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卉 王震 張道通
關鍵詞:排球公共課;課程思政;元素
基金項目:東北大學教師發展專項資助(項目編號:DDJFZ202005)
排球運動以其熟練、準確、細膩的技巧性、快速激烈的對抗性,而成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現代運動項目之一。作為集體性球類項目,排球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力量、速度、靈敏、協調、耐力等身體素質,更能培養機智、果斷、團結協作等心理品質,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一直被列為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主干課程。
2016 年 12 月,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高校其他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同向同行再次提出了明確要求,即“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創新, 是立德樹人的一種新的嘗試。而深受大學生喜愛的排球課程教學也應與時俱進,深入挖掘排球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將理想信念、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納入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體系中,在體育運動中對學生實現潤物細無聲式德育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體育運動知識和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
輝煌的五連冠歷史,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為代表的女排精神鼓舞著人們,歷經蟄伏多年后,2015又重回世界巔峰,勇奪世界杯冠軍,2019里約奧運冠軍,以未失一局的傲氣再奪世界杯冠軍,在 國慶閱兵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女排的“振奮民族精神、已經成為了排球運動的象征,激勵和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學生走向排球場參與排球運動。
排球運動的起源發展及中國女排精神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向學生介紹排球運動起源、技術演變及未來發展趨勢,幫助學生加深對這項運動的理解。學習中國女排精神——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即使沒有必勝的把握,也要放手一搏。從中國女排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五連冠輝煌一直到2019年世界杯十一連勝完美奪冠,帶領學生感受中國女排風風雨雨30多年的歷程,這過程中有心酸,有蟄伏,有遺憾,也有精彩,但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始終有一種精神鼓舞著一批批運動員在賽場上拼搏,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女排精神,這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真實寫照。通過學習女排精神,引導學生以中國女排為榜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畏懼困難,積極鍛煉身體,增加為祖國奮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排球專項基本技術教學,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磨煉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排球專項基本技術包括準備姿勢,傳球、墊球、扣球、發球和攔網技術,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夯實基礎,才能提升技術水平,體會排球運動的樂趣。
以墊球教學為例,需要學生明確學習該項技術的目的,技術要求,并循序漸進地安排練習。比如練習后排一號位和五號位向前排三號位墊球練習,不斷提高球落點的精準度,及時提示學生調整身體姿態,腳步移動,手臂動作,重心的移動,在不斷提高球到位率的過程中,及時向學生傳遞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磨煉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
排球戰術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大局意識,團隊意識及擔當意識。排球戰術是指隊員在比賽中,根據排球規則要求,排球運動規律和比賽雙方情況,合理運用技術所采用的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個人和集體配合行動。排球戰術中尤其是集體戰術訓練,需要全隊隊員的集體配合,只有一個球星或靠一名主力隊員單打獨斗是不能贏得最后比賽勝利。
以五人接發球的防守戰術為例,這是一種除二傳隊員站在網前或從后排插上準備二傳不接發球外,其余5名隊員都擔負一傳任務的接發球站位陣形。其優點是隊員均衡分布,但同時存在一個缺點是隊員之間銜接點較多,配合不默契時,容易互相干擾。進行這種教學時需要提示隊員之間要加強配合,接球前通過呼喊等方式與相鄰隊員溝通,避免讓球、爭球現象的出現而導致直接失分,同時其他隊員要調整身體朝向,加強預判,隨時保護同伴的不到位接球,而且在同伴墊球失誤時,不能埋怨,不能推卸責任,要互相鼓勵,主動反思,通過該項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大局意識、團隊意識、協同作戰能力及擔當意識,不能怕失誤而躲球,尤其是幾人結合部位的球要主動去接,大膽去處理球。
學習競賽規則,培養學生法治觀念,強化規范意識。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通過排球規則的學習,強化規范意識,提升自律性,恪守職業道德。
例如對持球,觸網,過網擊球,四次擊球等規則的學習,使學生自覺規范個人技術動作,避免犯規動作的出現;另外在雙方出現爭議球時,要通過場上隊長與裁判員交涉,其他隊員不能隨意干擾裁判員判罰,通過排球規則的學習,培養學生知法、懂法、守法、自律自理能力,引導學生養成嚴謹治學的學術態度,恪守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王秀閣.關于“課程思政”的幾個基本問題-基于體育“課程思政”的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9,34(03):188-190.
[2]陳向.女排精神的當代價值與傳承[J]體育文化導刊,2017(06):12-15.
[3]柯翌娜.課程思政視角下保險學課程改革探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41(0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