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媒體技術發展,社會傳播媒體與日俱增,傳播手段日益多樣,人類已經進入了全媒體傳播時代。然而,新聞采編業務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卻出現了重重困境,步履維艱。對此,本文從全媒體時代的特點出發,分析了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發展問題,并對其發展路徑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聞采編;全媒體時代;新媒體;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9-00-02
一、全媒體時代的特點
全媒體時代是現代媒體技術高度發展下形成的一種媒體發展格局,從技術層面看,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信息技術、數字技術都是全媒體時代的技術支持。從媒體形式看,傳統媒體與網絡新興媒體并存,媒體間呈現融合發展趨勢。從媒體傳播看,全媒體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多元性、整合性,信息傳播開始面向全媒體進行傳播。從媒體信息生產看,全媒體時代的信息生產不再局限于特定生產主體,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各種信息傳播渠道都可以成為一種媒體形式。可以說,在全媒體時代,社會中的信息量空前暴漲,媒體服務更為多元,媒體傳播無論在結構還是內容質量上都發生了全面變革,這對新時期媒體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媒體的生產模式與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傳播需求,亟待改變。
二、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發展問題
新聞采編是傳統媒體內容生產的重要環節,在傳統媒體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同時新聞采編也是全媒體時代各種網絡新媒體內容生產的一環,只是采編業務已經伴隨全媒體時代發展出現了工作形式與內容上的一些變化。如網絡媒體的新聞采編更注重網絡信息資源的獲取和整合,而非線下新聞信息的采訪與搜集;信息編輯更多依靠新媒體技術進行,線上編輯成為主要手段,且內容形式的編輯更加強調多元化,而非傳統媒體單一文字、音頻或視頻的編輯。這一全新的新聞采編業務形式無疑對傳統新聞采編造成了巨大沖擊。一方面,其信息時效性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其新聞內容的呈現形式更加豐富。而與之相比,傳統媒體的新聞采編工作卻存在許多不足,與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需求相脫節。
首先,新聞采編仍單純地割裂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未能以全媒體思維統籌采編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仍有許多新聞采編人員沿用以往采編工作思路,在采編上以傳統媒體傳播為服務對象,搜集的新聞信息、編輯的內容形式仍以傳統媒體傳播需求為主,使得無論在內容方向還是內容形式上都無法滿足全媒體時代傳播的要求,更無法滿足現代受眾的信息需求。在此情況下,新聞采編的發展面臨巨大困境。
其次,新聞采編對全媒體時代信息價值的把握不足。全媒體時代信息量的增長以及信息服務的豐富提高了現代受眾對信息品質的要求。受眾在利用新媒體獲取新聞信息時通常會更加注重新聞所能為受眾生產、生活、娛樂等帶來的價值。如果媒體所傳播的新聞內容在價值上無法滿足受眾需求,就會被受眾所忽略。例如當前全媒體中新聞內容的雷同性問題較為突出、傳統媒體新聞的時效性較為落后,這都會降低新聞內容的價值。而當前許多新聞采編人員仍未意識到全媒體時代受眾對新聞價值的取向變化,仍按照以往思路去發掘和采編新聞,這就導致媒體受眾的大量流失。
最后,新聞采編缺少與受眾的交流溝通。全媒體時代的特點決定了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角色可以相互轉化,大眾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收者,而開始向信息傳播的主導者角色發生轉變。這是因為全媒體時代大眾擁有了對新聞信息的選擇權以及意見表達權和信息生產權,所以新聞采編不能再忽視受眾的權利和體驗,必須要通過與受眾的交流溝通來滿足其在社會傳播方面的新需求、重視受眾的地位并為受眾提供更多形式的服務。然而當前新聞采編無論工作方式方法還是內容生產卻未能與受眾形成聯系,缺乏與受眾的交流溝通,使得新聞采編難以接受受眾意見做出轉變。
三、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發展路徑
(一)立足全媒體轉變新聞采編工作模式
全媒體時代任何一種媒體形式都不能單純依靠自身進行發展,而需要以全媒體作為一個平臺展開與其他媒體間的交互,如此方能實現資源的充分整合運用,從而為自身發展融入新鮮血液。因此,新聞采編也必須順應這一要求,立足全媒體平臺進行工作模式的轉變,以更好地為媒體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提供支持。首先,在新聞采編策劃方面,要立足全媒體進行調查研究,把握時事熱點,然后據此確定采編方向并展開采編工作。其次,在新聞信息搜集上應借助全媒體進行多渠道的信息搜集與整合,將線下新聞采訪與線上背景信息調查相結合,確保對新聞事件形成更宏觀、全面的把握,然后據此確定采編重點,突出新聞價值。再次,在新聞編輯方面,應立足全媒體傳播要求進行多種形式的新聞內容制作,形成不同的信息產品,以為全媒體傳播做好準備。最后,在新聞傳播上,采編人員應積極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進行整合傳播,以幫助傳統媒體更好地實現全媒體環境下的傳播轉型,為其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堅持內容為王,以正確輿論導向提升新聞價值
全媒體時代受眾對新聞信息價值需求層次的提升無疑說明了即使在信息量與日俱增的全媒體時代,信息內容的質量仍然是媒體發展和制勝的關鍵,內容為王永遠是媒體傳播不變的定律。因此,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的發展必須要將內容作為生命線,繼續堅持內容為王,遵守新聞傳播的基本原則,通過正確的輿論導向性來提升新聞價值。一方面,現代受眾對新聞的內在價值更為看中,如信息背后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新聞信息所具有的生產價值創造能力、新聞信息與受眾精神需求的匹配性等。因此,新聞采編需要結合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去發掘其內在根源,然后通過多角度的研究分析向受眾呈現出新聞事件的本質,使受眾能夠從中獲取到有價值的信息以引導其思想和行為。另一方面,新聞采編應注重立足全媒體進行調查研究,找到社會熱點和人們輿論的中心,然后展開針對性的采編工作,從大眾視角去深入剖析新聞事件,從而在全媒體傳播中發出自己獨有的聲音,進而提升媒體在全媒體環境下的影響力。
(三)轉變新聞采編固有角色定位,做好用戶服務
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業務并不僅僅是一個內容生產的過程,更多的是一種服務生產過程,其服務對象即全媒體環境下的廣大受眾。為促進新聞采編的發展,就需要新聞采編能夠做到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在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為自己贏得發展空間。具體而言,新聞采編應在新媒體環境下進一步拓寬與受眾進行交流溝通的渠道,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互聯網思維去了解和分析現代受眾的特點與需求,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整新聞采編的工作方向。如現代受眾的碎片化信息需求提升,而新聞采編就可以通過提升新聞數量、凝練新聞內容的方式來為受眾提供豐富的、高質量的、短平快的新聞內容。再比如現代受眾樂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新聞采編就可以通過開設專門的與受眾交流互動窗口來征集受眾的信息資源和有價值、有深度的意見評論,然后用于自己的新聞內容中,如此可以實現滿足用戶需求和提升新聞價值的雙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的發展需要轉變采編模式、提升新聞價值并轉變角色定位做好用戶服務,如此方能使自身工作更符合全媒體時代的要求,不斷突破當前的發展困境。
參考文獻:
[1]何廣州.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與實現[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3).
[2]溫舒.全媒體時代采編模式轉型方法思考[J].新聞前哨,2019(3).
收稿日期:2020-3-8
作者簡介:劉洋(1979—),男,河南新鄉人,助理編輯,本科,主要從事新聞傳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