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 張娜
[摘 要] 新時期,為了促進國有林場不斷發展,要重視有效發展林下經濟。本文結合工作實際,探索具體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提出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的有效發展途徑,以期能為國有林場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 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發展途徑
[中圖分類號] F32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0-79-2
隨著林業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發展林下經濟是新時期促進林場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要結合林場實際,以促進林場經濟發展為根本,積極制定更加科學的發展對策,以保證國有林場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不斷提高國有林場經濟建設效率。
1 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以林業為資源背景的經濟發展模式主要體現出各種資源相互依托共存的理念。具體來說,采取科學的手段,依托林業資源發展其他相關產業,最終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例如,在林區周圍養殖適合的動物,可有效降低養殖成本,同時禽牧養殖能反向促進林業資源的循環優化,從而穩定地區生態系統。對于具有豐富林業資源的地區來說,可有效結合地方特征研發資源的協同發展模式,將林業與其他資源的種養殖、旅游等第三產業聯合開發與維護,最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與產業交互共存的態勢[1]。
1.1 林下種植
依托豐富的林區優勢種植適當的植物品種,是當下種植業收效較為顯著的方式。在林區周圍種植適當種類的堅果、水果等,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前景。此外,以林業資源為背景,大力發展具有農業特色的自主采摘活動,可為城市居民創建另一種生活氛圍,極大地滿足其放松身心的愿望,同時是地方農民實現創收的有效途徑。在林區外種植適合的藥材等作物,還能在開辟新的收益途徑的同時,優化地方環境。如果種植規模可觀,還能作為地方的特色品牌,在市場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全面帶動地域發展。
1.2 林下養殖
利用林區資源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是優化地方居民生活狀態的有效方式。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特點,養殖適合的禽牧品種,如常見的豬、雞、牛、羊等,林業資源可作為養殖對象的天然飼料,大大減少養殖成本,同時禽類等的排泄物能作為林區營養豐富的肥料,降低化學成分對自然資源形成的破壞,從而保障生態平衡。在有效維持生態平衡的同時,地方居民還能通過資源的開發利用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更能激發其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2]。
1.3 森林旅游
依托林業資源開發旅游線路,采取適當的手段對自然林區進行人為修整,使其更具觀賞價值,可充分帶動地方第三產業發展,創建區域文化品牌。各地區可根據自身特點靈活設置旅游線路,充分凸顯地方文化特色和資源優勢,以獨特的資源特征吸引游客進行觀光,從而帶動地方旅游業發展。經過人工打造的自然資源,能形成更符合游客精神需求的環境,游客置身于此類環境中,更易以消費的方式實現身心放松。因此,地方可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產業模式,規劃特色化的旅游線路,同時促進其他附屬產業協同發展。此外,注重對地域特產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并進行多渠道宣傳,以拓展地區文化的傳播范圍[3]。
2 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對策
2.1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
要想實現林下經濟最優化發展,應協同政府、工商、銀行等多個機構形成政策傾斜,對農戶給予經濟及政策扶持,鼓勵其積極參與。具體來說,政府可倡導工商、稅務等部門制定優惠扶持政策,減輕農戶的經濟負擔。對于發展規模較大且前景較為客觀的項目,銀行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減輕農戶拓展產業的經濟壓力。同時,政府需協同多個職能部門建立與維護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如道路、電力等設施,為林下經濟發展給予大力支持。此外,應注重人才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合理優化相關產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方式和待遇,促使更多的技術人才投身研究和創建多種林下經濟模式,為地方拓展經濟發展渠道、最終提升區域整體發展速度奠定基礎[4]。
2.2 發揮職工主體作用,優化經營
林下經濟產業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參與,因此此種新型經濟模式對人力的依賴程度較大,其發展效果和產出能力也與個人利益緊密相關。要想形成規模化產業模式,就需要調動更多的人力資源,形成具有一定競爭性的產業發展格局。當前國有林業管理管理機構條例清晰,從業人員數量能充分滿足發展需求,而且人員具有較高的行業素養,成為創建和發展新型產業的基礎條件。以往林區主要通過向市場供應木材獲取收益,也以此為從業者獲得收入的主要途徑。但面對新形勢,需要具有較高技能的從業人員主動發現和適應市場的轉變,準確總結市場特征和階段性需求,積極借助既有的生產和經營優勢推進各經營鏈條的發展。在選擇種植對象、技術推廣、拓展銷售渠道、管理產業資源等方面都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組織,做到各環節緊密銜接、高效協同發展。積極發動人員的主觀力量參與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完成由被安排、被指導向主動參與、創新管理的狀態轉變,調動全員的積極意識,投入新型經濟發展實踐中。此外,管理機構應集合行業前沿專家及成熟的一線人員共同參與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管理策略,以提升其操作性。而且要緊密結合不同地域的資源特征合理發展不同種類的附屬產業,有效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能,形成強大的合力促進新型附屬產業穩步發展。
3 結語
本文探索了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的有效對策,希望有利于促進國有林場可持續發展,進而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朱請云.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9(20):326.
[2]萬松.當前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9(21):75-76.
[3]張辰旭,張亞楠,趙眉芳.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7):150.
[4]歐莉文.林場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鄉村科技,2019(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