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內容摘要】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涵蓋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個維度,其中,閱讀能力作為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在初中語文學科當中始終占據著主導位置。因此,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優化教學流程,創新教學方法,運用新思維、新觀念、新方法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學好初中語文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閱讀能力?教學策略
新課改政策實施以來,確立了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基于此,教師應當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通過整合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著眼于學生的主觀需求與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全面深人挖掘語文閱讀文本內涵,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靈活掌握閱讀技巧,使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實現新的飛躍。
一、以學生為側重點,以興趣為出發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始終以學生為課堂核心,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融人到閱讀教學情境當中,以快速掌握語文閱讀技巧,夯實語文閱讀根基,為學好語文知識打好提前量。
1視頻導人,興趣引領
多媒體教學設備以生動形象的動態畫面、豐富多樣的色彩元素而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因此,在實踐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將授課過程與視頻影像有機融合到一起,以吸引學生的關注焦點。為了突顯教學效果,在授課之前,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結合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制作一個針對性強、實效性好的視頻教學課件,將作者的簡介、創作背景、文本主線等內容滲透到課件當中,營造一個活躍、生動的課堂氛圍”。
以茅以升創作的《中國石拱橋》為例,這篇課文的教學與學習重點是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清說明順序,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激發學生贊賞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力量的感情。為了營造一個真實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語文教師可以事先搜索一些與趙州橋、盧溝橋等石拱橋息息相關的視頻資料與信息,并以圖片或者視頻影像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將學生帶人到石拱橋的真實情境當中。比如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石欄石板雕刻得古樸美觀,體現出中國石拱橋的形式優美的特點。而盧溝橋被譽為聯拱石橋的經典之作,體現出中國石拱橋的橋洞呈拱形的特點,而且盧溝橋上的獅子形態各異,素有“盧溝曉月”的美譽。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能夠被趙州橋與盧溝橋的形態美、內在美深深吸引,進而加深了對中國石拱橋的印象,對全面深人理解課文內涵,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將起到正向助推作用。
2.借助文本,情境創設
依托于語文閱讀文本內容合理創設閱讀情境,是語文閱讀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文本角色,準確拿捏每一個人物的特點,熟練掌握閱讀技巧。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輔助學生完成表演過程,通過語言暗示、動作提示,使學生能夠控制好閱讀語速、語調,并對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文字錯誤、聲調錯誤及時予以糾正。
以《智取生辰綱》為例,首先教師選擇學生代表扮演文本中出現的楊志、虞侯、老都管、販棗子的客商等角色,然后,教師負責文本中的旁白部分,其它對話內容由學生代表獨自完成。為了使表演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在表演之前,教師應當正確引導學生認真揣摩每一個人物的特點,比如楊志精明、警惕,性格孤立,不與他人協同,不會處理人際關系,扮演楊志的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應當表現出當時危急狀態下楊志一心保住生辰綱的急切心理,語速可以適當放快。老都管的性格自私,目中無人,對楊志具有排斥心理,扮演老都管的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應當表現出一副蠻不在乎的神情,語速應當放緩。而七個販棗子的人在截取生辰綱時,已經胸中成竹,在閱讀時,語速應當不緊不慢,慢條斯理。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表演時加人一些表情元素或者動作元素,以充實和豐富表演內容。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了解文本中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剖析文本脈絡,快速找到文章主線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閱讀比賽,客觀點評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使學生能夠及時發現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教師事先將學生劃分為若千個合作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通過閱讀比賽的方式,比較一下哪個小組的閱讀水平更高,閱讀能力更強,當一個小組閱讀結束后,其他小組針對閱讀過程作出客觀公正點評,指出閱讀過程中問題點,以督促學生及時予以改正。
