚴重,這一定會引起更大范圍、更為巨大的心理壓力[2]。所以開展心理健康維度教育是預防疫情工作中比不可少的環節。高校要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和校內的心理專家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疫情心理教育,從克服焦慮恐懼、調試心理壓力、提升身體素質等多方面的積極心理教育,使學生在疫情防控階段不僅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能將適合的心理健康知識傳播給家庭成員,同樣能起到快速提升全民思想健康的作用。
4.人文關懷維度教育
高校的教育中人文教育一直都是重點教育內容,人文關懷維度的教育也成為了疫情中輔導員工作的關鍵。高校在疫情期間承擔起了許多工作,2020年的寒假學生明顯體會到以以往假期的不同,從各種信息的填寫、健康情況的匯報以及網絡課程的學習等打破了假期的固有模式,部分同學在這樣的高頻的統計后出現了逆反和厭惡的情緒,導致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受阻,而這樣的情況提示我們在特殊情況下的教育工作也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從人文維度減少防疫的阻力,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時刻在教育過程中體現人文精神。在疫情期間對學生進行教育,而期待得到學生高度的配合與支持絕對不是命令、強制就能起到良好效果的,只有充滿人文精神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疫情期間構建起師生之間內在的聯系和驅動力,利用認為維度教育才能減少教育過程中的阻力,達到疫情防控的最好效果。
三、“雙師”型輔導員隊伍培養的路徑
1.優化輔導員培養觀念
要建設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雙師”型輔導員隊伍,高等院校應堅持“數量穩定、結構合理、素質過硬、整體優化”的原則,要從轉變輔導員工作傳統觀念為切入點,做到“五個轉變”,從只重視思政人才引進向引進以后續培養雙重視轉變;從經驗主義向經驗與科學研究相結合轉變從只重視物質條件保障向構建良好的育人工作環境和營造人文環境轉變;從側重理論教學向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重轉變;從各司其職、獨立管理的工作方式向團隊協作、相互補充的工作方式轉變。要以提升輔導員團隊意識為核心,以發展創新思政教育方式為目標,以加強“雙師”型輔導員培養為重點。
2.重視輔導員培養考核制度
高校要根據辦學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規劃,核定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人員的合理結構以及標準,建立健全“雙師”型輔導員的培養機制,為輔導員的培訓、進修、晉升創造更良好的機會,促進“雙師”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優化“雙師”型輔導員隊伍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對教師的評價內容要包括輔導員的教育教學水平、德育引領作用和日常事務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搭建健全激勵平臺,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在允許的范圍內依據個人訴求制定出合理、合法、合規且有效的激勵方案等為雙師型輔導員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繼平.“雙師型”與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J].職業技術教育,2008(27):50-54.
[2] 王敏. 由突發疫情引發心理危機的思考[J]. 江蘇衛生保健,2004,6(2):46-47.
基金項目: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DQRW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