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瑋
摘要:新聞記者的道德素養和技術素養直接影響著新聞欄目的收視率,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新聞行業的發展,廣大新聞記者必須在新媒體的環境下轉變思想和工作方法,才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本文對新媒體的相關概念進行介紹,討論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存在的不足,分析如何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提升新聞記者職業素養,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新聞質量,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記者:職業素養:作用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如今新媒體已經深刻地影響到諸多行業,我國傳統新聞媒體行業正在受到新媒體的強大沖擊,為此需要新聞記者轉變傳統的工作模式,在保證新聞真實性、新聞深度、原創性的同時,有效對新媒體技術利用,這對于新聞記者的個人發展以及提升欄目收視率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的相關概念
新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式,主要是依托于信息技術,其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等優勢,目前新媒體可以體現在數字報刊、網絡媒體、數字電視等方面,人們可以不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接受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新聞信息,因此極大的滿足著人們的信息需求,顯著的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對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存在的不足
1.責任心有待提升
新聞記者的主要任務是對真實客觀的新聞信息進行傳播,讓廣大群眾了解事件真相。但是在新媒體的發展背景下,部分新聞記者挖掘新聞素材和進行新聞報道過程中未能樹立良好的責任意識,比如缺乏對新聞內容的深入考量和調查,甚至讓一些真實性不足的新聞傳播到網絡環境。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新聞標題吸引人們的眼球,這種情況也會對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
2.新聞內容缺乏創新
如今人們可以在網絡環境中獲取所需的新聞信息,一些媒體平臺大量進行轉載,內容同質化嚴重,如果新聞內容缺乏創新性,還有一些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宣傳的過程中缺乏創新思想,沒有對新媒體形式進行有效利用,就無法吸引群眾的注意。部分新聞記者將大量的精力放在娛樂八卦等新聞方面,甚至進行低俗的炒作,這對于廣大群眾會造成錯誤的輿論引導,也會造成媒體的公信力下降。
三、如何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提升新聞記者職業素養
1.提升新聞記者的技術素養
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新聞記者自身需要具有良好的專業能力可以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把控,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如今人們獲得新聞信息有多種渠道,所以要求新聞記者對新媒體有深刻的了解,比如掌握新媒體的相關技術和新媒體的信息傳播特征,對群眾的信息獲取渠道進行了解,然后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有效對微信平臺、微博等進行了解,結合真實性、生動性、深度性的文章,促進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目前諸多手機APP都可以滿足人們的信息搜集和觀賞需求,從中不難發現,當前人們更加趨向于對可視化數據化的新聞內容進行瀏覽,新聞記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新媒體為群眾帶去良好的收視體驗,以vR技術為例,該技術在近年來逐漸成熟,并且開始有效利用到新聞記者的新聞播報當中,可以通過全景式的播報方式讓人們通過第一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跟蹤,使得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故事性顯著增強,所以新聞記者需要提升自身的技術素養,這樣才能更高的促進新聞行業發展。當前數據新聞可視化、新聞還處在初步發展時期,如何在信息技術革命下創新新聞報道形式仍需要廣大新聞工作者進行思考。
2.提升新聞記者的道德素養
新聞記者是群眾的“喉舌”,是服務于群眾、進行正確價值觀念宣傳的先鋒,如果一個新聞記者自身存在拜金主義思想或者進行不實新聞的宣傳,將會對人們造成錯誤的引導,同時也會讓群眾對新聞行業的公信力產生質疑。因此作為一名新聞記者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新媒體的環境下新聞記者的責任更重,承擔的壓力也更大,不僅需要進行大量新聞信息的采集、整理,同時也需要充分考慮到群眾了解事件真相的訴求。近年來在網絡環境中諸多新聞成為社會焦點,部分記者在第一時間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報道,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諸多事件出現了反轉,對很多當事人帶去巨大的心靈刨傷,所以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必須對事件的真實性進行考量,以此避免出現道德責任缺失問題。在新媒體的環境下,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大大拓寬,同時也凸顯出新聞記者巨大的社會責任,需要其及時的引導社會輿論,不越位、不缺位,推動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轉。所以在保證真實性客觀性的前提下要明確自身的立場,從國家群眾的角度出發,時刻對工作中的不足進行總結,并且在進行新聞工作的過程中接受群眾的監督。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需要新聞記者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對專業的技術能力和良好的新聞專業精神,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播新聞信息,服務群眾、服務社會。