以朱自清創作的《背影》為例,這篇紀實散文一直被選作語文教材內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充滿了親子之受,這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這篇散文語言文字平實,字里行間滲透著一種深切的懷念之情,文章表述感人至深。為了幫助學生融人到文本情境當中,感受作者創作文章時的復雜心情,教師可以依次在每個小組當中選擇學生代表,采取段落式閱讀的方式,創設一個閱讀比賽情境,首先由小組第一名學生代表閱讀《背影》中的前兩個段落,第二名學生代表閱讀第三個段落,第三名學生代表閱讀第四個段落,以次類推。當第一小組閱讀完畢,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對學生代表的閱讀過程進行點評,當所有小組完成比賽過程后,由教師作出總結,將學生閱讀時出現的錯誤查找出來,并督促學生及時予以改正,以促進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這種方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本內涵,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懷。
二、以創新為主線,以實踐為載體語文閱讀需要反復練習,不斷積累閱讀經驗,逐步提升閱讀水平,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應當把閱讀與寫作融合到一起,正確引導學生善于在文本當中擷取精彩的語句、詞匯,進行記錄和整理,為語文寫作積累更多的新鮮元素。
1.知識延伸,思維拓展
在閱讀文本時,學生不應局限于文本內容,應當具有創造精神與創新精神,圍繞課文主線逐步拓展知識面,將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中找到作者所表達某種意境、情懷或者場景,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文本內容,而且,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以竺可楨創作的《大自然的語言》為例,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是發現關欣賞大自然中的物候現象,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課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寫道:“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這一段落中牽涉到很多物候現象,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應當以課文中的物候現象為契合點,將其延伸到現實生活當中,比較一下哪一位學生能夠找到更多的物候現象。比如學生甲:“自然界中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結果屬于自然界的物候現象。”學生乙:“候鳥、昆蟲與其他動物的初鳴、終鳴、離去、冬眠屬于自然界的物候現象。”學生丙:“霜露、結冰、冰雪消融、初雪、終雪等也屬于自然界的物候現象。”通過這種知識延伸的方法,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快速找到文本的中心思想,為全面深人剖析文本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聯系生活,合作研討
語文閱讀文本內容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通,多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因此,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課文內容滲透到現實生活當中,并以以小組合作研討的方式,將個人想法、看法以及真實感受與其他同學分享,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
以胡適創作的《我的母親》為例,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并感受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懷念之情。圍繞這一主線,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合作小組,每個小組可以列舉生活中的實例,來體現母愛的偉大。比如母親每天清早起床為自己的孩子做好香噴噴的早餐,每天晚上不辭勞苦的陪伴自己的孩子做功課,平時,母親兢兢業業為孩子賺錢,供孩子上學等等,都可以作為合作小組的研討內容。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既能夠學會感恩,同時,也能夠深刻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懷,進而對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3.讀寫融合,素材積累
“讀與寫不分家”,只有具備扎實的語文閱讀功底,才能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由于初中語文教材節選的課文不僅具有代表性,而且語言表達流暢,內容涉及廣泛,有許多好詞好句值得學生學習和效仿,進而為寫好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以魯迅先生創作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這是一篇描寫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個場景,即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魯迅先生用白描的手法和簡約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同時死氣沉沉的三味書屋描寫的活靈活現,使三味書屋充滿情趣。在課文當中,有許多精彩的語句,值得學生收藏和學習,比如:“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作者用一一連串的排比句將百草園的景色描寫的形象而生動,語言簡練質樸,讀后另人回味。因此,學生在反復閱讀過程中,可以將這些精彩的語句記錄下來,在創作寫景狀物的作文時,可以變相引用這些語句,讓自己的文章活起來、動起來。通過這種讀寫結合的方式,既能夠夯實學生的語言閱讀根基,同時,也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躍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圍繞學生的主觀需求不斷改進和調整教學策略,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用心感受和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準確找出課文的中心思想與表達的寓意,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閱讀技巧,為語文成績的提升做好鋪墊。
【注釋】
①農錦娟.核心素養下培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4):42.
②楊怡飛.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1):30+40.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第二初級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